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簡析了圖書館員存在的幾類健康問題及其成因,介紹了閱讀療法并指出在圖書館員中開展閱讀療法的現實意義和長遠意義,且提出了在圖書館員中開展閱讀療法的幾點建議。
【關鍵詞】圖書館員 健康 閱讀療法 真人圖書
【中圖分類號】G2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5)26-0120-03
一直以來,圖書館都強調要“以人為本”,其中的“人”大都是傾向于“讀者”的:“以讀者為本”“以讀者為中心”“一切為了讀者”,卻往往忽略了圖書館員也是其中的“人”,他們也需要關心和關注。圖書館員也只是食五谷雜糧的普通人,同樣有喜怒哀樂等情緒,同樣也會出現身心失調的情況,而館員的健康狀況又直接決定了圖書館為讀者所提供服務質量的優劣,是圖書館能否可持續發展的一項重要決定因素,是關乎圖書館命運的一項重大問題,值得關注。然而,圖書館員的健康狀況卻不容樂觀。
一 圖書館員健康問題及成因
受職業特性的影響,圖書館員極易出現以下幾類健康問題:
1.生理健康問題
圖書館的工作環境及工作性質,決定了圖書館員必須長期靜坐并以相同的姿勢和動作完成大部分的業務操作,且作息時間不規律,館員若不注意自我調節、勞逸結合,則極容易出現如頸肩腰椎疾病、坐骨神經痛、便秘、生物鐘紊亂、內分泌失調等一系列生理問題;現代圖書館擁有很多先進卻多輻射的設備,長期處于其中的館員若不注意自我保護,則會引發多種“輻射病”嚴重損害生理健康;圖書館某些建筑、裝修材料的污染及紙質館藏上的油墨、細菌等也是館員生理健康的一大威脅,館員若不做好衛生防護,也極易感染一系列生理疾病。
2.心理健康問題
高付出、低收入、低地位以及復雜的人際關系問題和圖書館管理制度的不完善,極易使圖書館員的心理失衡,從而引發一系列心理健康問題。現代圖書館的業務絕非像大多數人所認為的只是很悠閑的“借書還書”那么簡單。書籍未進入圖書館前,圖書館必須綜合各方面的需求、經費預算以及圖書查重等工作決定購買哪些書籍以及每種書籍的復本數;書籍進入圖書館以后,要經過拆包驗收、物理加工、圖書回溯建庫或期刊記到處理,最后上架流通,參與“借借還還”或閱覽;圖書的上架、排架、整架、清點、修補、剔除及期刊的記到、上架、下架打包、裝訂驗收處理和過刊的回溯建庫及上架等工作也需要耗費館員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其中的工作量之大是外人想象不到的。何況現代化的圖書館除了紙質資源外,還有電子資源需要管理和流通,還要為科研工作提供查新、查重等技術支援,絕非是外人所認為的“圖書館是沒有任何技術含量的養閑人的部門”。盡管圖書館員需要付出如此艱辛的勞動,然而館員的社會地位和收入低卻是不爭的事實,再加上圖書館員還面臨著與讀者、同事、領導之間的錯綜復雜的人際關系問題,以及圖書館存在用人制度、激勵機制等的不合理、不完善,極易使館員的內心失衡,產生一系列的心理健康問題,最終導致身心失衡,產生職業倦怠。
3.身心或心身健康問題
中醫理論認為人的情志與人的臟器相對應:心在志為喜、肝在志為怒、脾在志為思、肺在志為憂、腎在志為恐,故有“喜傷心,怒傷肝,思傷脾,憂傷肺,恐傷腎”之說,這充分說明了人的心理與生理之間有密切的聯系。一些慢性生理疾病若長期屢治不愈,極易誘發心理疾病,如長期的便秘可引起失眠、抑郁;反之,任何一種心理疾病必將導致人體內的某些臟器的功能紊亂,產生失調,嚴重者可至病變,如長期的焦慮、緊張會使身體各方面的功能失調,容易導致腸胃功能紊亂、胃潰瘍、心腦血管疾病等一系列生理健康問題。所以,館員無論是出現生理健康問題或是心理健康問題都極有可能會引發身心或心身健康問題。
4.亞健康問題
受多種因素諸如生活方式、食材安全、生活工作的環境等影響,亞健康人群的數目不斷增長,所以即便是無任何明顯健康問題的館員可能也飽受著亞健康的煎熬。這種介于健康與不健康之間的無任何病變的“灰色地帶”,若館員能及時自我調節,則可恢復健康的狀態,如若忽視,則極易轉為身心健康問題。
二 圖書館員與閱讀療法
1.關于閱讀療法
第一,內涵及可行性。閱讀療法是通過閱讀、思考、體會、共鳴來改變讀者的內部認知結構,啟動讀者自身的心靈力量來治愈疾病的一種自愈療法,它是一種由心而身的療法。人的身體與心理其實就是物質與意識的關系:物質決定意識,意識可以反作用于物質。所以閱讀療法不僅可以療“心”,還能通過療“心”而達到療“身”的作用,從而使讀者的身心在一種良性的循環中逐步恢復到健康狀態。古今中外也已有大量成功運用的實例證明了閱讀療法是有療效和可行的。
第二,類型及適用范圍。閱讀療法分為以自療為主的發展閱讀療法和以他療為主的臨床閱讀療法。發展閱讀療法適用于健康人群、亞健康人群、輕度心理疾病患者;臨床閱讀療法適用于中重度的生理疾病、心理疾病和身心或心身疾病患者的輔助治療,如用于抑郁癥、精神病的輔助治療。所以,無論讀者是處于健康或是不健康的狀態,適當而恰當的閱讀對于讀者的身心健康及發展都是有益的。發展閱讀療法可以使讀者的視野更加開闊,心智及為人處世更加健康、成熟、完善;臨床閱讀療法可以轉移患者的注意力,并給予患者戰勝疾病的知識、信心和力量,有助于患者早日康復。
2.在圖書館員中開展閱讀療法的現實和長遠意義
閱讀療法是圖書館業務發展的一種趨勢。圖書館無疑是開展閱讀療法的絕佳場所:干凈、寬敞、明亮、安靜,學習氛圍濃厚,擁有海量精挑細選的優質館藏。而圖書館員不僅具備閱讀理解能力,還十分熟悉館藏分類,具有“近水樓臺先得月”的優勢。館員應充分利用這些有利的條件,在圖書館內部有組織地開展閱讀療法,治愈自己存在的種種身心問題,給自己一個健康的體魄和豐盈的心靈,成為“真人圖書”。沒有什么描述會比自己親身經歷、體會后更能明白閱讀療法的內涵和作用。而且唯有親身經歷后,館員才能成為“真人圖書”,推廣閱讀療法時才更有說服力。而如果可以由己及人成功地推廣閱讀療法,不僅可以使更多讀者從中受益,還能提升圖書館和圖書館員的價值和地位,增加圖書館員的成就感和職業幸福感,促進圖書館和圖書館學科的可持續發展。如此利己利人又一舉多得的事情,圖書館員何樂而不為呢?
三 在圖書館員中開展閱讀療法的建議
1.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如人飲水,冷暖自知”,自己的健康狀況自己再清楚不過了。因此,館員應該先定位好自己健康狀況的類型:健康、亞健康、輕度疾病或中、重度疾病,以便確定自己是選擇發展閱讀療法或是接受醫院的正規治療并輔之以臨床閱讀療法。要勇于面對真實的情況,千萬不要諱疾忌醫,延誤醫治。即使是碰到難以根治的頑固慢性疾病,也一定要坦然、樂觀、自信地想辦法改善。
2.恰當選材,情志相勝
無論是發展閱讀療法還是臨床閱讀療法,選擇恰當的閱讀材料都是其中最關鍵的環節,將直接決定閱讀療法的成敗。關于選材,館員大可不必從頭摸索,可以直接參考或借鑒國內外的學者、專家的研究成果。目前,國內閱讀療法在理論方面研究的比較完善的學者有北京大學的王波教授,在實踐方面有一定成果的有泰山醫學院的宮梅玲教授。此外,中醫的“情志相勝”理論:喜勝憂(悲)、憂(悲)勝怒、怒勝思、思勝恐、恐勝喜,可以作為選擇閱讀材料的一個重要參考和依據。當然,選材也不能一成不變,要根據自己的生理、心理變化狀況而隨時適當調整。
3.科學閱讀,事半功倍
第一,適度閱讀,過猶不及。世間萬事萬物都要把握好一個“度”字,所謂過猶不及。所以館員在閱讀過程中一定要注意控制好閱讀的時長與強度,不可連續不間斷地超體力閱讀,以免積勞成疾,產生反作用。此外,若是根據“情志相勝”理論選擇閱讀材料的館員要防止矯枉過正:以“情”制“情”不可過“勝”,否則會引發新的疾病。其實“情志相勝”的最佳結果是“心情平靜,心平氣和”,身心均達到一種平衡的狀態,而哲學禪理類書刊最易使人達到這種境界,所以如果讀得進去,不妨適當讀些此類書籍。
第二,注意閱讀衛生。如前所述,書籍本身也存在污染:油墨污染以及在流通過程中產生的大量細菌,因此館員在閱讀時一定要注意閱讀衛生:看書前后一定要洗手,尤其是看完書后最好用洗手液洗手;不要用手指沾口水去翻書頁;不要一邊翻看書一邊吃零食,以防“病從口入”,增添新病。有條件的圖書館一定要對書籍進行定期消毒。館員自己也有責任和義務注意閱讀衛生,自覺地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4.總結經驗,真人圖書
為讀者提供優質、高效的服務是圖書館的宗旨和目標,而圖書館開展閱讀療法又是大勢所趨。所以,館員在親身實踐閱讀療法的過程中要及時梳理、總結、撰寫自己的心得體會,為以后圖書館推廣和開展閱讀療法提供參考和依據。而親身經歷過閱讀療法的圖書館員將成為可以直接與讀者面對面交流的“真人圖書”。例如,筆者在長期的閱讀中對于如何維護心理健康有如下兩點體會:第一,盡量保持生理健康,防止由生理疾病尤其是長期、慢性的生理疾病誘發心理疾病;第二,慎獨。《菜根譚》中有云:“肝受病,則目不能視;腎受病,則耳不能聽。病受于人所不見,必發于人所共見。故君子欲無得罪于昭昭,先無得罪于冥冥。”,唯有慎獨,光明磊落,才能心正、心神安定。若時時刻刻都能心安神定,那么心病又能從何而來?
5.推而廣之,實現共贏
閱讀療法,是一種具有無痛苦、方便、經濟、易操作、保密性強等眾多優點的療法,值得推廣。所以圖書館員應率先親身體驗、實踐,在用閱讀療法照顧好自己身心的基礎上,總結經驗,并廣泛宣傳,推而廣之,以更好地為廣大讀者的身、心、靈的健康與發展提供更優質、有效的服務。為自己與他人的健康、為閱讀療法的發展與完善、為圖書館的可持續發展、為人類的和諧發展添磚加瓦,實現多方共贏。
四 結束語
雖然閱讀療法對于接受者來說是一種十分理想的療法,然而對于實施者來說,卻絕非是一件易事,而是一項長期、系統、龐大的工程,而且目前并沒有一套標準、規范化的實施流程和評價體系。然“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圖書館員應身先士卒,親自實踐,以“書本草”修身療心養靈,盡己所能地完善閱讀療法的理論體系,擴大閱讀療法的受眾范圍,用活生生的“真人圖書”為廣大讀者提供更有說服力的閱療服務。
參考文獻
[1]孟繁姝.影響圖書館員身心健康的因素及防護對策[J].科技資訊,2013(4):253、255
[2]張紅宇.淺論圖書館員的勞動保護[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12(20):87~89
[3]劉懿.關于保障圖書館員職業安全與健康權益的建議案[J].圖書與情報,2008(6):64~66
[4]蔣冠群、黃瑤瑤.Human library融入高校圖書館閱讀療法初探[J].長沙鐵道學院學報,2014(1):301~302
[5]余明霞.我國閱讀療法主題研究綜述[J].情報探索,2013(8):37~42
[6]房玉玲、李文林、曾莉等.圖書館關注大學生心理健康的文獻研究[J].中國中醫藥圖書情報雜志,2014(3):34~37
[7]張英.高校圖書館開展閱讀療法之探析[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3(7):206~207
[8]〔明〕洪應明.菜根譚(馬鳳華、何芳譯評)[M].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4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