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藥營養豐富,滋補力強,歷來就是食中珍品,藥苑良藥。從小我們家就常煮山藥粥,又香又甜真好吃。南宋大詩人陸游,享年86歲,是著名的詩壇壽星,他就得益于經常服食山藥粥,他有首詩寫得特別有趣:“高梧策策傳寒意,疊鼓冬冬迫睡期,秋夜漸長饑作祟,一杯山藥進瓊糜。”
煮山藥粥最好用粳米熬,粳米50克,山藥就要用30克,如果是新鮮山藥,就要半斤左右。把新鮮山藥蒸熟后,放入粳米再熬成粥。如果是從中藥店買的山藥片,就可以和粳米一起下鍋煮成粥。山藥粥可以養腸胃,因為山藥含有淀粉酶、維生素B,有助于消化。小孩和老人脾胃比較虛弱的、消化不良、慢性腹瀉、身體消瘦者,都可以多喝山藥粥。
關于山藥的滋補功效,還有一個故事。據說,從前中原某地的農村有一家三口,長者是一位五十多歲的母親,由于丈夫早逝,她獨自含辛茹苦將兒子養大成人,并給他娶了一個媳婦。誰知多年積勞成疾,婆婆竟一病不起。常言道久病無孝子,兒子也感到母親是個累贅,新媳婦更是覺得不耐煩。于是她去鎮上找郎中,想尋一副藥讓婆婆盡快死去,郎中一聽十分驚訝,毒死婆母,要犯死罪,但看著媳婦滿臉的殺氣,估計勸說無效,他想了想,便從藥房拿出一大袋藥放在媳婦面前說:“這帶藥你拿回去,每次用一兩,另外加半兩米煮成粥,一天吃三次,這袋藥吃完你婆婆就升天了。”新媳婦一提藥袋有十來斤重,著急的說:“你這一袋要一個多月才能吃完,太慢了!”郎中就故作神秘地低聲說:“這事能急嗎?只有讓她慢慢死去,大家才不會懷疑,你我才能平安無事。”于是,新媳婦回去堅持天天熬藥粥給婆婆喝,沒想到1個月后,婆婆竟然面色紅潤,能下床走動,還能做家務事了。之后,她逢人就夸媳婦孝順,夸的媳婦不好意思,夸得她回心轉意。從此,這一家三口的日子過得甜甜美美。其實,那個郎中給的那一口袋藥是山藥。她的婆婆積勞成疾,損傷了脾腎,飲食難進,全身疲乏無力,以致臥床不起。山藥可以健脾補腎,所以婆婆吃了便一天天好了起來。
故事中的婆婆因為常年積勞成疾落下病根,而現在很多上班族常常熬夜,很容易出現“疲勞綜合癥”,吃不香睡不著。想要緩解這個癥狀除了改變生活方式,注意勞逸結合,多吃山藥也可以緩解這種癥狀。用山藥50克,黃芪40克,與雞同燉,吃雞肉、山藥,喝湯,連吃十余劑,有增強免疫功能和抗疲勞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