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主動學習的動力,是教學成功的先決條件。學生對認知對象的興趣是快樂的源泉。新課改非常重視學生在學習活動中興趣的激發與培養,初中體育新課標明確提出:“運動習慣和興趣是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和終身鍛煉的前提,只有激發和保持學生的運動興趣,才能使學生自覺、自主、積極地進行體育鍛煉,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學生只有對體育課感興趣,才能主動而積極地投身到活動訓練中來,才能在運動中享受體育所帶來的身心上的愉悅與健康,這樣才能利于學生身體與心理健康,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全面發展。相反如果學生對體育學科不感興趣,視體育為一種身體負擔,而身心俱疲,這樣更是無法收到增強體質、陶冶性情、提升情感的功效。因此新形勢下的體育教學不能只是為完成教學任務而開展,而是要讓學生展開快樂而主動的身體活動,享受體育活動所帶來的無窮樂趣,以此來促進學生身心健康,使體育學科成為培養學生能力的重要場所。那么在初中體育教學中如何來激發與培養學生的興趣呢?
一、展現教師的人格魅力
親其師,信其道。要想讓學生對學科學習感興趣,首先就要讓學生喜愛科任教師。學生只有喜愛、尊重體育教師,才能將這種積極的情感轉移到體育學科上來,主動而積極地參與到體育活動中來。這就需要教師端正心態,認清師生關系對于學生學科學習態度的影響。作為一名新時期的體育教師我們要向學生展現什么呢?
1.良好的個人形象。教師要注重自身的言行舉止、衣著打扮,第一眼就要帶給學生以文明、端莊的印象。如果不注重外在形象,給學生留下不喜歡甚至是討厭的第一印象,以后就很難改變教師在學生心中的印象。
2.高尚的師德修養。作為一名教師要具有高尚的師德修養,要熱愛教育事業,熱愛體育事業,熱愛學生,對工作盡職盡責、對學生盡心盡力,貢獻自己的力量,表現出無私的愛心與奉獻精神。這樣更能打動學生、感染學生。
3.獨特的教學風格。不要因循守舊,墨守成規,而是要勇于創新,善于探索,展現體育教師的青春與活力,以先進的思想為指導,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手段來創建獨特的教學風格,這樣更能贏得學生的尊重,激起學生對體育學科強烈的參與動機。
二、開展豐富的游戲活動
游戲具有很強的趣味性,是初中生所喜愛的一項重要活動。將游戲與體育學科結合起來,可以實現學與玩的結合,通過一系列富有趣味性、操作性與實踐性的體育游戲活動更能順應學生好動的天生,滿足學生的好奇心理,激起全體學生共同參與游戲活動的激情,讓學生在快樂的氛圍、愉悅的心情下帶著積極的情感主動參與到體育訓練活動中來,讓學生玩得開心、玩得痛快,讓學生真正地體會到體育活動的樂趣。
如隊列的訓練枯燥無味,此時我們就可以設計豐富的游戲活動,讓學生手拿不同的旗幟,聽教師的口令來進行,看哪個學生做得又快又好,看哪個隊伍更標準整齊。這樣學玩結合,以玩為手段,以學為目的,以玩助學、以玩促練,在玩中體現學的意圖,這樣的活動深受學生的喜愛,更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設計新穎巧妙的問題
體育活動并不是只是單純的身體訓練,也是一個積極動腦思考與思維的認知活動,體育教學的重要目標不僅要讓學生掌握基本的體育知識與技能,養成良好的鍛煉習慣,還要讓學生學會思考與思維、掌握學習方法、培養學生思維的獨立性、創造性與發散性。為此,在體育教學中我們可以為學生設計豐富的問題情境。
一方面以問激趣:中生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巧妙的提問可以滿足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學生的好勝心,從而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欲,進而展開主動的學習與訓練。
另一方面以問啟思:以問題來激發學生的獨立與積極思維,讓學生突破體育學科界限,帶著問題展開主動探究,在探究中來掌握基本知識與技能,更為重要的是學生學會了自主學習,具備了較強的問題意識與創新意識。
如在學習前滾翻這一內容時,前滾翻的著地順序為什么先是后腦著地,接著是頸部、肩部、腰部,最后是臀部?這樣將此動作要領設計成問題,以問題來引發學生的關注,學生通過積極的思考得出著地的先后順序,這樣更能引起學生的重視。這樣學生在進行相關訓練時,就自然會運用自如,從而避免身體傷害,讓學生準確而標準地完成動作。
四、開展競技類運動項目
體育學科主要以室外活動為主,如果只是單純的體育活動訓練,缺乏新意與創意,無法激起學生參與活動的主動性與積極性。針對初中生好奇心強、好勝心強的特點,我們可以為學生設計豐富的體育競技項目,以激起學生強烈的競爭意識,從而引導學生在激烈的競爭中來享受角逐的樂趣、運動的樂趣。
我們要結合校情與學情來設計競技活動方案,如乒乓球賽、籃球賽、拔河比賽、跳繩比賽等。如此豐富的競技體育活動可以讓每個學生都能找到自己的特長,引導全體學生積極參與到活動中來,在活動中學會合作、學會競爭。這樣既可以增強學生的體質,娛樂學生的身心,同時也可以讓學生在激烈的競爭中揮灑汗水,增進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情感,消除學生在學習與生活中的不良情緒。
五、實施科學的評價體系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兒童的心底深處,有一種被承認、被肯定的心理需求,他們希望自己是一個研究者、探索者,這種需求一旦被滿足,便會產生巨大的推動力。”在對學生進行評價時要多一些表揚、少一些批評,多一些鼓勵,少一些打擊,善于發現學生的進步,給予學生更多的激勵性評價,以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激起學生更大的參與熱情與動力。
1.語言激勵。正所謂,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在對學生進行評價時,要講究語言藝術,要以最真誠的語言來激勵學生。在指出學生問題所在的同時,讓學生從語言中感受到教師對自己的關注、信任與期待,這樣的評價才能深入學生心中,才能讓學生客觀看待,從而激起更大的參與熱情。
2.情感激勵。教育并不是冰冷的、毫無感情的,而是師生之間每時每刻都在進行著情感的溝通與心靈的互動,只有用心交流,用情感溝通,才能真正地打動學生、感染學生、帶動學生。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利用積極的情感,以此換來學生對教師、對體育積極的情感,以充分發揮情感的激勵效應,讓學生真正地愛上體育活動,樂于其中,在運動中享受樂趣。
總之,運動的樂趣源自于學生對體育活動的興趣,激發與培養學生體育學科興趣是教學的重中之重。我們要從教學的各個環節入手,將學生興趣的培養滲透于每一個教學環節中,這樣才能讓學生愛上體育學科,樂于體育鍛煉,享受身心上的愉悅。
(責編 金 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