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臨床實習是學生由學校走向社會,實現角色轉換的橋梁。也是整個護理教育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是專業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關鍵,是培養護理專業學生獨立工作能力、綜合動手能力的第一步。如何通過對實習學生的帶教管理來完善臨床教學程序,提高護理教育質量,培養學生能力,以滿足護生需求,使其盡快適應醫院工作,是我們不斷探索和完善的課題。我院是一所二級綜合性的高職高專附屬醫院,肩負著學生臨床實習教學的重任,現結合我院護理學生實習帶教與管理工作談一些做法與體會。
關鍵詞:護理實習生 管理 體會
一、規范管理,重視崗前培訓
護生上崗前護理部要組織崗前培訓,包括醫院及護理部的基本概況介紹,護士的素質要求、護患溝通、護理禮儀、醫院文化、各種規章制度、醫院感染相關知識、護理文書、急救等理論知識及各種技術操作。嚴格加強實習護生管理,護理部制定出實習生管理制度及有關要求;建立實習生信息檔案(包括一般信息、特長、家庭地址、聯系電話、學校、學歷、差錯與違紀情況、評價);制定出實習護士請假制度,護理部設置專人管理,每周下科室對實習帶教工作進行檢查,聽取科室對實習生評價,每月進行匯總并召開實習護生會議,對近期工作進行總結及問題分析。
二、嚴格選拔帶教老師,注重學生能力培養
帶教老師是實習護生的啟蒙者和指導者,帶教老師的自身素質往往會對護生產生深刻的影響,因此,在實際工作中,我們加強了對帶教老師的選拔和培養。選拔帶教老師的標準是具有大專以上學歷或主管護師以上職稱,熱愛本職工作,責任心強、政治素質好,業務水平高,有扎實的理論基礎和嫻熟的護理技術,并經護理部審核后才能從事帶教工作。帶教老師必須嚴格示教,堅持實行一對一的帶教模式,放手不放眼。同時,護理部加強對帶教老師的培養,選派到上級醫院進修學習和參觀考察;組織優秀帶教老師作經驗交流等,增強了帶教老師的帶教意識。
三、提高法律意識,防范護理差錯
首先護理管理人員和帶教老師要認真學習有關的法律知識,特別是《醫療事故處理條例》,領會文件精神,及時查找在護理工作中容易引起醫療糾紛和醫療差錯的隱患;對一些過時的、不符合《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的護理常規、習慣做法等要嚴格按規范要求徹底整改。對護理操作的各個環節和護理服務的各項內容逐一審查,多從患者的角度想問題,并將護理中存在的一些共性問題讓廣大護理人員包括護生都了解,及時糾正,做到防忠于未然。護生在學校學到的法律知識相對較少,而護士職業又是高風險職業,人們的法制觀念逐步加強,結合臨床案例分析,組織實習護士進行講解,使護生從中吸取教訓。護生在做各種操作時要求帶教老師做到“放手不放眼,放做不放教”,從嚴把關,使護生知其然而更知其所以然,杜絕差錯事故的發生。
四、開展綜合能力培訓,著重溝通能力培養
護生在系統實習過程中,要培養學生獨立觀察、分析、解決問題的工作能力。護理工作技能強、操作多、工作繁瑣、責任重大,帶教老師要充分利用時間,通過各種途徑指導和檢查督促學生,使學生學會觀察、分析病情、掌握各專科護理知識和各種技能操作及急危重癥患者的搶救工作等。加強護生與患者溝通能力,護患的有效溝通是護患之間構筑的一座橋梁,因此帶教老師應重視護生人文學知識的培養,提高護生語言表達能力和與患者溝通的技巧。要求護生根據患者的生活習慣、文化背景以及與疾病的關系等方面進行溝通,取得患者的信任,做好患者的心理護理。護生只要掌握了一定的溝通能力,取得患者信任與合作,護理操作的機會自然就會增多,操作技能將隨之提高,與患者之間的距離縮小,滿意度就會提高。護理部定期發放病人滿意度調查表,廣泛征求病人及陪護人對實習生的意見,定期匯總、分析,對存在的問題進行整改。
五、重視培養質量,嚴把出科關口
各實習科室指定專職護生教學老師,定期組織進行教學查房及專科知識培訓,要求護生認真記錄并考核相關知識。護生在出科前一周必須參加本科室組織的理論考試和技能操作考核。按科室擬定的基礎護理及專科護理的理論考試題進行理論考試和技術操作考核,帶教老師根據考試成績及平時表現、醫德醫風、勞動紀律等進行綜合評價,填寫好考核記錄。護理部定期下科室檢查帶教落實情況,了解實習生的學習需求和工作表現,各科護生教學老師在出科前召開總結會,收集護生對科室帶教工作的意見與建議,指出實習生在實習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進的方法和努力方向,促進教與學質量的提高。根據每月患者對護生滿意度調查情況,各科帶教老師對護生考評,評選出優秀實習生,對表現突出的反饋給所在學校,并給予表揚,同時擇優錄取到醫院工作。近年來,我院每年從優秀實習生中招聘錄用,充實到臨床一線,進行鍛煉和培養,使他們看到了希望和前途,自覺性和主動性有了明顯提高,對帶教工作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護理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專業,護理教學工作也是一門藝術,作為帶教人員必須明確自身職責和臨床教學的重要性。我院在多年的護生帶教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在臨床教學活動中,不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總結經驗,顯著提高臨床教學成效,進一步提高護理教育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