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音樂是聲音的藝術,是流動的畫面,可以聽到卻無法看到。這一特點使得音樂知識比較抽象,如果僅僅是依靠教師講解,學生理解起來會有一定的難度。通過信息技術的處理、展示正好彌補了這一不足,使音樂知識的教學更加形象化,易于理解和掌握。
【關鍵詞】多媒體技術 音樂教學 幼兒
【中圖分類號】G6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5)22-0128-02
一 多媒體信息技術的意義探析
1.利用信息技術,創設音樂教學情境
在音樂教學中,教師應首先考慮為了幼兒的學而教,采用積極的方法,努力做到通過教而達到不需要教的目的,不再通過單純地重復去掌握知識,而是通過解決各種各樣有趣的、有意義的課題來掌握知識。比如,引導幼兒自由選擇各種不同音色的樂器,編出相應的節奏來表現“小動物樂隊”等。幼兒將獲得的有關音樂知識,在新情境中運用起來,雖然運用的有很多是復習與重復的方法,但也是建立在思維經驗的基礎上,它注重的是幼兒通過對物體(樂器、道具)的操作擺弄并經過親身的體驗活動,真正理解知識。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要選擇最恰當的信息技術手段作為支持。根據信息技術的不同功能,對不同的教學環節選擇最恰當的手段來輔助,也是對教師能力的一種考驗。通過多媒體技術的運用,設計適當的教學情境,讓幼兒有身臨其境的感覺,這種真實的形象可以幫助幼兒進行抽象思維的鍛煉。
2.優化教學內容,體驗教學重點
教學活動是一種復雜的信息交流活動,通過數字多媒體的輔助,可以優化提高教學效果,摒棄落后的教學方法,突破創新,擴大補充知識容量。在欣賞教學中,以前總是對錄音磁帶進行剪輯,不僅費時,而且效果不理想,但電腦可以對音樂作品進行剪輯,使以前繁瑣的工作變得簡單,效果更佳。
3.運用聲、光、色多因素,激發幼兒情感的準確表達
幼兒展示音樂其實是自身情緒的表達方式。傳統的單聲音教學方式無法完全表達音樂中的情感,利用多媒體的立體聲音、光線和色彩,營造充滿感情的教學氛圍,能夠喚起幼兒內心強烈的情感認同,從而正確地應用音樂表達自己的悲傷或興奮、平靜或紛亂的情緒,增加對音樂情感的理解。
4.用心去聽,培養幼兒的聆聽能力
幼兒的聽課耐力有限,教師不能讓孩子用聲音欣賞整個的音樂作品,重要的是通過對音樂作品的體驗,把音樂素養培養作為首要的教育目標,使幼兒喜愛和理解音樂。通過多媒體技術傳遞的各種信息,可以提高幼兒的音樂感受力,更能夠激發孩子的音樂想象力和創造力。只有當幼兒真正能夠“聽”的時候,才能開始培養其音樂方面的能力。因而,幼兒音樂教育首先應該從聆聽開始。
5.潛移默化,促進幼兒的心智發展
音樂修養能觸動人的心靈,陶冶人們高尚的情感,具有很大的感染力。進行音樂教育,目的不是培養音樂家,而是培養和諧的人。通過多媒體能夠增加幼兒對音樂的理解,從而通過音樂正確表達自身的情感。愉快的音樂教育可以滲透到幼兒內心深處,在不斷熏陶、感染過程中,幼兒的抽象思維能力、理解能力等得到了提高,這種心靈陶冶的教育過程促進了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
二 信息技術在音樂教學中的應用實踐
筆者曾經利用多媒體技術成功地上了一堂中班打擊樂游戲課“小動物樂隊”,本活動選擇節奏鮮明的樂曲《小動物樂隊》,讓幼兒模仿各種動物的叫聲以及利用奧爾夫打擊樂器練習節奏,為歌曲伴奏。利用身體感官感受表現音樂,通過一種特殊的形式掌握一些節奏的特點,使幼兒大膽地進行藝術表演,享受音樂的歡樂氛圍,從而陶冶幼兒的情操,使幼兒獲得美的感受。運用現代新媒體技術制作的課件,課件素材非常豐富,有錄音、動畫、圖片、樂曲視頻等,創設豐富的教學情境,設計樂器和小動物配對游戲,完成了打擊樂教學的重難點(樂器的配對),同時在教學中也實現了人機互動、師生互動,設計的闖關游戲使音樂教學游戲化,大大激發了幼兒的學習興趣。
事實上多媒體課件的制作運用僅僅是音樂教學研究中很小的一部分。作為幼兒園教師,首先要有扎實的音樂理論知識和先進的教育理念,其次是信息技術輔助教學的觀念和較強的信息技術能力,最后還要有較強的課堂教學能力和豐富的教學實踐經驗。三者相結合,那么在信息技術與音樂學科整合的過程中才能最大化地發揮彼此的作用,收到明顯的效果。信息技術的發展是飛速迅猛的,現代教師要做科研型的教師,也要做信息型的教師,時刻關注現代信息技術的變革與發展,因此我們的研究是必要的也是與時俱進的。
三 多媒體技術應用需解決的問題
1.觀念方面
很多老師觀念上跟不上,不愿意接受新事物,甚至會抵制,不主動學習多媒體技術應用于教學。實際上,多媒體教學是教師輔助授課的教學手段之一,要提倡多媒體教學,因為各種教學手段都具有各自的特點和獨特的功能,它們是相互補充、取長補短的,在教學中適當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能夠優化教育教學效果。
2.理論方面
幼兒園多媒體教學區別于大學、中小學多媒體教學,它有其特有的特點,要根據教育活動的特點和個體差異,尊重教育教學的客觀規律,利用各種資源制作課件引導幼兒生動、活潑、主動有效地學習。切記生搬硬套別人的課件,那樣可能會起到相反的結果。
3.技術方面
雖然很多幼兒園有相應的多媒體設備,但設備還遠不夠,幼兒園自身也缺乏相應的技術人員進行日常的管理,很多民辦幼兒園根本沒有多媒體設備,這還需要政府加大對幼兒園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資和制定人才引進的措施。
4.實踐方面
不能為了多媒體技術而采用多媒體技術,要解決實際問題才行。很多時候課件設計不過關,缺乏優秀的課件制作人員,因為幼兒教育不同于中等教育,幼兒的多媒體課件應更多融入聲音、色彩,少一些文字描述,所以,應在課件設計、組織教學活動、觀摩評析等方面加強工作。
四 多媒體技術在音樂教學中的應用建議
1.做好音樂教學的課件設計工作
課件是多媒體技術應用的核心,課件的質量決定著音樂課程最終教學目標的實現和教學效果。課件的設計盡量給每個幼兒參與的機會,提高動手能力,增強協作意識,教學過程設計也應該利用多媒體充分展現教學內容,創設新型教育環境,改變傳統教學方式,使學生在學習新知識的同時,提高自身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制定相關管理制度
隨著教育技術的發展,在幼兒音樂課程教學之中融入計算機技術是未來發展的趨勢。園方管理者要意識到這種教學改革的必要性,意識到計算機活動對幼兒學習、實現教學目標的支持作用,制定完備的管理制度,采取必要的措施,督促每個幼兒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深入應用教育技術。相關的制度應更多地規定教師在各個環節中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
3.加強教師培訓工作
相關調查發現,很多幼兒教師,特別的青年教師比較熱衷于多媒體在教學中的應用,但苦于自身計算機知識匱乏。園方可以投入更多資源,讓更多的教師有機會學習到多媒體技術、課件制作等知識和技能。這種人力資本投資的效益一方面可以體現在教師專業素質的提高上,另一方面也體現在硬件設施使用率的提高上。
4.重視多媒體音樂教學的質量評估
加強多媒體音樂教學質量評估,可以促進教師真正地把多媒體技術應用于實踐中,而不是流于形式,做表面工作,或者只是放放課件等簡單的應用。質量評估重點是評估體系的建立,構建多維度的質量評估指標,可以從幼兒體驗效果、課件制作、教學過程管理等方面進行評估。
參考文獻
[1]朱娜.幼兒藝術活動中巧妙運用多媒體技術[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4(16):158
[2]孫素芳、王生玉.多媒體技術在幼兒音樂教學活動中的優勢[J].甘肅教育,2007(7):21
[3]許蕾.音樂聆聽:培養幼兒音樂能力的關鍵[J].學前教育研究,2007(11):27~29
[4]余雷.探析幼兒音樂教學中多媒體技術的多樣化應用[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4(5):71~72
[5]胡睿.數字多媒體在幼兒音樂欣賞活動中運用初探[J].課程教材教學研究(幼教研究),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