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之美》是著名畫家吳冠中的一篇美學小品文。語言上,本文很有特色,文字優(yōu)美。主要表現(xiàn)為:一、大量運用描寫性的語言,充滿了詩情畫意,蘊含豐富,有著極其鮮明的個性色彩。同時這些語言又與帶有說明性的文字相間雜出,更顯趣味。二、借用古詩詞營造情境。
【妙語品味】
1.茅盾故鄉(xiāng)烏鎮(zhèn)的小河兩岸都是密密的蘆葦,真是密不透風,每當其間顯現(xiàn)一座石橋時,仿佛發(fā)悶的葦叢做了一次深呼吸,透了一口舒暢的氣。
這句話不直接寫橋而是寫出人在觀賞景物時的主觀感受,從而凸顯出石橋的出現(xiàn)給單調的蘆葦叢增添了別樣的景致,表現(xiàn)作者看到石橋時的暢快心情。
2.早春天氣,江南鄉(xiāng)間石橋頭細柳飄絲,那纖細的游絲拂著橋身堅硬的石塊,即使碰不見曉風殘月,也令畫家銷魂!
這句話中“曉風殘月”就引用了宋代詞人柳永《雨霖鈴》里的詩句:“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營造了一種別樣的景致和情愫,引發(fā)讀者對所寫“微風細柳石橋”畫面的無窮想象。橋本身的美感不言而喻,同時也增加了語段的文化底蘊。
3.無論是木橋還是石橋,其身段的縱橫與橋下的水波協(xié)同譜出形與色的樂曲。
這句話的意思是,橋橫跨在水面上,與橋下的流水在平面上形成交錯;同時,橋的顏色與流水的顏色也相互映襯。橋與流水如一支樂曲一樣是一個整體。
4.田野無聲,畫家們愛于無聲處靜聽橋之歌唱,他們尋橋,仿佛孩子們尋找熱鬧。
橋的美就是對橋的存在的一種大聲宣告,橋的美也像樂曲一樣有著和諧的韻律。這吸引著畫家總是追尋著橋的身影。
即學即練
1.請你在橫線處填一句富有詩意的話。
有個盲人在街頭乞討,前面豎一個牌子,上面寫:“自幼失明”,每天討不到多少錢。有一天,一個詩人路過,盲人向他討錢。詩人說,我也很窮,但我看看能不能用別的方法幫助你。詩人拿出筆,把牌子上的文字改了改。此后的幾天中,盲人討到的錢大大超出了平時。過些天,詩人又路過,盲人問詩人在牌子上寫了什么,詩人寫的是“ ”。
2.分別比較下面兩組句子,你喜歡哪一句?為什么?
(1)A.家鄉(xiāng)的小河長,小橋多。橋連接著一個村莊與另一個村莊,連接著一戶人家與另一戶人家。如果提個籃子趕集去,不經過八座十座小橋才怪哩!
B.小河長,小橋多。橋連接著一座座村莊、一戶戶人家。如果提個籃子趕集去,不經過八座十座小橋才怪哩!
" " " " " " " "
(2)A.家鄉(xiāng)有那么多的橋,造型卻各不相同,千姿百態(tài)。瞧,這是過戶橋,這是元寶橋,這是單拱橋,這是雙拱橋……
B.家鄉(xiāng)有那么多的橋,造型卻各不相同,有過戶橋、元寶橋、單拱橋、雙拱橋……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