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以我校護理專業在校生為研究對象,積極探索在中職護理專業中開展中醫適宜技術的教學研究,為醫療衛生事業發展尤其是社區衛生服務培養高素質的合格人才。
【關鍵詞】中醫適宜技術 教學研究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5)10-0015-02
隨著我國進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新階段,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健康意識和理念不斷增強,廣大人民群眾信中醫、用中藥,對中醫藥知識和服務的需求日益增長。但是具備中醫藥服務能力的護理人才隊伍還不能滿足社區衛生事業發展的需要,基層中醫藥服務人員嚴重短缺。在國家大力發展中醫藥服務的背景下,社區衛生服務體系對于掌握中醫特色技術方法的實用型、復合型、服務型、技能型護理人才的需求量快速增長。目前,隨著中醫適宜技術的廣泛應用,其易學、易用、見效快、成本低的優勢已被社會廣泛認可。但是目前其培訓往往針對在職衛生服務人員,在中職院校中鮮有對在校生進行中醫適宜技術的教學、培訓。筆者從實際需求出發,依照護理人才培養目標的要求,結合我校中職在校生及師資實際情況,探索在中職衛生學校開展中醫適宜技術的教學,培養具有中醫特色的護理畢業生。
一 我校中醫護理教學現狀
我校在中醫護理教學中存在著一些問題,比如學生不重視,教學內容與臨床實踐脫節,教學中少有或沒有中醫適宜技術相關教學內容等,跟不上衛生事業發展的需要。同時,由于種種原因,社會對中職護理專業三年制畢業生的認同度偏低,其與大專、本科護理畢業生之間存在差距,在就業方面優勢不足,但是可以在基層衛生事業發展中發揮作用。目前國內大力發展社區醫療衛生事業,在社區衛生服務中開展中醫藥服務,以滿足社區居民對于健康的要求,因此培養具備中醫素質的護理畢業生具有現實意義,具有中醫適宜技術的護理畢業生定會發揮其作用,為社區居民的健康保駕護航。
二 中職護理專業教學改革實施過程
中醫適宜技術通常是指安全有效、成本低廉、簡便易學的中醫藥技術,是祖國傳統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內容豐富、范圍廣泛、歷史悠久,經過歷代醫家的不懈努力和探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中醫適宜技術包括針灸、推拿、拔罐、刮痧、熏洗、敷貼、藥浴、耳穴療法等百余種方法。近年來,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大力推廣中醫適宜技術在農村和城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中的應用,深受農村居民和社區居民的歡迎。
本課題主要將研究重點放在中職護理專業開展中醫適宜技術教學的意義、作用、實施辦法、途徑、課程內容設置、實踐方面。對在校生進行問卷調查,對中醫護理以往教學內容進行調查、分析,對所得的第一手資料進行收集整理,設計適合我校護生開展中醫適宜技術教學的實施方案,形成有關成果(包括論文和規章制度),撰寫課題總結報告。
第一階段(準備階段)主要工作:查找相應文獻資料,分別從中醫護理課程設置的時間、學時、教學內容、是否涉及中醫適宜技術等方面進行分析,為本課題提供立項的理論依據。第二階段(實施階段)主要工作:通過大量資料查閱,調查研究,課題組成員確定所增加的有關中醫適宜技術教學內容,形成校本教材;重視課堂的教學效果,嘗試多種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興趣,培養其解決問題的能力。第三階段(結題階段)主要工作:撰寫本課題的研究報告、研究論文等。
三 中職護理專業教學改革成果
在中職學校開展中醫適宜技術教學,選擇什么樣的教學內容是重點,中醫適宜技術內容豐富,應仔細篩選操作性強,易于掌握,在生活中常用的技術加以教學;難點是如何提高課堂的教學效果,嘗試不同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興趣,培養其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實施中醫教學中,利用課堂教學、實踐教學等形式直接對學生進行教育。同時,營造濃厚的中醫校園文化,在校園內利用廣播、黑板報、課外興趣小組等豐富多彩的形式,將中醫教育滲透到學生的課余生活中。
1.篩選適合中職在校生學習的中醫適宜技術教學內容
中醫適宜技術內容豐富,對于中職護生,應仔細篩選操作性強,易于掌握,在生活中常用,臨床中廣泛開展的中醫護理技術加以教學;中醫適宜技術是建立在辨證基礎上的施治措施,使用中醫適宜技術的醫者必須有深厚的中醫藥底蘊,并且已確實領悟此項技術。調查顯示,基層醫護人員中西醫醫生和護士的中醫理論知識基礎薄弱,使用技術時只辨病不辨證,生搬書本,雖然操作規范,但是療效卻不佳。將中醫適宜技術引入中醫護理教學中,除了注重臨床常用中醫適宜技術操作規范的教授,還應注重中醫思維、中醫理論的教學設計。我校中醫護理教學團隊通過大量查閱資料,調查研究,確定在中醫護理教學中增加相關中醫適宜技術教學內容,尤其是常見病的按摩法、保健穴位按摩法、耳穴及冬病夏治等方面形成校本教材,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2.在課堂上綜合利用多種教學方法
在教學中采用多種教學方法,比如講授法、多媒體教學法、分組討論法、漫畫教學法、PBL教學法等。在中醫護理教學中,學生容易感覺枯燥,用什么樣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值得中醫教師思索。嘗試以漫畫形式進行部分教學內容的教學,學生樂于接受,生動形象且妙趣橫生的圖畫配上淺顯通俗的文字,讓學生記憶深刻。
3.重視實踐技能課
依托我校中醫護理實驗室,進行實踐技能訓練,結合具體病案,鍛煉學生中醫護理技能應用的能力,如感冒患者如何使用刮痧法、呼吸系統疾病患者的穴位敷貼法、治療小兒腹瀉的高氏揉捏法、治療失眠的三部推拿法等。定期召開教研組會議,任課老師集中備課,不斷進行教學總結和教學反思。在中醫護理的教學中形成以實踐活動、操作技能訓練為主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在實踐課堂上動起來,做到心到、眼到、手到,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注重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提高學生的臨床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教學質量不斷提高。
本課題以我校護理專業在校生為研究對象,依托我校師資力量,積極探索在中等職業教育中開展中醫適宜技術的教學,并逐步推廣。著重探討在中醫護理課程中開展中醫適宜技術教學相關內容和實施方案,不斷總結中醫護理教學經驗,自主開發適合中職護生的培養教材,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為醫療衛生事業發展尤其是社區衛生服務培養高素質的合格人才。
參考文獻
[1]龐紅威、尚雅珍、閆捷.中醫適宜技術推廣中的幾個認識誤區[J].衛生職業教育,2014(20):150~151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