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構思立意、謀篇布局、語言運用等方面掌握巧扮“鳳頭”的多種技法。
一、題首妙合法。2015年江蘇南通中考作文題“一次相逢一份暖”,一位考生這樣開篇:“去浙江花溪旅游,我不僅與青山秀水相逢,欣賞別樣的美,而且與‘他’相逢,感知一份透心的暖。”“相逢”“暖”這兩個題目中的關鍵詞點到三次,“別樣的美”與“透心的暖”還互相映襯,強化題旨。
二、開門見山法。2015年遼寧大連中考作文題“鈴聲響過之后”,有位考生在開篇就讓“鈴聲”響起:“‘今天是個好日子……’電話響了,這是奶奶的專屬鈴聲。”文章以“奶奶的鈴聲”串聯幾個場面,表現祖孫兩代人的雙向之愛,開篇的鈴聲一直在讀者心中回蕩。
三、設置懸念法。2015年浙江麗水中考作文題“給自己的世界一片晴朗”,有位考生這樣開篇:“教室里的燈很亮,照亮了每一個角落,卻不曾照亮我的心。”作者設置的懸念是:“我”怎么啦?“我”的“心”為何拒絕光明?那亮燈怎樣才能照亮“我”的心呢?……開篇如磁石般吸引著讀者。
四、優化結構法。讓開篇既引出下文,又能串聯主體部分,呼應結尾,使文章結構嚴謹。有位南通考生寫《一次相逢一份暖》,設計了精巧的開篇:“去年冬天,我與壺口瀑布相逢。這是冰封的瀑布,沒有震耳欲聾的波濤聲,但是游客都凝視著,思緒翻飛著。”這樣的“鳳頭”一石三鳥:一是自然地引起下文;二是以“翻飛思緒”統率主體部分的描寫與抒情;三是結尾與之呼應,升華主題——“與壺口瀑布相逢之時,正是我收獲一份暖意,提前走出大自然冬日之時。那時,我的內心早已春暖花開。”如此謀篇,達到了“鳳頭、豬肚、豹尾”的境界。
五、巧用辭格法。2015年湖北恩施中考作文題“最是難忘那表情”,抒情味較強。有位考生的開篇以頗有詩意的語句與之相配:“輕輕將嘴角上揚,臉上便會微微地泛起淡淡的笑容。這小小的一個動作,就像是春天的櫻花,在大地上紛紛綻放;就像那柔柔的清風,在水面上脈脈流淌;就像是春天里的朝陽,能照亮你的整個心房。”作者連用比喻和排比等修辭為全文營造了抒情基調。
六、議論出新法。出彩的開篇之“議”有三個要求——簡要、新穎、立“帥”。2015年黑龍江齊齊哈爾有位考生寫“等待”話題,擬題《等待:生命前行的智慧節奏》,運用此法開篇:“人生的旅程上,很多人習慣于擰緊時鐘的發條,拼著趕著奔向終點。我也常常以此進行‘勵志’的自我教育。直到那天登山后,始知:行走路上慢半拍,等待一番以后的風景也許更美麗。”結尾以頗有哲理味的議論呼應開篇:“從那以后,我牢記‘欲速則不達’的古訓,時有停步、等待、思考、回眸。在有張有弛、疾徐有致的節奏中,腳步更穩,走得更遠。”
題目:為 點贊
思路點撥:網絡詞語“點贊”含有肯定、認同、喜歡、贊揚的意思,現在已被社會交際所接受。此題可寫成寫人或敘事文,“點贊”的對象可以是人、物,也可以是一種行為、精神;對被點贊者的敘寫要具體詳實,揭示“點贊”的緣由,使“點贊”引發讀者的共鳴。
為女俠點贊
□陳華寧
我認識一個女俠。女俠?是啊,這不,你聽聽,女俠出場了——
“快把小張的東西還給他!”
“我不還!”
這一大清早的,不好好早讀,吵什么呢?我將埋在語文書里的頭抬了起來:一頭干練的短發,一雙被激怒的眸子,一張清秀的小臉。呵!女俠!她又在打抱不平了吧?你問女俠是誰?誰都知道是我們的班長小露啊!別看她長得小巧可愛,卻常有“路見不平一聲吼”的時候。這不,今天又有人攤上事兒了。
原來,是那有名的“小霸王”小紀又在欺負小張。“小霸王”見小張的文具盒中多了幾支新筆,便全都搶進了自己的文具盒,還一臉得意的樣子。小張有點懦弱,囁嚅著……小露是小張同桌,看見如此“不平事”,“俠氣”就冒了上來,一雙眼睛逼視小紀,于是就有了開頭的那一幕。
“你這不是強搶嘛,你真不還?”小露兩眼圓睜,怒吼聲引來周圍同學的圍觀。
小紀畢竟心虛,看見小露那發火的模樣,心里有些害怕,卻“一不做二不休”,還是嘴硬:“不還,就——不還!”
小露愈發生氣,語氣卻有了變化:“不還?好啊,哼!”說完便冷笑了一聲。
這一下小紀似乎有些慌神,結巴著說:“你想怎樣啊?你——你能把我怎樣!”
小露一聽又笑了,但在小紀眼里,這笑分明有點詭異。果然,小露的話軟中帶硬:“怎樣?你知道星期天去敬老院服務的‘志愿者’名單由誰來定?由我!看你這模樣——”
小紀一聽立馬愣住了,沒等小露說完,他迅速抓起三支筆,快步跑到小露面前,說話都有些斷斷續續:“還,還……就三支,都在這里……開玩笑,玩笑……女俠,女俠,這‘志愿者’,我可不能落下……”說完,忙轉身向小張道歉。其他同學看見“小霸王”也有這樣的“熊樣”,不禁一陣哄笑。
“能還就好,至于‘志愿者’,少點兒‘霸氣’才行——看表現吧!”小露的話語中透出幾分“俠氣”。
怎么樣,我們班的女俠名副其實吧?我想,我們的社會只有遠離“老好人”“和事佬”,多弘揚正氣、俠氣,才能公平和諧。所以我為女俠點贊!
點評
本文由小見大,“點贊”的雖然是一個“小人物”,立意卻投向“扶正祛邪”這一大主題;敘寫富有校園氣息,“小霸王”既有“霸氣”但又不乏向善的上進之心,作者對此處理得很有分寸;開篇設置懸念,又與文章主體和結尾緊密呼應,甚為巧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