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2002年,魯森斯正式提出了積極組織行為學的概念,它將研究重點放在如何采取積極的方法來刺激員工,讓員工發揮自身優勢,從而提高組織的績效水平。積極組織行為學的提出,標志著組織行為學的發展又到了一個新的高度。本文通過對其主要的理論進行梳理,闡述了積極組織行為學的內涵,在此基礎上對組織行為學的管理實踐意義進行了總結以及展望。
關鍵詞 積極組織行為學 管理實踐
一 積極組織行為學的理論基礎
起源于西方的積極心理學,是積極組織行為學的理論基礎。在20世紀60年代,在人本主義思潮以及人類潛能開發思想的影響下,研究者開始研究快樂、幸福、滿意、士氣等積極的心理課題。到了20 世紀90年代,“積極心理學”的發展進入了一個高潮,不斷有新的研究成果被提出來。而積極心理學要求研究人類積極的一面,調動人固有的潛力,使之發揮出一種具有建設性的力量,促進個人與社會的發展,使人們走向幸福。積極心理學的產生影響了眾多的學科,包括經濟學、人類社會學、以及管理學等,而組織行為學是管理學的一個分支,當然也不可避免的受到了影響。積極心理學的發展給傳統學科帶來了全新的研究視角。
二、積極組織行為學的定義
我國的學者將員工積極組織行為定義為:增益或促進組織功能正常發揮,并能導致個體和組織效能提高的員工組織行為。這個定義很全面的詮釋了積極組織行為學的內涵,積極組織行為學要發掘組織中員工的心理能力,并將此轉化成積極的、可測量的品質,利用其來改善組織中的管理水平,提升組織績效。這些積極的、可測量的品質包括自我效能、希望、樂觀、主觀幸福感以及情緒智力等等。積極組織行為學是將傳統的組織行為學分離開來,通過對其反思,以及對積極心理學的應用,以全新的視角來研究組織行為學當中積極方面的一種研究模式。
三、積極組織行為學研究對管理實踐的意義
積極組織行為學的產生既是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也是企業自身,員工個人發展的需要,在組織管理實踐當中,需要對其進行合理的應用,才能發揮其提升組織績效的效用。
(一)自我效能
通常人們害怕并逃避他們認為自己難以應付的威脅性情境, 而當他們判斷自己能夠成功處理威脅不大的情境時, 他們的行為就會非常果斷,對自我完成某項任務能力的判斷就是“自我效能”。自我效能是與組織的工作績效呈正相關。一個自我效能感高的員工,其績效也表現較高。這種有著高自我效能感受的員工,能夠合理的分配自己的精力,全身心的集中自己的注意力,應對工作中出現的種種困難,并為此付出更多的努力。一個高績效的員工,往往都是那些非常認真工作,并高度自信愿意為工作付出并有強烈自我意識的人。
(二)希望
在對希望有關的研究已經發現, 希望與人的精神狀態,生理條件有著明顯的相關。一個高希望的人,在任何時候遇到困難,都有著向外界尋求幫助的意識,其對外部環境的適應性較好,同時還會利用新的思維方式來嘗試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還有研究發現, 在工作壓力較強的行業中,比如說服務業,擁有高希望的工作者工作完成度更好,且滿意度也較為出色,其在工作中不易產生倦怠。另有研究表明管理者的希望水平與其組織營收、員工對組織認可有顯著相關。
(三)樂觀
樂觀是一種認識特征,其有著積極的結果期望。在組織管理當中,樂觀的管理者和員工相處更為融洽,組織績效以及員工的留職率更高, 其面臨的壓力也更少。而樂觀對工作的積極影響是潛在的,與其相對,悲觀在某些工作當中可能更為有利(如財務管理、建筑工程、金融領域等)。基于此, 積極組織行為學提倡樂觀也要隨著管理的實際情況來應用。
(四)主觀幸福感
主體對自己的整體生存狀態進行評估,其擁有自定的標準,由此得出的主觀評價就是主觀幸福感。主觀幸福感與工作滿意度密切相關,當人們感到自己生活幸福時,往往選擇在工作中發揮自己的全部能力,傾向于尋找工作滿意。這也就是為什么在組織管理中,組織只考慮員工的工作滿意度,而不去關注組織以外員工的生活,會導致員工的幸福感低下的原因。
(五)情緒智力
情緒智力具有很廣闊的開發前景,其應用性也在進一步加強。個體在工作中能否取得成功與情緒智力的高低密切相關, 其影響是不可忽視的。情緒智力不僅會影響到員工個人的工作效率、家庭和諧、以及生理健康, 也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企業生產力水平的高低和競爭力的強弱。企業需要創建企業文化,更加重視團隊合作和積極溝通。高情緒智力可以幫助員工把握客戶的情緒,在發生問題時及時有效的處理,從而實現工作目標。
積極組織行為學自提出以來已有十余年的發展歷程,它的研究成果已經廣泛應用于企業管理當中,成為企業提升管理水平,增強員工歸屬感,增進企業工作效率的重要途徑。我們應當把握住積極組織行為學的一般特征,科學地、創造性的去運用它,才能為管理理論的發展和管理實踐提升做出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
[1]曾暉, 趙黎明.組織行為學發展的新領域——積極組織行為學[J].北京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7(5):84.
[2]盧軍.積極組織行為學研究概述[J].現代商貿工業,2014(1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