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詞匯是語言四要素之一,是語言的重要組成部分,漢語詞匯教學是對外漢語教學中的重要環節,詞匯的學習和掌握不僅影響學生的詞匯量,并且很大程度上制約學生漢語水平的提高。因此,筆者結合自己的漢語詞匯教學經驗,對漢語詞匯教學提出一些策略和建議,希望能夠對對外漢語詞匯教學有所幫助。
關鍵詞 對外漢語 詞匯 教學 建議
一、對外漢語詞匯教學環節
(一)漢語詞匯的復習
在開始新的一課之前,老師都要對學過的內容進行復習,詞匯的復習是很重要的。通過復習,可以集中學生的注意力,為學習新的知識做鋪墊,而且也有利于幫助學生鞏固舊的知識,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教師通過復習可以檢查學生掌握情況,從而對自己的教學安排進行調整,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學習。教師在課前的復習一般采用以下兩種方式:
1、聽寫方式
聽寫是老師幫助學生復習最常見的方式,通過聽寫教師可以檢驗學生對所學詞匯的掌握情況。最常見的方式是所有學生一起聽寫,筆者認為也可以讓部分學生到黑板上聽寫,其他學生對其聽寫情況進行判斷。之后教師可以對聽寫情況進行糾正和點評,對于學生的共性錯誤,教師應單獨重點強調,這樣可以加深學生的印象,確保學生參與課堂活動,氣氛也更為活躍,同時也節約了教學時間,讓教學效率得到了提高。
2、提問方式
提問也是幫助學生復習的方式之一,教師可以靈活運用多種提問的方式,設置一些與生詞相關的問題。例如在復習實詞時可以利用實物、圖片等引導學生用學過的詞匯進行描述,在復習虛詞時可以創設一些情境,讓學生用學過的詞匯回答。教師也可以設置一些問題,讓學生回答時盡量運用學過的詞匯。提問的時候應該盡量采用單獨提問的形式,其他學生可以補充,避免集體回答,這樣可以集中注意力,確保所有學生都參與進來。同時,教師也要考慮問題的難度,針對不同水平的學生,難度也要有所區別。提問之后要給學生充足的時間進行反饋。
(二)漢語詞匯的教學
1、詞匯展示環節
在學習生詞之前,要向學生展示生詞。部分教師采用生詞表的順序展示生詞,筆者建議教師可以在生詞表順序的基礎上,對生詞展示的順序進行靈活調整。可以根據生詞的詞性和類型,把生詞分為幾個部分展示。也可以采用與課文相結合的方式,邊處理課文邊展示生詞。同時也可以對生詞進行適當的補充和擴展,這樣有利于加深學生的理解,從而增強學習效果。
2、詞匯認讀環節
生詞的認讀也是生詞學習的一個重要環節,生詞的認讀首先是教師領讀、學生跟讀,教師在領讀時應該注意發音的準確,同時也要根據學生的水平注意控制語速,確保學生能夠聽清。對于初級水平的學生,教師在領讀時要注意學生的聲調掌握,可以運用手勢比劃聲調,及時對學生的發音進行糾正。學生跟讀后教師應該讓學生齊讀,可以采取全班齊讀或者分小組齊讀的方式,通過反復訓練,加深學生的記憶。然后教師應該采取讓學生個讀的方式,這樣能夠了解學生個人的掌握情況,從而在教學中引起重視,這樣更加具有針對性。
3、詞匯講解環節
在講解漢語詞匯的時候,應該盡量避免使用單一的方法,教師應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讓詞匯學習更加具有趣味性,不枯燥乏味,讓學生具有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為學生提供大量可理解輸入。
(1)直接翻譯法
直接翻譯法是一種常見的詞匯教學方法,教師利用學生的母語或者學生普遍掌握的語言對詞匯進行解釋,這樣可以節約教學時間,并且很快讓學生理解生詞的意思。直接翻譯法最適用于零起點水平的學生,對于更高水平的學生,教師還是應該盡量多使用漢語,這樣更有利于學生漢語水平的提高。
(2)直觀法
直觀法也是比較常用的詞匯教學方法,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圖片或實物展示要學習的生詞,讓學生直觀形象地理解生詞的意思。此外,教師也可以利用動作和表情等展示生詞,充分調動學生的感官,讓學生直觀形象地理解和掌握生詞。
(3)以舊釋新法
教師在講解生詞時,也可以利用學生學過的詞匯進行解釋,這樣學生很容易就能理解生詞的意義和用法,同時也是對學過的詞語的復習,讓學生融會貫通,在學習新詞的同時也有效復習了學過的內容。
(4)同、反義詞釋義法
在講解生詞過程中,也可以巧妙地利用同義詞或反義詞對所學生詞進行解釋,簡單易懂,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擴充有關知識,讓學生能夠清楚理解生詞的意義和用法,同時對其同義詞和反義詞也進行了復習和掌握,使學生印象深刻。
(5)語境法
在講解虛詞時,教師應該采用語境法,大量創設語境,讓學生在語境中理解和掌握生詞的意義和用法,利用語境更加生動形象,讓學生對生詞印象深刻,在語境中自然而然掌握生詞,同時也加深了對生詞的記憶。
二、對外漢語詞匯教學建議
(一)以學生為中心
課堂教學應該堅持以學生為中心,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詞匯教學最重要的就是師生之間的互動,因此教師應該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方法,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創造更多讓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機會,注意因材施教,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不要只是一味地講授讓學生傾聽,應該多給學生輸出表達的機會,這樣才有利于漢語水平的提高,達到教學目的。
(二)增強詞匯學習的實用性
對外漢語教學的最終目標是培養學生正確運用漢語進行交際的能力。在講解漢語詞匯的過程中,教師應該注意實用性,注意擴展或補充與學生實際生活相關的詞匯,增加學生的詞匯量,讓學生能夠學以致用。教師在創設情景時也應該結合學生的實際,盡量創設一些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的情景,這樣就更加具有真實性和實用性,加深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容易理解。
(三)加大詞匯的重現率
在學習生詞的同時,教師也不要忘記回顧復習學過的相關詞匯,應該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回憶、復習,在學習了一個階段之后,應該對前一階段學過的詞匯進行復習、檢查,加深學生的記憶。課堂學習的時間是有限的,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課外練習,對學過的生詞進行鞏固和復習。這樣學生的學習才有效率,詞匯教學才會更有效果。
參考文獻:
[1]劉珣.對外漢語教育學引論[M].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2000.
[2]高燕.對外漢語詞匯教學[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
[3]李如龍,吳茗.略論對外漢語詞匯教學的兩個原則[J].語言教學與研究,2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