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輸得一無所有蝸居地下室,搭上“互聯網+”快車熱賣綠色食品——
咸寧的“馬云”這樣煉成
“今年,我們的目標銷售額為5000萬元。”
黑框眼鏡、白色襯衫、面容清秀的鄭紹方看上去文質彬彬,但日前作為咸寧大學生創業代表,亮相我省“大眾創業 萬眾創新”新聞發布會,談企業發展時他卻“霸氣”外露。
這位80后創業小伙伴,憑著獨到的市場眼光,使得綠購網上線僅4個月就實現銷售額近600萬元,被稱為咸寧的“馬云”。
初次創業
辦網站失利 蝸居地下室
打造綠購網并非鄭紹方的第一次創業。
早在2001年,正在華師求學的鄭紹方和同齡人一樣,對互聯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學計算機信息管理的他,謀劃建一個互聯網社區“赤壁熱線”。那時,互聯網社區還是新生事物。
事實上,那時的他根本就不懂什么互聯網商業模式,只是單純地想建一個赤壁人的信息交流網絡平臺。令他欣喜的是,通過網絡游戲的推動,網站注冊會員很快就達到20萬人。
2002年,也就是“赤壁熱線”創辦的第二年,鄭紹方和一起創業的同伴們面臨畢業。兩個同伴選擇在大城市發展,他只身一人回到赤壁,繼續支撐“赤壁熱線”。
創業,想起來很美,道路卻曲折坎坷。
辛辛苦苦幾年下來,鄭紹方創辦的網站基本無盈利,而維護卻需要大量資金。為支撐網站的正常運轉,他開起網吧、賣電腦耗材、幫人建網站等,同時做著多份工作。
就在“赤壁熱線”剛有起色的時候,2004年,由于用以支撐網站運轉的其他生意出現問題,幾乎一夜之間,鄭紹方3年的努力化為烏有,還背負了10多萬的債務。
公司被迫解散,只能租下一間地下室安放服務器,一年多時間里,鄭紹方辦公和居住都在地下室,唯一感到安慰的是仍有兩位同事陪著他。
再度出發
叫醒他的不是鬧鐘是夢想
由于長期熬夜加班,又身負重壓,鄭紹方大病了一場。
在住院休養期間,他冷靜分析了初次創業失敗的原因,思索著下一步該如何走。病愈后,倔強的他選擇了再度出發。
2007年起,國內互聯網行業發展勢頭強勁,很多優秀的互聯網商業模式興起。那時“赤壁熱線”的注冊會員經過沉淀,仍有10萬人。鄭紹方邊學邊做,讓網站逐漸步入正軌,并開始贏利。
憑借“赤壁熱線”不斷上升的影響力,2010年,鄭紹方創辦三國鼎盛網絡傳媒有限公司,并拉到了投資。也就在這一年,“赤壁熱線”榮獲2010年度“湖北十大地方社區”稱號。
此后,鄭紹方的創業漸入佳境。2013年,他成功整合咸寧及周邊地區的網絡資源,“赤壁熱線”成長為鄂南地區瀏覽量最大的地方門戶網站,服務上百萬網友。
夢想的觸角可以無限延伸,追夢者的腳步永不停歇。在鄭紹方看來,“赤壁熱線”只是取得了一點成績,離夢想還很遙遠。他每天都晚睡早起,叫醒他的不是鬧鐘,而是心中的夢想。
很快,新的機會又來臨了。
另辟蹊徑
網上賣“綠色” 4個月銷售額600萬
2013年6月,赤壁市獲批組建“中國綠色生態產業展覽交易基地”,這讓鄭紹方眼前一亮。“我家是農村的,我一直懷揣著農業夢。”鄭紹方說,每當看到柳山的葡萄熟了,斗門的梨子豐收了,洪山的楊梅開始采摘了,他一直想去問問,這些好的農產品銷量怎么樣,賺不賺錢,“但每次聽到家鄉這么好的產品賣不出去,我都很惋惜”。
哪里有痛點,哪里就有商機。鄭紹方認為,綠色健康的農產品其實并不缺市場,只是因為信息不對稱、品牌包裝無特色、市場營銷跟不上,才導致了“好肉”埋在了“碗”里。他想,能否借助互聯網平臺化解這些痛點來推廣綠色食品,甚至帶動整個赤壁的經濟發展。
2013年7月,他與赤壁市政府聯合組建了綠購電子商務有限公司,8月獲得深圳知名風投投資,并于9月1日上線運營綠購網網購平臺。上線僅4個月,綠購網已在全國擁有自己的綠色產品直供基地18個,實現銷售額600萬元。“我沒走大眾化電商運營發展的‘搬運工’道路,而是挖渠道、埋管道,創新發展模式。”鄭紹方說,他精心發掘每一款綠色產品背后的文化和特色,以講故事的形式拍成視頻,對產品精心策劃包裝、宣傳預熱,發起預售。同時,他與淘寶、1號店、京東這些成熟的網購平臺達成戰略合作關系,聯合打造中國綠色生態產業“云產品庫”,實現“買全國、賣全國”。
對未來,鄭紹方充滿了信心,“綠購網今年的目標銷售額為5000萬元”。
(來源:長江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