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化學計算是化學綜合能力中重要的能力之一。它即能考查學生的思維能力,又能考查學生應用知識分析、推理、判斷和綜合的能力。下面筆者就中學化學常見的計算類型,總結出如下快速解題技巧。
關鍵詞:快速 化學計算 技巧
化學計算是化學綜合能力中重要的能力之一。化學計算題是從量的方面來反映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及其變化規律的,具有信息量大、知識豐富、綜合性強等特點。它既可以考查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自學能力,還可以考查學生應用知識分析、推理、判斷和綜合的能力。解答化學計算題的思路是:第一認真審題。既挖掘試題信息,明確試題條件,弄清所求問題;第二在審題的基礎上,運用相關概念對題目進行分析和解剖,找出已知條件和未知條件之間量的關系,尋找解題突破口和途徑;第三仔細解題。在確定解題途徑后,正確列出各步算式,認真計算求解。學生如果熟練的掌握了這幾種計算技巧,那么既可以使自己的化學綜合素養得到提高,更可以使自己在考試中獲得好的成績。下面就中學化學常見的計算類型,總結出如下快速解題技巧。
一、差量法
化學反應中,物質在量(質量、物質的量、氣體的體積、壓強等)的方面常發生一些變化,而這種變化的差值——差量,必然與反應物或生成物在量之間存在比例關系,利用這種比例關系進行計算的方法即差量法。
例1:加熱3.24gNa2CO3和NaHCO3的固體混合物到質量不再變化為止,剩余固體質量這2.51g。問原混合物中Na2CO3的質量是多少?
分析:質量變化即差量與方程式中反應前后的質量差成正比,這是解答本題的關鍵。
2NaHCO3=Na2CO3+H20+CO2△m(固)
2×84 1062×84-106=62g
X3.24-2.51=0.73g
2×84:62=X:3.73
X=1.98g則m(Na2CO3)=3.24-1.98=1.26g
例2:一體積為V的玻璃瓶,標準狀況下裝滿空氣時質量為152.34g,裝滿氧氣時質量為152.37g,求V的體積。
分析:質量變化即差量為152.37-152.34=0.03g,這個量與哪個量成比例是解題的關鍵。充滿不同的氣體時,質量變化的前提是體積不變,則:
體積空氣氧氣△m
22.4L "29g "32g "3g
VL "0.33g
V=0.224L
二、守恒法
化學反應的實質是原子之間的重新組合,故在反應前后總質量不變,或元素種類不變、原子個數不變。這是守恒法解題的依據。化學反應中存在著許多守恒關系,如:質量守恒、原子個數守恒、離子守恒、電荷守恒、物質的量守恒、體積守恒、濃度守恒等等。抓住這些守恒關系,將其用于計算,即為守恒法。
例3:將KCl與KBr的混合物13.4g溶于水形成溶液,通入足量的Cl2使其反應后將溶液蒸干,得到固體11.75g,問原溶液中K+、Br+、Cl-的物質的量濃度之比為(B)
A.1:2:3 "B.3:2:1 "C.1:3:2 "D.2:3:1
分析:根據電荷守恒,n(k+)=n(Cl-)_+n(Br-)
例4:24ml濃度為0.05mol/L的Na2SO3溶液,恰好與20ml濃度為0.02mol/L的K2Cr2O7溶液完全反應,則元素Cr在還原產物中的化合價是(B)
A.+6 "B.+3 " C.+2 " D.0
分析:根據得失電子守恒:
0.05×24×10-3×2=0.02×20×10-3×2×(6-x)
解得:x=3
三、平均值法
平均值法就是根據兩組份物質的某種平均值,來推斷兩物質范圍的解題方法。其原理是:若MA>MB,則MA>M>MB,M代表平均相對原子質量、平均相對分子質量、平均濃度、平均含量、平均生成量、平均消耗量、平均分子式等。
例5:由CO和另一種氣體組成的混合氣體中氧的質量分數為50%,則另一種氣體可能是(AD)
A.N2O " B.CO2 " C.NO2 " D.N2
分析:CO中碳氧質量比為12:16,氧的質量分數大于50%,則另一氣體中氧的質量分數必然小于50%。
例6:常溫下,一種烷烴A和一種單烯烴B組成混合氣體,A或B分子最多含有4個碳原子,且B分子的碳原子數比A分子多。現將1L該混合氣體充分燃燒,在同溫同壓下得到2.5LCO2氣體。試推斷原混合氣體中A和B所有可能的組合及體積比。
分析:根據阿伏加德羅定律,同溫同壓下n混:n(CO2)=V混:V(CO2),所以;n混:n(C)=1:2.5,故1mol混合烴中含碳原子數的平均值為2.5mol,A烴碳原子數小于2.5,則A烴只能為CH4或C2H6。B烴只能為C3H6或C4H8。因此,滿足平均碳原子數為2.5的組合為:⑴CH4、C3H6;⑵CH4、C4H8;⑶C2H6、C3H6;⑷C2H6、C4H8。再根據平均碳原子數求體積。
ACH410.51
2.5=BC3H631.53
故V(CH4):V(C3H6)=1:3同理可得:
V(CH4):V(C4H8)=1:1
V(C2H6):V(C3H6)=1:1
V(C2H6):V(C4H8)=3:1
四、十字交叉法
十字交叉法實質是求二元混合物平均值的逆運算。當一個二元組份混合物具有平均值,如平均摩爾質量、平均質量分數、平均濃度、平均密度、平均消耗量、平均生成量等時,即可使用十字交叉法。用此方法解題的關鍵是找出平均值并確定平均值的單位。
例7:28%的NaCl溶液和10%的NaCl溶液以何比例混合,能夠得到16%的NaCl溶液?
分析:兩種溶液的混合濃度(平均值)為16%,符合十字交叉法的計算原理。
濃溶液:28%6%
16%
稀溶液:10%12%
m濃:m稀=6%:12%=1:2
例8:由CO和CO2組成的混合氣體36克,其標準狀況下的體積為22.4L。求該混合氣體的體積比。
分析:混合氣體的平均質量為36克,平均體積為22.4L,
則平均摩爾質量為:36g/mol.
CO:288
36
CO2:448
V(CO):V(CO2)=8:8
=1:1
掌握了這些方法,在進行化學計算時,就可以快速求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責編 張景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