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語言與文化密不可分,語言教學需要與文化教學相結合。本文探討了英語語言文化教學的目的和內容,著重介紹了如何在英語專業教學中開展文化教學,以此來提高學生跨文化交際的能力。
關鍵詞:英語教學 文化教學 教學策略
《高等學校英語專業英語教學大綱》指出:培養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除了強調培養學生運用語言的準確性外,還要培養他們對文化差異的敏感性、寬容性和處理文化差異的靈活性,以適應日益廣泛的國際交流的需要?!币虼撕芏喔咝5挠⒄Z專業越來越強調英語語言文化教學的重要性,其目的旨在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提高學生跨文化交際的能力。
一、英語語言文化教學內容
1、語言層面
漢英兩種語言在詞匯、語法、語篇等方面均存在文化差異。
詞匯方面:在漢語文化環境下和在英語文化環境下某些詞匯的文化內涵不同,有的是漢語環境文化內涵大于英語環境文化內涵,有的是小于英語環境文化內涵,還有的是文化內涵完全不同。而對于一些像顏色、動物等這些具有比喻意義的詞匯來說,雖然他們的概念意義相同,但是在漢英兩種語言文化背景下,他們的比喻意義可能大相徑庭。
語法方面:漢語語法注重“意合”,而英語語法注重“形合”。漢語組織句子時突出時間順序,通過多個動詞的連用,按時間的先后描述事物。英語組織句子突出空間順序,以謂語動詞為核心,以各種非限定性動詞短語以及其它短語、從句“搭架”構筑起一個空間框架。
篇章方面:漢語篇章的組織和發展主要呈螺線型,以語義為中心,句子之間沒有太多的連詞。英語篇章的組織和發展主要呈直線型,英語段落通常以一個主題句開頭,再按照一條直線展開,逐一論述。
2、非語言層面
人類交際有語言交際和非語言交際。在非語言交際中,肢體語言是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它同語言一樣,都是文化的組成部分,在不同的語言文化環境下,肢體語言的意義也不完全相同;因此,要用英語進行有效的交際,就需了解漢語文化環境下的肢體語言在英語文化環境下所表示的意思。
此外,英語語言文化教學內容還應涉及英語國家的歷史、地理、社會習俗、社交禮儀、宗教信仰和價值觀念等相關方面的知識,讓學生全方位、多視角地了解英語國家的社會與文化,把語言學習與文化學習緊密結合起來。
二、英語語言文化教學策略
1、文化導入
文化導入是教師慣用的英語語言文化教學策略之一。文化導入即在新課開始時先針隊要講的內容加入文化的介紹和討論。成功的文化導入需要教師在課前精心準備,在課上鼓勵學生提出與講解內容相關的問題,使學生在聽完之后能對某一文化信息有比較全面的理解與掌握。以綜合英語課堂為例,教師在講解新文章時,應該把文章的作者,時代背景等相關文化知識放在課文文化導入部分介紹,讓學生對所學內容能有整體認識,加深對文章的理解。教師在介紹相關文化內容時,可以采用圖片、音頻、視頻等多媒體技術手段使所講內容更加形象、生動,從而激發學生語言文化的學習興趣。
2、文化滲透
胡文仲等把文化滲透定義為將文化因素滲透到語言教學的過程中,以文化講解保證語言教學順利進行,并總結了三種比較常用的文化滲透方法即:詞義挖掘法、語法提示法和翻譯對比法。如果把文化導入看成是講解知識面的話,那么文化滲透就是講解知識點,這個知識點可能是有關一個單詞的詞義文化內涵,也可能是關于一個詞語的由來。比如在英語視聽說課堂上,當學生在聽力材料中遇到一些含有文化差異的語言材料,或者體現文化信息的專有名詞或英語習語時,教師應該隨時向學生解釋相關文化內涵,減少學生的聽力障礙,避免內容理解上的歧義。
3、文化融入
文化融入指將文化內容與語言材料結合在一起的教學方法。通常指直接把英語文化內容作為語言教學材料,介紹外國的習俗、}L儀、風土人情等。文化融入的核心是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的能力。因此文化融入的最佳方式是開展課內外的實踐活動,讓學生結合所學的英語文化知識,根據教師給出的各種文化情景,自編自導自演。文化融入的另一種方式是給學生創造一種英語語言文化氛圍。比如教師可以定期做關于英語語言文化的專題報告、講座、英語國家圖片展、英文影視賞析等多種活動,讓學生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在不知不覺中培養學生的文化意識。
4、文化對比
文化對比是指通過對比分析的方法,把漢語和英語文化進行比較,找出兩者之間的異同,從而減少在跨文化交際中由于文化沖突所帶來的各種交際障礙。中西文化在人們的價值觀念,生活方式等諸多方面都存在著巨大差異,這就需要培養學生具有批判地吸收外國文化精髓和弘揚中國優秀文化傳統的能力,既不能完全拒絕,也不能全盤接受,要以包容的態度,全訪位、多視角去看待兩種文化差異。通過對比分析的方法,既有利于培養學生對文化差異的寬容性和處理文化差異的靈活性,也有利于促使學生進一步了解自己的本族文化。
總之,英語語言文化教學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教師應在強調學生聽、說、讀、寫、譯等各項語言技能全面發展的同時,還要從詞匯、語法、篇章等語言層面和肢體語言、社會習俗等非語言層面培養學生對文化差異的敏感性、寬容性以及處理文化差異的靈活性,采取各種教學策略,使用多種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最終使學生具備較好的跨文化交際的能力。
課題來源:吉林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地方高師院校英語專業英語語言文化教學現狀及對策研究”(課題批準號:GHl3373)的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