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通過實地了解、考察和分析香港職業訓練局職業教育課程開發情況,對比國內高職院校職業教育課程開發,對于加快構建現代職業教育課程體系提供了許多有益的啟示。
【關鍵詞】香港 職業教育 課程開發 啟示
【中圖分類號】G71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5)26-0028-02
一 香港職業訓練局簡介
香港職業訓練局(VTC)是香港的法定機構之一,成立于1982年,目的是提供一套全面和具成本效益的職業教育培訓制度,配合社會經濟需求;并負責制定、發展及推行訓練計劃,訓練操作工、技工、技術員及技師,以促進工商及服務行業的發展。香港職業訓練局下轄13個學院、機構,每年為24萬不同年齡及程度的學生提供多元化的課程,課程涵蓋證書、文憑、高級文憑、本科及碩士教育程度。香港職業訓練局職業教育具有六大特色:法律依據、政府資助、市場主導、就業導向、工學結合、專業教育和普通教育并重。其中,在課程設置方面,涵蓋了九大學科范疇:包括應用科學,工商管理,幼兒教育及社會服務,工程,設計、印務、紡織及制衣,酒店、服務及旅游學,科技信息,語文和學生發展;提供的課程種類有本科學位課程、副學位課程(中學畢業程度)和文憑以下程度課程(初中以上程度);頒授的學歷包括本科學位,高級文憑、文憑、基礎文憑、中專教育文憑和技術工人及技術員證書。香港職業訓練局既為本地市民提供適切的專業技能培訓,也為內地政府部門、企業單位開辦來港考察交流培訓課程。
香港職業訓練局職業教育的辦學特色,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課程糅合業界意見,提供符合業界需要的人才;(2)為不同背景及程度的學員提供多元化的課程,引發學生潛能;(3)“一條龍”式進修途徑,設有多個入學點和結業點;(4)學生可因應個人需要,持續進修。
二 香港職業訓練局職業教育課程開發
1.香港職業訓練局職業教育課程目標
第一,讓學生透過應用和實踐,學習基本理論與概念。第二,在真實情景下培養共通能力:(1)基礎技能:包括溝通能力、運算能力、運用信息科技能力;(2)思考能力:包括解難能力、決策技巧、分析能力、創意思維能力;(3)人際關系:包括自我反省、自我管理、人際技巧、協作精神及建立團隊技巧;(4)價值觀和態度:包括誠實與誠信、可靠及有責任感、熱誠主動、樂于學習、自信與自重、尊重別人。第三,讓學生在特定的范疇內探討和了解就業及終身學習的取向。
2.課程開發步驟
第一步:編寫可行性研究報告:(1)課程目標:探索課程是否配合市場需要,是否符合香港職業訓練局的策略方針,是否重復現有課程;(2)課程目的:畢業生要達到的知識及技能水平:包括畢業生可以就業的行業及職位、政府的要求及認可、專業學會的要求及認可、畢業生繼續升學的選擇;(3)課程需求:分析人力市場動態:包括中長期的人力需求、過去數年的職位數目及薪金趨勢、統計數據;(4)課程所需資源:包括師資和設備。
第二步:通過初步審核。可行性研究報告由學科策劃組、學科學務委員會、學科顧問委員會分別通過初步審核。
第三步:編寫課程草案。(1)成立課程籌備委員會:包括課程主任、系主任、科目主任、有關學系代表。(2)課程設計思考:包括課程設計指引要符合香港政府的“資歷架構”和高級文憑描述;學系能力評估要符合學院的學務通則,以保持學院的學術水平;教與學策略要體現成果為本,學生為主,通用能力與軟技巧,終身學習;考核策略要圍繞學習成果,考試和持續評核相結合。
第四步:通過正式審核的程序。邀請業界代表與專家,成立課程評審委員會,通過參觀、會面、會議,聽取課程小組介紹,研究課程各項細則,提出修改方案,最后通過課程草案。至此,課程開發完成,進入課程實施。
三 香港職業訓練局職業教育課程開發的啟示
通過實地了解、考察和分析,給予我們如何進行課
程開發、加快構建現代職業教育課程體系提供了許多有益的啟示:
1.緊扣市場需要,是課程開發必須堅持的正確導向
香港職業訓練局職業教育課程開發和課程體系,主要是通過市場調查,糅合業界意見,進行專業設置和課程開發。借鑒香港職業訓練局職業教育課程開發經驗,職業教育要服務社會經濟,專業設置和課程開發必須緊扣市場需要。一要根據社會需求設置相應專業,根據社會需求發展變化不斷調整專業設置,向社會不斷提供新的項目,新的領域。二要圍繞市場需要和相應職位能力要求開發課程,真正做到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開發,真正達到學以致用,學用一致的目標。要達到上述目標,需要我們認真開展社會調查,準確掌握社會需求信息。
2.政府資助,是課程開發的必要條件
香港職業訓練局職業教育課程開發60%以上的專業課程是在政府的資助下開展的,學生可以不同程度地接受免費教育,不少專業和課程不但免收學費,而且就讀期間還可以享受津貼、薪金。借鑒香港職業訓練局職業教育課程開發經驗,課程開發經費大部分由政府買單,大部分學生接受免費的職業教育。這就需要政府加大經費投入,提供足夠的經費保障,才能開發出更多的優質課程,提高職業教育的吸引力,同時也能穩定師資隊伍。
3.服務區域經濟發展,是課程開發的主攻方向
香港職業訓練局職業教育課程開發根據香港主要經濟產業來展開,課程具有國際視野,又具有地方區域特色,促進了香港經濟社會的發展。借鑒香港職業訓練局職業教育課程開發經驗,職業院校應以全國統編教材為指導,積極組織教師根據自身教學實踐特點,開發與建設適合本地社會經濟發展和與職業能力要求相適應的校本教材,真正為當地社會經濟發展服務。
4.以學生為本,是課程開發的出發點和歸宿
香港職業訓練局職業教育在課程設計上,教與學以學生為主,提倡創意教學,快樂學習,課程考核圍繞學習成果,實行考試和持續評核相結合;在課程內容上注重全人發展,培養學生的“八大特質”(包括團隊精神、解難有道、溝通無礙、學習得宜、自家社之結合、事業形象與職業道德、表現自信、事業發展及工作態度),及建立四大核心價值(發揮創意、積極參與、關心社會及道德倫理),從實踐中達到全人發展。借鑒香港職業訓練局職業教育課程開發經驗,職業教育課程開發要以職業能力為導向,注重職業道德培養,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現代教學方式已經從“教”為中心變為“學”為中心,從教師為主體變為學生為主體,從重知識傳授變為重能力培養。一要重視教法學法的統一,突出師生教學的互動性,采用啟發式、討論式、參與式教學;二要充分利用現代多媒體和網絡技術,突出教學方式的現代性,使演示更加形象、生動、動態和直觀;三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批判性和創造性思維,激發創新創業靈感,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四要改革考試考核內容和方式,注重考查學生運用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5.課程體系開發是高職院校骨干校建設人才培養工作的重點
近幾年閩西職業技術學院經濟系在人才培養工作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借鑒香港職業訓練局職業教育的先進經驗,著重抓好課程體系建設:(1)堅持“立足龍巖,面向海西,為生產、服務和管理一線培養技術技能人才,促進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辦學指導思想;堅持“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學結合、開門辦學”的辦學理念。(2)專業設置以企業需求為導向,適時調整專業結構和人才培養方案。(3)課程體系以培養行業(崗位群)技術應用能力和職業技能為主線,加強教學建設和教學改革,全面實施“一線兩雙三證”的人才培養模式改革。(4)素質教育貫穿于人才培養工作的始終,并以職業素質教育為核心,積極推行“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改革,全面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增強學生的職業能力。近年來,經濟系學生“雙證書”獲取率為100%,參加省級以上技能大賽成績喜人,共獲獎51項。由于學生動手能力強、綜合素質高,培養的畢業生供不應求,就業率年平均保持在98%以上。(5)建立滿足實踐能力、職業技能培養要求的校內外實訓基地和實踐訓練體系。例如在校內設立了會計信息化實訓室、ERP沙盤實訓室和市場營銷實訓室等12間實訓室;在校外與中國農業銀行龍巖分行、福建辰星有限責任會計師事務所和米蘭春天集團(亞洲)投資有限公司等33家企業聯合建立了實訓基地;與用友、金碟和廈門網中網等大中型管理軟件公司建立了校企合作關系。學校以會計電算化專業為重點和基礎,與用友公司共建“校內實訓數字化工廠”,建成后將成為全國高職高專院校首家、福建省高職高專院校唯一一家校內實訓數字化工廠,有著標桿和示范作用。(6)建立以培養技術技能型人才為目標的教學質量保證和監控體系。
我國職業教育正在快速發展,香港職業教育帶給我們許多啟示,面對新常態,職業教育應該不斷變革,抓住課程開發這個“牛鼻子”,建立適合地方社會經濟發展的課程體系,為當地社會經濟發展提供合格的技術技能型人才。
〔責任編輯:林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