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國共產黨對少數民族統一戰線政策的歷史發展
黨的二大通過了《中國共產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宣言》和《關于“民主的聯合戰線”的議決案》,規定民主聯合戰線的原則、實施計劃和步驟。將 “推翻國際帝國主義的壓迫,達到中華民族完全獨立”、“蒙古、西藏、回疆三部實行自治,成為民主自治邦”等作為民主聯合戰線的奮斗目標。這一時期的 “民主聯合戰線”使中國共產黨取得了反帝反軍閥的重大勝利。中共“六大”以來,中國共產黨建立與少數民族統一戰線的最明確的提法為“少數民族的勞苦群眾與中國的工農群眾聯合起來”。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對少數民族的統一戰線,是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共產黨改變對少數民族中土司、管事這些上層人士的拒絕排斥為協同合作,并以他們的威望與影響力帶動廣大人民群眾參加革命。堅持既團結又斗爭的原則,使少數民族內部的統一戰線范圍進一步擴大。解放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提出“聯合工農兵學商各被壓迫階級、各人民團體、各民主黨派、各少數民族、各地華僑和其他愛國分子,組成民族統一戰線,打倒蔣介石獨裁政府,成立民主聯合政府。”意味著因民族制宜的民族民主統一戰線建立,為團結各民族人民取得人民解放戰爭的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
新中國建立前期,人民民主統一戰線組織正式成立——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則是新中國成立初期人民民主統一戰線的政治基礎和共同奮斗的綱領。通過耐心細致的教育開導,少數民族的上層人士和愛國的宗教領袖人物很快成為統戰對象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的《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把新時期統一戰線正式定名為“愛國統一戰線”。統戰對象的范圍擴大到原民族宗教上層人士的家屬子女;居住在港、澳、臺的有影響的少數民族宗教界人士;移居國外的少數民族同胞和僑胞及其家屬子女;刑滿或寬大釋放的少數民族出身的舊軍政人員和判亂分子中的上層人士;少數民族新一代的非黨知識分子、專家、學者;以及新成長起來的個體經濟、私營經濟、外資企業的從業人員等。他們同中國共產黨真正建立了“肝膽相照,榮辱與共”的關系。近年來,國家毫不動搖地堅持愛國統一戰線,并將其作為發展民族地區及國家富強重要戰略部署。
二、堅持民族統一戰線的基本原則
1、要始終團結一心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這一國情始終不變,各民族要堅持將維護民族團結和國家統一作為各民族的最高利益。毛澤東同志曾指出:“沒有中國共產黨的堅強的領導,任何革命統一戰線也是不能勝利的。”從抗日戰爭到解放戰爭直到如今要實現中國夢的宏偉藍圖,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始終是決定性因素。如果沒有中國共產黨對民族統一戰線的自始至終的堅強領導,民族統一戰線就不可能建立和壯大,中國革命就不可能取得徹底勝利。雖然不同歷史時期我黨面對的歷史任務和考驗不同,但是始終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民族愛國統一戰線是不會動搖的,只有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才能正真賦予全民族愛國統一戰線時代生命力。
2、要堅持和圍繞新時期改革與復興兩大主題
自建黨以來,黨和國家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所面臨的歷史任務不斷更新,而統一戰線的戰略思想貫穿始終,其工作主題也隨之變化,先后經歷了“聯合與革命、團結與改造、愛國與建設、和諧與發展”的變遷。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指出全面深化改革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重要舉措。統一戰線必須著眼于這個中心,以改革與復興為主題,統籌國際國內兩個大局,積極開展統戰工作。國內統戰工作可分為民主黨派、民族工作、宗教工作及文化統戰四方面入手。對于國際統戰工作,要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樹立命運共同體意識,習近平指出,中國“堅持與鄰為善、以鄰為伴,堅持睦鄰、安鄰、富鄰,突出體現親、誠、惠、容的理念”,為“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和中國夢的實現創造和平穩定的國際環境。
三、賦予民族統一戰線時代生命力
自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把統一戰線的基本原理同新時期統一戰線工作相結合,提出新時期統一戰線工作的新思路,賦予民族統一戰線時代生命力。作為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要發揮自身優勢,為全面深化改革和早日實現中國夢貢獻力量,思想行動與中共中央的決策部署始終保持一致。發揮協商民主積極作用,講真話、獻良策、出實招,為深化改革匯聚正能量。面對民族工作,要物質工作與精神工作兩手抓。通過教育、生態保護、扶貧開發保住民生底線解決民族地區的物質問題;通過樹立正確的國家觀、民族觀,以做好社區基層對少數民族人口的管理與服務為著力點解決民族地區精神問題。面對宗教工作,在尊重每個公民宗教信仰自由權利的同時,加大對宗教事物的管理與積極引導,保證宗教信徒正言、正信,維護好地區的穩定發展。文化統戰工作可以破除民族、地區的阻礙,潛移默化的影響人的行為,塑造人的情感。作為文藝工作者,要以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為己任,志存高遠,德藝雙馨,通過不斷提高自身的文化與道德素養,創作文化藝術作品,弘揚中國精神,引導人們樹立和堅持正確的民族觀、歷史觀和國家觀。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統戰部.民族問題文獻匯編[M].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1.18,170,1133.
[2]田永秀.何云庵試論張聞天關于(資本)的理論[J].毛澤東思想研究(1).
(作者單位:西藏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