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是否一坐在電腦前便幾小時不離凳?忙碌了一天,回到家是否能坐不站,能躺不坐?球場揮汗、戶外運動是否只是學生時代的遙遠記憶?沒錯,對于宅男宅女來說,“飯來張口,衣來伸手”才是夢想生活。可是很久以后你會發現,神清氣爽、陽光活力也成了一個夢想,彎腰駝背、酸痛乏力卻照進了現實。多年的臨床經驗表明:各類骨科疾病呈現年輕化和多樣化的趨勢!比如,腰椎間盤突出癥!我們總是能看到,一個人被兩個人抬進醫院,一個勁地要求醫生趕緊幫自己止痛!挺不起的脊梁,生活苦不堪言!
越常見,越“將就”
大家傳聞都說腰椎間盤突出癥是頑癥、是常見病,是不能根治之癥。所以有腰痛的患者總是強忍著,很嚴重的患者也是盡可能的拖著躲著,貼一兩張膏藥,做點推拿按摩便足矣。一說到去醫院治療,總覺得肯定有很大的手術在等著自己。可是這樣常見的疾病卻是可以治療的,也并沒有大家想象中那么復雜。
腰椎間盤突出癥是骨科常見病、多發病,這對于患腰痛的患者是再熟悉不過的了。這一常見的腰椎間盤突出到底怎樣治療,做好日常的防護措施呢?
不做“將就”之人
改善坐姿、加強腰背肌鍛煉、常做小飛燕等運動都是不錯的方法。可是癥狀嚴重、腰椎間盤脫出、游離以及伴有椎管狹窄者、介入方法治療效果不佳者,手術治療行髓核摘除術卻無疑是最有效的根治方法。
但是常規的手術治療往往創傷比較大,而且容易繼發腰痛及脊椎不穩等癥狀。目前,隨著微創外科技術的發展,應用椎間孔鏡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使常規開放椎間盤手術微創化,是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徹底治療的首選方法。
揭秘治療腰痛神器——椎間孔鏡
椎間孔鏡與脊柱內窺鏡類似,是一個佩燈光的管子,它從病人身體側方或者側后方(可以平可以斜的方式)進入椎間孔,在安全工作三角區實施手術。在椎間盤纖維環之外做手術,在內窺鏡直視下可以清楚的看到突出的髓核、神經根、硬膜囊和增生的骨組織,然后使用各類抓鉗摘除突出組織、鏡下去除骨質、射頻電極修復破損纖維環。手術創傷小,目前是同類手術中對病人創傷最小、效果最好的椎間盤突出的微創療法。
傳統的手術開刀創傷大,讓諸多的患者望而卻步。可是椎間孔鏡技術的出現,將椎間盤突出癥的微創治療推向全新的高度,一個成功鏡下手術可以獲得近乎“神奇”的治療效果。因為椎間孔鏡手術在一個微小的創口下手術,只需要0.6厘米的皮膚切口、不切斷肌纖維、采取經安全三角區的穿刺途徑直達椎間盤突出部位,鏡下準確摘除突出髓核。術中避免了對腰椎后方肌肉的損傷破壞,也無需破壞正常的穩定結構如椎板、關節突而直達病變部位,多數椎間盤突出患者在術中即可感到癥狀明顯緩解。在局部麻醉下進行手術,術后休息3~4小時即可下床活動,經過簡短的康復過程即可恢復正常工作,多數患者還無需縫合。
微創椎間孔鏡技術與傳統手術對比
對比微創椎間孔鏡技術傳統手術
創傷大小可視下操作,微創,小于1cm需打開椎板,傷口約6cm
手術時間較短60——90分鐘
安全性
更安全,視野清晰,可有效避免誤操作的風險易出現傷口粘連等,風險較大
手術有效率:97.5%左右94.6%左右
出血量:極少 ,幾乎無出血100ml以上
疼痛度輕微疼痛術后疼痛明顯
臥床時間1天左右7——8天
住院時間3-5天17-24天
術后護理較容易,1天后基本可自理 較復雜,較復雜,術后需傷口引流等,需6天后方可坐立
復發率低于3%,幾乎不復發超過10%,較高
康復時間較快,3-6周平均6.5-20周
想要成功,健康先行
今年43歲的劉先生是成都某企業的董事長,事業可謂是越做越大,可是忙碌的工作卻讓自己的身體沒有跟上腳步。自己腰痛已反反復復有2年了,加重伴左下肢疼痛麻木2月。如日中天的事業固然紅火,可是自己卻已嚴重到無法行走了。
終于由家屬用輪椅推著來到了成都第一骨科醫院,脊柱一科的茍由東醫生接待了他,聽了劉先生的一番哭述,茍醫生笑道:“您事業這么大,身體也得跟上哦。想要成功,健康先行!”經檢查后診斷“腰4-5椎間盤脫出”,入院后第三天行椎間孔鏡手術,術后第二天患者腿痛麻木基本消失,能扶拐下地行走,一周后行動自如出院,繼續奔事業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