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無線傳感器網絡是依托傳感器節點資源來完成數據采集等任務,以滿足目標跟蹤、信息監控等應用需求。對于傳感器自身數據的冗余性,利用數據聚合技術來減少數據傳輸量,并利用對稱密鑰來實現數據加密,保障無線傳感器節點間數據傳輸的安全性。
關鍵詞:無線傳感器 網絡模型 數據聚合 安全性研究
隨著無線信道的開放性,對于無線傳感器網絡的安全問題成為當前研究的重點。如何保障無線節點問數據傳輸的安全性,特別是從數據源(資源節點)、目的方(基站、服務器)問的通信,需要從數據轉發、聚合過程中加強保密性。數據聚合方案主要從關注聚合效率,減少通信開銷上來優化,而對數據通信安全考慮欠缺。近年來,關于信息聚合安全性問題頗受關注,特別是對隱私數據的保護,對于各個節點導致能耗高的傳輸模式研究,如何從策略上來實現安全聚合目標。針對上述問題,利用無線傳感器網絡數據聚合方案(Efficient an secure Data Aggregation For WSN),來有效抵抗各類惡意攻擊,確保聚合過程對每個數據的安全性。
一、ESDA網絡模型及網絡攻擊行為分析
ESDA數據聚合方案以聚合樹為結構來進行數據聚合,能夠滿足不同拓撲結構的無線傳感器網絡。對于本方案中的分簇傳感器網絡,需要進行理想化設定,最遠節點與基站需經5-hop,鄰近簇頭問通信需經2-hop。由于網絡部署后存在相對安全時間,可以利用分簇算法來優化網絡布局,通過密鑰協議來構建節點問的配對密鑰;利用BTESLA協議來實現網內廣播,并結合現有密鑰配對規則、構建相應的聚合樹。對于無線傳感器網絡下的攻擊性,可以假設為竊取網絡信息、進行密碼運算能力,如通過竊聽網絡數據來獲取通信密鑰;利用傳感器節點妥協協議,敵手可能發起妥協攻擊;利用重放舊的合法消息、偽造用戶身份等手段來發起攻擊;利用注入虛假信息來進行傳輸,以消耗節點能力來構成拒絕服務攻擊等。
二、ESDA聚合方案流程分析
ESDA聚合方案主要包括系統初始化、消息加密、數據聚合、基站解密等內容。在系統初始化上,通過對網絡中各個無線傳感器節點的識別,假設為,基站選取N個lbit的隨機密鑰來生成種子,計入反向hash鏈。。從中可知,對于任意i,通過反向hash鏈轉化來獲得,以及進行預裝,為節點與基站的配對密鑰,為AES加密算法,為單向函數輸出的前l彼特,并用于BTESLA驗證。通過對無線傳感器網絡進行安全時段內的部署,需要完成:一是構建分簇網絡,利用簇頭與種子形成反向hash鏈,并將發送懂啊簇內各個節點;二是對各節點與簇頭問的密鑰進行協商,利用配對密鑰來保障各簇頭節點的獨立性。其中為簇內節點;為配對密鑰;當收到節點消息時設置s為1,否則為O;對于不在聚合樹上的,可以利用孩子簇頭配對密鑰信息進行標識。
對于無線傳感器網絡的數據加密,利用BTESLA協議來發布隨機數據收集指令,并對各節點進行數據測量;假設對簇頭測得數據為,則計作,通過抑或運算進行比較,若結果不為0,則計構造消息表示為:。簇頭數據聚合是在時間t內對接受到數據進行新鮮性檢查,并實施HMAC認證,通過對簇內各節點信息表中的狀態標志位來傳遞是否更新,當標志位為1時則保存,為O時則刪除;利用HMAC來計算各消息中數據構建結果,通過與父節點配對密鑰比較,對簇內數據及孩子簇頭發送的聚合結果進行整合,歸結為聚合結果發送至聚合樹上游節點,直至數據聚合持續到所有數據均到達基站為止。在基站數據解密階段,利用聚合樹根節點信息,對聚合結果及消息進行新鮮性檢查,并返回MAC驗證值,再對聚合結果中的逐條信息進行解密。去解密方法為:。對于解密過程中,新鮮性檢查是利用隨機數r來對相應節點數據進行異常檢測,如求和、均值等方法來減少數據丟失問題。對于冗余度較高時,可以利用簇頭分布的數據哈希值來進行校驗,減少數據包傳輸量。
三、安全性檢驗
從ESDA聚合方案可能受到的攻擊,利用安全性分析來進行方案比較。對于ESDA方案采用的加密算法主要是AES一128,其攻擊可能性是旁道攻擊,但對密碼本身無攻擊,由于傳感器網絡生命周期多為2年,128bit密鑰長度具有較高的安全性保障。對于來自傳感器網絡的抗妥協攻擊,一般來說是難以避免的。由于各節點與基站之間進行密鑰配對時,通常由基站生成,被妥協節點無法獲取相應的密鑰;由于是一次性隨機數,對于敵手無法得到未妥協節點的值,既是簇頭被妥協,敵手所獲得的配對密鑰,也不能泄露未妥協節點的加密密鑰。在SEDA聚合方案中,對于密鑰序列L是從聚合頭部裝入,各節點與基站之間只要有一個簇頭妥協,即可從簇頭密鑰序列中獲得配對密鑰,從而造成網絡通信安全。如敵手可以利用虛假信息來注入傳感器節點,對于ESDA聚合方案中,敵手不知道與基站之間的配對密鑰,ESDA可以利用HASH運輸過濾到虛假消息,從而抵抗敵手的主動攻擊。另外,對于ESPDA方案,可以利用時間戳、MAC地址信息,來對數據源節點與基站的配對密鑰進行計算,當無法實現MAC數據源認證,則不能提升抵抗主動攻擊的安全性。
四、開銷分析
通過對ESDA方案的分析,從計算開銷、存儲開銷及通信開銷上進行各方案比較。在ESDA方案中,利用預裝設計,并就各傳感器網絡進行部署,簇頭生成簇內廣播來減少存儲開銷;在ESPDA方案中,利用預裝II)、基站配對密鑰、廣播密鑰及Blowfish加密算法,來實現對各節點與基站問的協同,因此更具有節省存儲開銷的優勢;在計算開銷對比中,SEDA方案未明確同態加密函數,利用橢圓曲線加密來進行能耗衡量計算,與ESPDA比較后,每個模式碼均通過一次哈希計算來獲得;因此SEDA比ESPDA方案的計算能耗要更有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