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女生因為生理原因在中學體育課中容易出現一些問題甚至會產生一定的心理障礙,如何采取相對有效和科學的方法來解決問題,如何安排女生在經期的運動項目、以更好地提高運動成績,真正使女同學參與到體育教學中來,是體育教師應該思考的,也是實現體育教學的最終目標。
關鍵詞:生理差異 初中體育 教學 運動
中學體育學科承載著傳授女生一定的體育知識和體育技能,進而使學生掌握科學的運動鍛煉方法,強健體魄、培養堅韌的意志品質等方面的重要作用。隨著素質教育的推進,中學體育教學也越來越被重視。這也給中學體育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體育教師作為中學體育教學的落實者,必須要結合新時期課堂教學的新要求,結合教學對象即女生們的實際,科學而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使女生們在快樂中體驗體育課堂的魅力。另外,采取“走出去,引進來”的辦法,加強體育教師的再培訓力度,使其成為“多元化、一專多能的復合型”人才。
在中學體育學科教學的過程中,女生相對于男生出現狀況的時候更多,這里面部分女生在自身生理上出現的狀況往往會影響她們在體育課中的狀態,甚至會使一部分女同學因為處理這一問題不當導致對體育課堂失去興趣,這不僅會影響體育課的教學效果,更不利于她們的成長,因此解決好這一問題對于提升體育課堂教學效果非常重要。那么應該從哪些方面著手呢?
一、女生特有的生理特點
初中階段的女生們,正處于身體成長和發育較快的一個階段,但是在這一階段女生大多數進入了青春期,這期間的月經往往會影響他們的身體狀態和學習情緒,而此階段的女生逐漸有了自己獨立的思維,很多問題不愿意和別人交流也不愿意被發現,特別是當面對男教師時這一問題尤為明顯。所以在內心里她們是需要一定的關注和體諒的。她們也需要調整體育課上的運動量,否則不僅會影響她們的身體健康,也容易在心理上給她們留下一定的陰影甚至是障礙。
二、中學女生體育課心理障礙的成因分析
關于月經對人體工作能力的影響,目前的看法很不一致。在月經前和月經期內應稍減小強度和稍縮短運動的時間,并強調多做些準備活動和放松的練習。要避免或大大減少由于運動引起的強烈刺激,避免因負荷過大而導致月經周期紊亂,影響胚胎腺的機能,造成的不良后果。尤其對于月經初潮的出現,盡管她們有一定的生理知識可還會感到很突然,于是就會產生強烈的不安和恐懼,甚至感到害羞而產生孤立和自卑感,在體育活動中會表現出膽怯,不相信自己的實力,尤其在男生面前不愿做練習,因此在體育課上經常以月經為由請假來逃避練習。
三、選擇教材內容,合理安排運動量
(一)體育教學和運動訓練中,應充分挖掘女生的潛力,激活女生創造性思維
要積極革新自己的教學方法,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尊重女生的主體地位,滿足她們的好奇心、學習需求和愛好,充分發揮她們的求索精神。女生從不同角度去觀察事物、分析問題,教師應多尊重和采用女生的想法,讓她們在自主中求得創新,而創新能力的提高又作用于促進個性發展。讓每個學生都成為課堂生動的主角。精心選擇廣場舞、竹竿舞、韻律操、花式跳繩、毽球、搏擊操、太極球、箜竹等具有民族特色、以及一些自選、鄉土教材特色項目,既保證了活動的多樣性,又讓女生得到全方位的鍛煉,新課標的目的是面對全體女生、人人參與;宗旨是:“我運動、我健康、我快樂”。預防小肌群的拉傷、痛經等現象的發生。最大限度地激發女生自覺參與體育運動的積極性。促進陽光體育活動的蓬勃發展。
(二)引入多媒體現代化器材,教材安排要合理化、多樣化、科學化
青少年在學習體育的過程中,由于其身心發育的原因,往往容易產生興趣的轉移。合理利用多媒體教學能使學生在不同的刺激下,保持神經系統的興奮性,在輕松活潑的氛圍中,掌握體育技能,克服傳統教學容易出現的厭學情緒。通過多種媒體的運用,還能拓寬學生視野,培養學生智力,促進學生個性發展。體育教學媒體主要包括掛圖、模型、便攜式音響、投影、幻燈、電視、計算機、以及現今最時尚流行的電子白板等設備及其載體。
體育教學是以技術活動的難易程度為其發展順序的,因此體育教材通常根據女生的認識規律和身體機能活動的特點來安排,適當的時候開展一些徒步旅行運動,感受野外清新的空氣、疊翠的山巒、清澈的湖底、潺潺的流水,在那里露宿、野炊、考察和狩獵。使更多的女生參與到“陽光體育”這項活動中來,體驗快樂體育、享受鍛煉帶來的快樂和喜悅。
(三)教學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積極性活動相結合
在教學中,教師把女生當成朋友看待,女生爭強愛勝,對獨立練習感興趣,尤其是在獨立練習中,充分尊重學生興趣愛好,打破年級、班級界限,在全校范圍內成立乒乓球、羽毛球、毽球、跳繩、等專項體育俱樂部,并派專業教師組織指導。精心選擇街舞、呼啦圈、劍術等特色項目,以班級為單位,以一月為輪換周期,既保證活動的多樣性,又讓學生得到全方位的鍛煉。在體育大課間,穿插學生自選的趣味游戲和鄉土游戲,融趣味性和教育性于一體。開設心理健康輔導、安全自救演練等課程,最大限度地充實了體育衛生的課程內涵。要提倡團結互助,使這些女生感到集體的溫暖,從而激發她們的學習興趣。
有條件的學校可以嘗試男女分班教學。嘗試分層教學,“讓距”教學,使每位學生都能體驗到成功喜悅,從而使學生的積極性提高。讓學生在不同的范圍內自由選擇,只限定最少運動量,而不是統一要求。讓尖子生做綜合性、全面性的較高層次的要求,讓學困生做一些重在參與的項目。合理安排運動量和密度,能充分調動教師和學生的積極性,提高教學質量。從根本上解決男生“吃不飽”,女生“吃不了”的現象。進行男女分班教學情況來看,教學質量有明顯的提高,學生出勤率達90%以上,凡出勤的學生都能按老師的要求積極進行活動,也能積極參加輕量活動,學習、鍛煉積極性得到普遍提高。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不知不覺地提高了成績也增強了她們的自信心,同時也提高了上體育課的興趣。
總之,初中體育教學要本著全面育人的理念,關注學生的發展。要結合學生的實際開展體育教學工作,既是對學生的尊重,也能夠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鄧樹勛,王健,喬德才.運動生理學[M].昆明:人民體育出版社,1983.
[2]李印東.體育與健康[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9.
[3]上海體育學院.體育游戲教材[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責編 田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