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班主任的個人素質與工作能力,直接影響班級管理效益。本文從班主任應具有的教師職業道德素質和學科專業知識,在有魅力、會管理、受歡迎等方面,對如何當好小學班主任進行了闡述,以提高小學班主任的工作能力,從而保證班級工作效益。
【關鍵詞】小學 班主任
【中圖分類號】G4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5)26-0155-02
小學班主任是班級工作的組織者、班集體建設的指導者、學生健康成長的引領者,是溝通學校與家長的橋梁和紐帶,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力量。班主任的個人素質與工作能力,直接影響著所帶班級的班風與學風。如何當好小學班主任,提升班級整體素質,提高工作業績,首先班主任應該學會做一個有魅力的人,具有高尚的教師職業道德素質,具有扎實的學科專業基礎知識;其次是要做一個會管理的人,在班級發展目標的制訂、班干部的選拔與培養、班級輿論的形成、特殊學生的有效教育、日常管理等方面表現出較高的能力和水平;再次是要做一個受歡迎的人,能夠與學生、家長、同事、領導建立與維持良好的關系,特別是能夠真誠地與任課老師、家長的交流與合作。本文結合自己多年的教育教學工作實際,談談如何做一個有魅力、會管理、受歡迎的小學班主任。
一 做一個有魅力的人
班主任是一個班集體的領導者,其素質、文化的高低和個人魅力,直接決定所帶班級整體素質的提升。因此,班主任要加強自身建設,提升教師職業道德素質,努力學習,鉆研教師業務,上好所教的課程,做一個有魅力的班主任,為班級建設營造良好的班風學風,贏得學生的信賴和支持。
1.班主任要有高尚的教師職業道德素質
班主任平日與學生朝夕相處,要處理各樣的瑣碎事情、組織各類活動、與學生交流談心和家訪等,班主任的思想意識、言行舉止、道德品質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生活態度和身心健康,這些良好影響能否發揮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班主任的人格魅力和職業道德。敬業、熱情、誠信、自律、公正等優秀的人格魅力和職業道德勢必會使學生對班主任產生信任感和崇拜感,班主任的話學生才會愿意聽;反之,班主任對工作馬馬虎虎,敷衍了事,上課不認真,課后不批改作業,不注意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缺乏責任感、懶散、冷漠、粗暴、虛偽、偏袒等拙劣的人格和職業道德必然會使學生厭惡和排斥,班主任的話學生就會不以為然。因此,班主任必須有樂觀向上、誠實守信的良好品質,崇高的教育信念和獻身教育事業的精神。
2.班主任要具備扎實的學科專業知識,上好所教的課程
班主任首先是一名專業教師,應具備所教學科扎實的專業知識,了解和掌握這門學科的歷史、現狀和未來發展,能把有關學科知識準確無誤地傳授給學生,在教學中做到深入淺出,思路清晰,讓學生聽得懂。上好所教的課程,才會贏得學生的尊重、敬佩和信賴。其次,班主任要博學多才,在做學生思想教育工作時,要做到多視角、全方位看問題,分析問題合情合理,以博學、多才多藝的感染力和鼓動力幫助學生提升學習成績,提升班風與學風。
二 做一個會管理的人
小學班主任是班集體建設的指導者、班級工作的組織者,必須具備班級團隊的管理能力。在班級發展目標的制訂、班干部的選拔與培養、班級輿論的形成、特殊學生的有效教育、日常管理等方面顯示出自己的管理能力和水平,做一個會管理的班主任。
1.制訂科學合理的班級管理目標
班主任要根據學校工作安排和本班實際情況,擬定科學合理的班級管理目標,組織開展文體活動,爭創“先進班集體”、建立健全班級規章制度等,班主任在整個目標管理的過程中要致力于建設一種有共同目標、有組織核心、有進取意識、有創造精神,集正直、勤奮、團結于一體的班集體。
2.選拔和培養優秀的班干部
選拔和培養班干部是班級建設中一個重要因素,在班干部的選拔上可以采用班主任指定、任命、民主選舉、競選、輪換等多種方式,將一些綜合素質好、學習成績好、有一定感召力或威信的優秀學生選拔到班干部隊伍中來。對選拔上當班干部的,班主任要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斷加以鍛煉培養,其一,班主任要熱心指導班干部開展工作,幫助解決班干部在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讓班干部在工作中學會工作方法,工作能力得到鍛煉和提高。其二,班主任要培養班干部樹立為同學服務的意識,具有奉獻精神,對有困難的同學,應主動幫助,不能視而不見。其三,班主任培養班干部要有團結合作精神,班干部要團結和帶領身邊的每一個同學,團結協作,共同努力,完成各項工作任務。
3.建設正確的班級輿論
良好班風的形成離不開正確的輿論導向及輿論監督。班主任要引導正確的輿論導向,班主任要以科學的理論武裝學生,以大量優秀的事例鼓舞學生,要善于引導學生,讓學生明辨是非,形成共識,從而形成正確輿論基礎。班主任要善于培養一批人,讓學生走近老師,理解班主任的意圖,同時利用班干部的影響力和號召力,去影響、帶動其他同學。班主任要發揮班級輿論監督作用,要讓學生給班主任提意見,給學生自主權和知情權,班級事務讓學生做主。
4.做好后進生的轉化工作
后進生一般是指那些學習差、紀律差、行為習慣差的學生。無論是班主任,還是任課教師,不僅要關心優生,更要關心后進生。在一個班級里,這樣的學生不多,若教育管理不當,會成為“害群之馬”,會阻礙班級管理工作的開展。那么,如何做好后進生的轉化工作,首先要轉變觀念,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后進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想,追求進步,得到別人的認可,若后進生長期被“有色眼鏡”看待,在他們的意識中就會出現偏離集體的傾向,在行為上會以各種反常行為與班集體抗衡。其次要對癥下藥,建構溝通、理解、寬容、關愛的心橋。因為學生個體在生理、心理、家庭環境、個體智能上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事實,因此要正視和關注學生的差異性,承認差異,兼容并包。要全面觀察、評價、分析每個學生,善于發現和挖掘他們潛在的素質和閃光點,以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的發展。做好后進生的轉化工作,需要班主任真情投入,真心關愛,關注每一個個體,摒棄冷眼和偏見,用真情去澆灌,用愛心去培育。
三 做一個受歡迎的人
班主任經常要與學生、任課教師、領導等多方人士打交道,只有與他們建立與維持良好的關系,才能順利開展工作。因此,班主任要加強跟任課老師與家長的溝通、交流、合作,做一個受學生、家長、同事、領導都歡迎的班主任。
1.班主任應積極主動與任課老師溝通交流、團結協作
班主任要注意聽取任課教師對班級管理和學生教育的意見和建議,不要唯我獨尊,把班集體當成自己的“獨立王國”,否則會使自己陷入孤軍作戰的境地,也會影響任課教師發揮在學生教育和班級管理中的作用和教學質量的提高。因此,班主任要搞好與任課教師的關系。首先,班主任要經常主動地向任課教師介紹班級和學生的情況,如學生的變動、班干部的任免、學生的獎懲等;要經常向任課教師了解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了解他們的思想品德和學習情況;要及時反映學生對課堂教學的意見和要求。要定期與任課教師共同商討教育學生的方法和措施。其次,班主任應主動與任課教師進行思想交流,虛心聽取他們對班級工作的意見和建議,統一認識,團結協作。
2.班主任要積極主動與學生家長聯系與合作
學生的成長和發展離不開學校、家庭、社會三方面的共同影響。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班主任要發揮家長對其子女教育的積極作用。班主任與家長保持聯系與合作,尊重學生家長,虛心傾聽學生家長的教育意見,要在教育目標與教育方法上與家長保持一致,共同為教育孩子獻計獻策,共同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
當然,要當好一名小學班主任僅僅會做一個有魅力、會管理、受歡迎的人是不夠的,還應具有認知能力和知識經驗積累的能力。要善于搜集和處理方方面面的信息,能夠靈活應對各種各樣工作,并學會在工作中反思和積累經驗。面對充滿玄機與奧秘的班主任工作,需要用新的理念和思路來管理班級,這樣才能運籌帷幄,決勝于千里之外。
參考文獻
[1]王曉燕.巧用家長會激發學生學動力[J].班主任,2010(1)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