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蒲薪涃M的腐敗問題頻發,學科帶頭人也以身試法,為了利益淪為階下囚,國家蒙受了經濟和人才的雙重損失。本文探討了科研經費腐敗的根源,建議從道德和法律兩方面著手,解決科研經費管理難題。
【關鍵詞】道德 法律 高校 科研經費 管理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5)10-0032-02
一 高??蒲许椖拷涃M腐敗問題頻發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我國近些年的科研經費撥款不斷增加,年均增長率約20%,經費少經費難的問題基本上得到了解決。面向高校招標的科研項目,涉及多個層次多種類別,經費不斷提高,為高校的科研發展提供了較為充足的資金來源。但是,在科研經費的使用上,亂象叢生,出現了各種腐敗問題。據中國科協的調查,科研資金用于項目本身的僅占40%。國家的大投入與現實的低使用率形成了強烈反差。
2003年出現的“漢芯事件”讓舉國上下為之震驚,上海交通大學微電子學院院長陳進教授發明“漢芯一號”是假,卻憑借“漢芯一號”申請了眾多的科研項目,獲取了上億元的科研經費,創造了自己的財富神話。不斷出現的高??蒲薪涃M腐敗現象,甚至涉及更高學術地位的科研負責人。2014年10月,曾被譽為中國最年輕的院士、中國農業大學教授李寧因貪污2000萬元科研經費被依法批捕。《法制晚報》對近些年的高??蒲薪涃M腐敗案例進行梳理,發現案件多涉及高校領軍人物,半數為“窩案”。象牙塔內出現的這些案例,為科研管理敲響了警鐘。
二 高??蒲薪涃M腐敗問題的根源——名與利
究其原因,與高校的科研體制不無關系??蒲许椖靠勺尭咝=處熋p收。(1)在職稱晉升上,科研項目與經費成為重要的評審條件,相比僅忠于上課教書的老師,高??蒲腥藛T占很大優勢。(2)在收入上,高??蒲歇剟钍歉咝=處煹闹匾杖雭碓?,就科研項目和經費而言,一般是按照一定的比例計算,也就是所獲取的科研項目和經費越多,收入越高。除了這部分合法的獎勵收入外,科研經費也是劃撥到了科研負責人的名下,而管理部門對經費缺乏有力監管,財務不甚透明,基本上是負責人自行支配,這也容易導致中飽私囊,滋生腐敗。
科研項目可以致富,這激發了科研人員的跑項目熱情,諸如拜訪項目評審專家、感謝項目評審專家等各種活動成了科研項目申報的重要工作,經費開支偏向了人情和權力。如此循環,效應不斷放大,前赴后繼者不在少數,正常的學術規則被打破,學術道德也淪陷了。
高校科研經費使用出現的不合理或者腐敗現象,已經引起全社會的廣泛關注。教育部在2014年工作要點中也強調,嚴查高校挪用、貪污科研經費的違法案件,并對相關高校科研經費進行了檢查。要建立長效機制,筆者認為當從道德和法律兩方面著手,教育先行,預防為主,懲罰警示。
三 “德”“法”并重,營造良好科研環境
1.道德層面
第一,高校教師首先應該以德立身。高校教師是科研活動開展的主體,理應先做人再做學問,樹立正確的道德觀,良好的道德是科研的基礎。道德可以調整人的主觀行為。在現代社會,科研不能有浮躁和虛假,誠信、嚴謹、鉆研的科學精神是科研的必備條件??蒲薪涃M的開支使用,是項目負責人的具體行為。面對科研項目和經費所帶來的名和利,需要有清醒的認識,以道德約束自己,抵制不良誘惑。現實中,難免會出現一些特例,如遵守科研道德的人員,可能沒有得到相應的肯定和獎勵,但鋌而走險的科研行為卻帶來了“累累碩果”,對比之下,容易產生比較心理和僥幸心理。高校教師要通過提高道德修養,以身作則,與不良風氣做斗爭。
第二,管理人員要以德服人。通過科學有效的管理、優質的服務,贏得高校教師的支持、理解和尊重。在管理人員中開展道德宣傳教育,提高管理人員的職業道德修養,為科研沿著正確的方向開展提供保障??蒲许椖亢徒涃M的管理,從上到下涉及眾多部門,高校主要有科研管理部門、財務部門。一線的管理工作人員,在工作中服務于科研活動的開展,以人為本,做好相關服務。但是,部分高校的一線管理工作人員出現了“異化”,不僅沒有起到模范帶頭作用,反而完全聽從科研人員的指揮,協助出謀劃策,共同走向了違規之路。加強管理人員的道德教育,在“把關”這個環節上,嚴防死守??蒲谢顒优c經費開支,在具體的細節上,負責人自身是最清楚的,而其中是否存在隱性違規情況,管理人員在經手之時,需要仔細、認真,甚至有時候需要承擔起思想教育的工作,耐心地解釋,引導教師遵循學術道德,規范具體的行為。
2014年教育部出臺了《關于建立健全高校師德建設長效機制的意見》,強調高校師德建設要遵循規律,常抓不懈,放眼長遠,走向制度化。并且劃出了師德禁行的“紅七條”,將違規使用科研經費和濫用學術資源、學術影響明列其中。高校開展師德建設,要落到實處,常抓不懈,營造良好的科研風氣。積極開展科研道德考評,將其作為科研考核的指標之一。鼓勵教師注重道德修養,發揚優良作風。
2.法律層面
第一,增強法律意識。高校科研人員在經費的使用上,法律意識淡薄。有時候越過了道德防線,甚至有的行為觸犯了法律而渾然不覺,理由是“身邊的同事都是這么做的”?!皾h芯事件”和李寧貪污2000萬元的案件體現出科研人員的目無法紀,行為令人瞠目。僅依靠科研人員的道德自覺和管理人員的自律,難免會繼續出現侵占科研經費的事件,必須要依靠法律,對科研不端行為予以嚴懲,警示后人。
2004年8月,教育部發布了《高等學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學術規范(試行)》,對推進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樹立優良學風,保證科研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2005年8月,教育部、財政部《關于進一步加強高校科研經費管理的若干意見》發至各高校。2006年11月,科學技術部令第11號 《國家科技計劃實施中科研不端行為處理辦法(試行)》發布。2011年9月,財政部、科技部聯合發布了《關于調整國家科技計劃和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經費管理辦法若干規定的通知》,等等。針對科研不端行為,眾多的規范性文件紛紛出臺,有力地規范了科研行為。
第二,工作中依法辦事。從領導到科研人員以及一線管理工作人員,應強化制度約束,提高能力。積極學習相關的法律法規,在工作中以身作則,依法辦事。在規章制度內辦事,規范操作,避免隨意性和盲目性。更加不能抱有僥幸心理,有法不依,知法犯法。財務人員是科研經費把關的重要角色。有時候科研管理的領導和科研人員在經費的使用上存在隱患,而財務人員可以從專業的角度出發予以提醒矯正。在出現的科研經費腐敗案例中,曾出現了管理人員、財務人員、采購人員甚至是學生的集體腐敗,偽造材料和發票,提供虛假證明,套取科研經費,走向了違法道路。
第三,加大監督和處罰力度。監督缺乏,腐敗則易滋生。高??蒲泄芾聿块T、財務部門,要建立嚴密有效的監督制度,明確科研管理部門、財務部門以及科研負責人的權限和職責,依法辦事,確保公開、公正和透明??蒲薪涃M方面,采取預算管理——開支審查——財務驗收——審計的程序,每個環節嚴格執行,確保經費的合理使用。對財務人員、科研管理人員也需要加大監督力度,使其嚴格遵守相關的規章制度,廉潔自律。隨著科研經費的增加,財務人員的素質需要進一步提高,數量應適當擴充。高校開展信息化建設,科研經費管理應當納入其中,尤其是移動信息化發展迅速的今天,可以讓科研人員、管理人員、財務人員隨時查看掌握科研項目和經費的詳細信息,做出準確的判斷。對于違法行為,絕不姑息。對于違反國家相關法律的大案要案,經常見諸報端,相應的科研人員受到了法律的制裁,付出了代價。對于違反學校規章制度的行為,雖然有的危害性較小,但也應當零容忍,不能看人情。在行政上,予以相應的處罰,視情節輕重,給予如警告、通報批評、記過乃至降職解聘等處分;在經濟上,收繳經費,追回不當開支,甚至罰款;在名譽上,撤銷獲得的相關榮譽,終止項目,取消一定時間內的項目申報資格,等等。只有法律法規得到有力執行,才能更好地保障科研項目經費的管理。
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高校應當抓住契機,以實際行動促進科研項目經費的依法管理。高校教師在科研中既要在道德上樹立標桿,起到模范帶頭作用,還要體現法治精神,為科研做出更大的貢獻。
參考文獻
[1]李柯勇、席敏、李亞楠等.科研腐敗“觸目驚心”,惹怒科技部長[N].新華每日電訊,2013.10.14
[2]戴佳.在經費監管上發力,才能遏制科研腐敗[N].檢察日報,2013.10.15
[3]李玉香、鄧利敏.科研不端行為的法律規制[J].山東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4):55~62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