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自1979年以來的經濟增長是人類歷史上最杰出的成就之一。在將近35年的時間里,中國的平均增長率達到了10%左右,數以億計的民眾擺脫了貧困。
中國的歷程不能歸結為自然演變,但一個特點降低了增長的難度:中國面前曾有大量唾手可得的“果實”,即那些容易實現的目標。我說的這些“果實”,是指一些相對明顯的投資,它們能夠很快帶來重大收益,但伴隨的風險卻最小。例如,各個城市之間如果沒有公路或鐵路連接,那么建立這樣的連接就會帶來巨大的收益;擴建上海地鐵系統也是一個明顯能帶來收益的例子。構建能源基礎設施、興建基礎工廠以及零售分銷網絡等舉措,都是中國35年經濟增長的一部分,都為此作出了貢獻 。
中國面前的易摘之果并沒有完全摘光,只是不再像過去那么多,因此中國目前必須應對一些更為棘手的問題。這反過來也加大了經濟增長的難度,同時還需要中國資本市場更為精準的助力。如今,將資本配置在正確的用途已不再像過去那樣輕松、簡單。
由于中國面臨經濟增長放緩的可能,問題來了:還有哪些易摘之果掛在中國面前?考慮到中國新的經濟增長模式將與過去大不相同,我認為有如下幾項。
完善法律體系,提升決策質量
對中國而言,眼下容易實現的目標之一是構建更好的法律體系。中國需要更多的法律,這些法律需要更加透明,并得到公正的執行。目前,中國仍在重建其法律條款,從而幫助企業和商業行為在經濟環境中發現更高的可預測性。此外,這些所需的法律涵蓋廣泛的領域,例如商業法規、承租人權利、懲治不法行為的法律,以及網絡法律等等。在中國這樣高度復雜的經濟體中,因無法為個人和機構的經濟決策提供足夠的事前指導,逐案審查的行政判決做法將難以為繼。
隨著時間的推移,隨著中國法典和司法制度的完善,資源的分配將大大優化。商人將更加清楚新投資何時能夠成功,自己應該簽署哪種合同,以及當涉及到污染與否的問題時,什么樣的風險是可以接受的;醫生會選擇更合理的療法,避免更糟糕的選擇;因此,決策的質量也將提高。相較于更多基礎設施帶來的收益而言,這些收益確實存在,雖然不那么明顯且很難察覺。
增進信任,優化資源配置
中國眼前另一枚易摘之果,是增進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在很多情況下,老板不信任員工,員工也不信任老板,這導致公司過度官僚化。老板會強加給員工過多的規章,卻不給員工足夠的授權自主決策。這不僅降低了工作效率,也限制了未來的創新前景。于是,在公司內部,太多自上而下的行為對整個經濟造成了不利影響,員工工資較低,活力不足,消費者無法獲得最好的商品和服務。
建立這種信任關系需要時間,沒有什么捷徑可走。德國、日本和美國等發達經濟體通常都比中國有著更高的信任度,因此工作效率也更高。它們是通過企業競爭過程中的不斷摸索和試錯才建立起這種信任的。在競爭中,成功的企業會發展壯大,生產效率較低的企業則被淘汰。目前,中國正在蹣跚著探索這樣的過程如何奏效。目前中國政府允許企業之間展開競爭,失敗的企業可以有序地破產。因此可以預計,久而久之,中國企業將具備更高的信任度,從而提高生產效率。
同樣,這方面的增益也不那么引人注目——至少跟基礎設施建設相比。但中國已經擁有大量的基礎設施,現在需要的是提高信任度。我們可以看到,在韓國和新加坡等亞洲其它發展中經濟體,20年之內達到更高程度的信任是完全可能的。
食品安全是中國另一個信任度不高的領域。中國人不相信本國的食物供給。由于擔心安全問題,他們會購買更昂貴的國外進口產品,或者索性不買某些食品。隨著時間的推移,預計會出現更多精確的方法來報告并核實食品的安全。正如阿里巴巴用戶擁有可靠度評級一樣,食品供應商也將會有相對準確的聲譽——批發商和零售商都將如此。這將讓消費者更容易辨別供應商能否提供可靠的產品。一方面,這將提升公共健康水平;另一方面,也將推動食品貿易的擴張,而其中大多數將是國產食品。
這種提升信任的機制將一點一滴地逐步完善,不可能總是以自上而下的方式施行。總之,隨著中國市場變得更加成熟,買家要求獲得更好的信息和更高水平的人身安全,中國可以在這些領域不斷進步。
如同法律的完善一樣,信任度的提升也會帶來更高的可預見性,進而讓經濟資源得到更為有效的配置。這可能不像建成一座新火車站或機場那么激動人心,但由此帶來的收益卻是同樣真切的。中國將更加側重于這些不那么顯眼的收益。
這些收益的更難以察覺本身也顯示了另一個信任問題的重要性:那就是政府和民眾之間的信任。民眾與政府之間的信任感越強,中國就越容易轉換為不那么引人注目的經濟增長形式。隨著以往的經濟增長來源日趨枯竭,容易實現的目標日益減少,這種轉換將變得非常重要。
好消息是,上述趨勢以及許多其它趨勢都已經在進行之中。中國并不需要發明新的設備或花費巨資來獲得這些收益,只需在目前的道路上繼續前行。當然,中國需要更加注重制度建設,更深刻意識到,隨著經濟不斷增長,越來越多的收益將源自“無形”。這意味著,要更寬容試錯,更多相互信任,以及多一點耐心。這些態度也有助于中國的政治穩定,而后者同樣也能成為經濟增長的又一來源。
迄今為止,在建設基礎設施和落實現代經濟中其它基本要素方面,中國的表現幾乎堪稱完美。現在,是中國改變方向繼續前行的時候了。中國人民的聰明才智、驅動力和靈活性都表明,這一切都能做到。
在中國,易摘之果時代的性質正迅速變化,但這一過程還遠未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