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國以來,克服干燥氣候的挑戰一直是以色列人口與經濟增長的核心需求。而需求正是“持續改進的基礎”,以色列在技術、實踐、長期規劃方面的創新,保證了本國水資源消費的可持續性。這是一項了不起的成就,因為以色列每年的水資源消耗量比自然降水量要多出大約9億立方米。
2012年,以色列批準了《水資源部門長期總規劃》。為確保從當時到2050年水資源消費的可持續性,規劃確定了水資源領域的關鍵愿景和目標,制定了政策和具體措施,并明確了水資源消費和供給目標。而規劃的實現,憑借的是政府及私人部門在以下關鍵領域的創新:
(1)需求管理
(2)水資源利用效率
(3)為自然飲用水供給提供額外補充
(4) 政府重視
有效的需求管理
針對農業和工業部門的可飲用水供應,政府設定了年度額度指標。限額的制定參考了最近干旱年份資料以及家庭水消耗(不受限額約束)情況。諸多需求管理措施確保了年度人均家用水資源消耗(包括城市水資源需求)處于較低水平,目前為每年人均90立方米,比前些年減少10立方米,這是因為:
2009年至2012年旨在鼓勵公眾節約用水的宣傳行動。
2005年至2014年建立水資源領域的公用事業公司,目前經營和維護著全部家庭用水及廢水業務。這一舉措把全國無收益水比例從15%降至10%。
2010年上調水稅,以反映供水的真實成本(以色列已不再為供水提供補貼)。

農業部門讓水資源的使用效率最大化
歷史上,農業部門的水消耗量占以色列供水總量的50%。以色列長期嚴重缺水卻令其農業部門轉變為全球水資源節約利用的先鋒,并于2012年受到經合組織(OECD)和世界糧農組織(FAO)的嘉獎。根據估算,在2012年和2050年,農業可飲用水消耗量在以色列總用水(見圖1)的占比分別為22%和13%—盡管在過去幾十年中,農業用水量已有了大幅下降,農業產量持續增長,大約80%的農產品可供出口。實際上,以色列單位每立方米水消耗與糧食產出的比率居于全球首位。把農業用水降到最低的關鍵策略包括:技術進步,廢水與咸水利用。
以色列家庭廢水的95%都得到了處理。其中,廢水的85%用于灌溉(這個數字比任何發達國家都高出數倍)。這意味著,2012年,總計有4.3億立方米、大部分高于三級(經過土壤含水層處理的)的廢水用于農業澆灌(占以全國年度農業灌溉需求的40.5%)。
最小化無收益水,最大限度提高水資源使用效率
近來,以色列將國際上令人頭疼的因管道泄漏造成的水流失降到了最低水平,通過的是以下多種方法:實時監控,管道壓力,投資興建新的基礎設施。
生產新的可飲用水——除鹽淡化處理
即便以色列的水資源利用效率奇高,其水資源需求也超過了自然供給。僅僅10年前,以色列才開始通過大規模反滲透海水淡化設施提供脫鹽水供應,從而填補這一缺口。從此,以色列使用世界上最大的反滲透海水淡化設施,除鹽能力迅速達到每年3.2億立方米。當前生產容量相當于全國家庭用水需求的60%~80%,而生產成本則是世界同類設施(見圖2)中最低的。
全新高效水技術項目

以色列經濟部啟動了一項全國計劃,推動水處理和利用技術,即以色列全新高效水技術項目(NEWtech)。該計劃旨在讓本國的水資源行業成為下一個經濟增長引擎,通過投資于人力資本、研發和營銷,確立以色列在水處理和利用技術上的領先地位。該計劃同時支持初創的創新型水相關業務公司發展壯大,并走向國際。該計劃在出口水處理與利用技術以及當地水市場上的技術實施方面,都取得了創紀錄式增長。
以色列迄今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到2015年,全國近一半供水來自對處理過的廢水、咸水和脫鹽水的再利用,其農業部門在水資源使用效率與節約保護方面世界領先。該國在解決巨大的水資源匱乏挑戰方面取得的成功,要歸功于諸多創新方法與工具的綜合使用,包括立法實踐、設計與計劃的做法、使用全盤體系、成功的教育與宣傳、舉國對創新技術的支持以及真正實施利用先進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