體育是以身體練習作為基本手段,以豐富社會文化娛樂生活為目的的一種社會活動。體育在《現代漢語詞典》中被解釋為:以發展體力,增強體質為主要任務的教育,通過參加各種運動來實現。事實上,隨著社會發展,體育的主要任務早已超出了僅僅是發展體力,增強體質的范疇。體育的主要任務是,促進身心健全發展,培養終身體育能力。體育可以促進身體的正常發育和發展,可以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也可以增強社會的適應能力,對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也有非常大的幫助。體育對于人是非常重要的,我們每天都要進行體育活動。所以,從小就要養成每天都要進行體育運動的好習慣。要想養成這個習慣,首當其沖的就是要上好每一節體育課。關于如何有效地學習小學體育,我總結為以下幾點。
一、要重視體育這一學科
體育這一學科在大多學校通常都得不到相應的重視,因為體育都是非考試學科,考試都不考,所以學不學都無所謂,大多學校和家長都過于關注學生文化課考得好不好,在班級里的名次,所以就自然而然地忽略小學生的體質到底好不好。因為體育這一學科通常得不到重視,所以小學生也得不到相應的鍛煉,體質下降就成了必然。還有的學校因為場地太小,或者設備不齊全,甚至運動器材極度匱乏,所以在體育課上就很少組織小學生在課外活動。還有些學校,因為教師自身的原因,或者因為天氣等原因,教師就把體育課當成了自由活動課。體育課上,一旦沒有教師組織。小學生也就都興致泛泛,大多都躲到了教室里,很少會有主動去運動的。所以說,無論是學校,還是家長、教師,都要重視體育這一學科。學校要加強師資力量建設,教師要提高體育課堂的教學效益,家長要多督促自己的孩子鍛煉。要讓小學生熱愛上體育這一學科,愛上運動。
二、體育教師要找到很好的教學方法
小學生心智不成熟,而且好動,容易被新鮮事物所吸引。所以這就需要體育教師在日常的教學中要針對小學生的年齡特點、性格特征調動小學生的積極性,進行體育教學。體育教師在日常的教學中,運用的教學手段要直觀、要形象。體育教師應該要盡可能地了解小學生的心理特征,找到小學生感興趣的活動,然后按照大多數小學生的興趣愛好來擬定教學方案,進行教學,這樣才能防止體育教學太成熟,導致小學生失去興趣。小學生好動,愛新鮮是天性,也厭煩過多的重復練習,而且有趣的體育活動可以給小學生帶來情緒上的滿足。所以體育教師的教學要盡可能得有新意,不能單純地把技術傳授給小學生,也不能長期用一種教學模式來進行授課。要采用游戲和比賽等方法來激發小學生的興趣,從而活躍課堂氣氛,要多做些提高小學生積極性和有助于增強小學生體質的活動。還有教師應該起到示范的作用,給小學生做動作示范時,每一個動作都要到位,那樣小學生才能在頭腦中建立起正確的所要學習的動作的表象,才能更好地了解要學習的動作的結構、動作的要領和方法。小學生在學習動作的過程中,可以提高小學生對體育這一學科的興趣,還能激發小學生學習的自覺性。而想要收獲這些,最主要的就是在于教師所做的示范是否規范。總之,學生要有效地學習小學的體育,教師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要把小學生帶到實踐中去,樹立競爭意識
體育是一門需要活動的學科,要讓小學生動起來才算上好了這一課。要讓小學生從小就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首先,要讓小學生樹立競爭意識。有人說,競爭是社會進步的表現,社會沒有競爭就沒有發展,社會需要競爭。人與人之間也是這樣,人們之間要是沒有競爭,素質就得不到提高,所以說個人進步需要競爭。那么就要從小就培養這種競爭意識。教師可以在授課的過程中盡可能多地創設一些競爭的氛圍,讓小學生有目的地、有計劃地創設各種條件,引導小學生去競爭。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也可以開展各種競賽活動,多多地鼓勵小學生積極地參與。教師在組織競賽中,要做到每個人平等,不能有任何的偏私,要做到百分之百公平的競爭。小學生在時間中學習,在時間中競爭時,首先要讓小學生學會在競爭中認識競爭,在競爭中學會競爭,在競爭中勇敢地競爭。并在這些競爭活動中相互學習,互相發展,同時獲得良好的鍛煉。在這一過程中,由于小學生的學習水平,身體素質和能力水平都參差不齊,所以肯定有人會在競爭中處于下風。這時候教師就應該鼓勵小學生,讓小學生重塑自信心,讓小學生明白一次的落后并不能決定什么,關鍵在于參與,而且每個人有每個人的優勢。教師也要組織不同類型的活動,讓小學生都有展示自己優勢,彰顯自己風范的機會,這樣就能很好地激勵小學生,也對培養小學生樹立競爭意識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一個人只有不斷地充實自己,提高自己的競爭力,才能立于不敗之地。走到實踐中去,樹立競爭意識,既可以提高小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量,又能鍛煉小學生的綜合能力。
四、 要注重培養小學生的創新能力
現在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話題之一就是:創新能力。在體育這一學科的學習中,培養小學生的創新能力也尤為重要。培養小學生的創新能力,能幫助小學生掌握現在以及將來終身體育需要的健體知識、健體技術和健體技能以及體育的文化素養。那么要如何培養小學生的創新能力呢?其實根據心理學的研究,每個人天生都具有創新的潛能,這種潛能的實現是依賴個體所處的環境,激發個體的創造性思維,促進創新潛能轉化為現實的創造才能。而小學的體育教師,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不僅要注重培養小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還要培養小學生的創新意識,從而培養具有創造能力的新型人才。這也需要教師要提高自身的素質,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方式,要想培養小學生的創新態度,培養創新型的學生,教師首先要富有創新精神,富有創造能力,而且教師還要具備先進的教育思想,這樣才能利用自己的才智在教育中不斷地推陳出新。教師還要不斷累積自己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用自己身后的知識來指導小學生,實現教學的最優化。教師要為人師表,認真上好每一節課,禁忌沉悶的課堂氛圍,要與小學生打成一片,要讓師生之間形成一種平等的、和諧的、民主的關系,這樣能很好地激發小學生強烈的求知欲和創造力。教師還要很好地為小學生作出表率,讓自己的一舉一動都能影響、激勵小學生。
總之,體育這一學科,無論是在教學中,還是在日常生活中,都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無論是教師、家長,還是小學生,都要重視體育。找到正確的方法,有效地學習體育。
(責編 田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