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素有語文的半壁江山之稱。而小學階段又是學習寫作的起始階段,是能夠培養學生良好的寫作習慣、提高學生寫作水平的重要時期。學生寫作水平的提高主要包括積累寫作素材和強化寫作訓練兩個方面。但這些并不是有限的幾節寫作課就能滿足的,而是需要我們另尋更為寬廣的學習平臺。閱讀貫穿于整個教學之中,而閱讀又與寫作有著極為密切的關系,可以說閱讀是寫作的根。閱讀可以幫助學生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并滲透于寫作訓練中,使閱讀真正與寫作結合起來,這樣既可以強化學生對于文本的理解,而且也可以在閱讀中幫助學生積累豐富的素材,進行多樣的寫作訓練,讓閱讀為寫作插上騰飛之翼。
一、在閱讀中豐富學生寫作素材
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那么在學生的寫作中沒有豐富的寫作素材能否寫出優秀的文章來呢?答案是否定的。閱讀是收集信息、認識世界的重要途徑。通過閱讀可以讓學生通過分析與思考來將文本語言內化為自己的語言,這樣寫作才不會無話可說,無內容可寫,才能信手拈來,寫出內容豐富的作品來。在教學中我們要將課內閱讀與課外閱讀結合起來,讓學生展開充分而主動的閱讀,在閱讀中思考,獲取更多的間接感受。
(一)大量閱讀
杜甫寫道:“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只有多讀書、讀好書,才能不斷增加閱讀面,開闊視野,提高閱讀水平與寫作水平。我們除了要利用好手中的教材,讓學生充分閱讀外,還要積極開拓課外閱讀空間,為學生指定書目或是學生自由選擇,讓學生接觸內容更豐富、題材更多樣的書籍。如科普知識、幽默故事、唐詩宋詞、名人傳記等。讓學生在大量的閱讀中來感受不同的文風、不同的寫作態度、不同的文化知識,這樣更能豐富學生的文化沉淀與素材積累。
(二)善于摘抄
好記性不如爛筆頭,要想真正讓所閱讀過的書籍成為自己的營養品,就必須要讓學生來動筆摘抄,將那些好詞佳句、精彩片斷、優秀文章記錄在自己的摘抄本上,并時時翻閱,這樣學生才能真正將這些內容進行內化,才能形成對自己有用的寫作素材。同時可以在同學之間進行傳閱,這樣就可以讓學生接觸到更多優秀的內容,可以讓學生從豐富的閱讀中來汲取養分。
(三)寫讀書筆記
讀書筆記是對閱讀的延伸、擴展與總結,是讀者與作者進行直接對話的途徑。這既是積累素材的主要手段,同時也是提高學生寫作水平的重要途徑。寫讀書筆記是學生對文本的理解,是對知識的內化,是最佳的寫作時機。因此在教學中當學生閱讀完畢,不要急于收尾,而是要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理解來寫讀后感,在思考中提高學生的認知,積累豐富的素材。
二、在閱讀中開展豐富寫作訓練
(一)補寫
留白是一種藝術,許多優秀作品正是運用這一藝術,來給讀者留下無限遐想的空間。我們可以充分利用這些留白,讓學生順著文章思路來進行補寫。如學習《將相和》時,關于廉頗負荊請罪這一細節并沒有詳細敘述,而給讀者以充分想象的空間。我們可以利用這一空白來進行補寫,讓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想象負荊請罪這一千古流傳的故事,當時具體是什么樣的場景,他們都說了什么?這樣的寫作訓練基于文本,可以讓學生在深入理解人物性格特點,聯系時代背景的基礎上來想象當時所發生的情形,如臨其境。這對于學生來說不是閉門造車,而是親身體驗與感受,這樣學生才能結合特定的背景與場合來進行描寫。
(二)續寫
續寫是在充分理解原文的基礎上通過想象、構思細節、緊接原文的一種再創作。許多文章結尾“文盡而意無窮”,此時我們可以引導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對原文做延伸,讓學生續寫相關細節。如《窮人》一文,“桑娜拉開了帳子……”文章到此戛然而止,給讀者留下了懸念。此時我們就可以引導學生想象接下來又會有什么樣的故事呢?這樣就可以順著文章的情感與特定的背景來展開文章的續寫。
(三)改寫
古詩詞是我國古代文化的結晶,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古詩語句精煉、意境深邃,以最簡短凝練的文字或描繪美麗的畫卷、或展現生動的場景、或敘寫生動的故事。讓學生對古詩進行改寫,既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激情,加強學生的理解,同時也是提高學生寫作水平的重要途徑。因此在學習古詩時,我鼓勵學生將古詩改寫成現代白話文,學生寫作的積極性非常高,主動思考,寫出了許多富有新意與個性的作品。
(四)仿寫
寫作始于模仿。模仿為學生提供了更佳的范本,大大降低了寫作難度,更能激起學生寫作的動力,這正是提高學生寫作水平的有效途徑之一。如在學習時遇到巧妙的修辭運用,排比句、比喻句、擬人句等;描寫人物、抒發情感、描繪景色都可以讓學生進行仿寫。讓學生在仿寫中掌握基本的句型與寫作方法,感受作者構思的巧妙、用詞的精練,這樣既可以加深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同時也是提高學生表達水平、寫作水平的重要手段。
總之,我們要將閱讀與寫作結合起來,將寫作貫穿于整個閱讀過程之中,讓學生在閱讀中積累更為豐富的寫作素材,展開更多的寫作訓練,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學生無內容可寫,寫出來的文章空洞,寫作水平低下的問題;才能讓學生樂于寫作,愛上寫作;才能讓閱讀為寫作插上騰飛之翼,全面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責編 田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