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通過吉林化工學院數控車削加工課程建設的實施過程,結合數控車削加工實習的實際情況,綜合師資隊伍建設、實訓內容構建、實踐教學組織、實踐教學手段及評價體系的構建等幾個方面進行分析和總結,研究和探索職業院校實踐教學的新模式。
【關鍵詞】數控車削加工 實踐教學 “雙元制” “教學工廠”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5)10-0064-02
職業院校主要培養高級技術技能型人才,數控高級技術技能型人才是國家緊缺型人才之一。國外職業教育發展得比較好的有德國的“雙元制”和新加坡的“教學工廠”,已經成為各國學習的典范,我國各職業院校也在研究學習和消化吸收的過程中。職業院校擔負著高級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的重任,理應在學習和借鑒國外職業教育成功經驗的基礎上,探索出適合我國國情的職教模式。
一 高等職業院校中數控車削加工實踐教學的重要性
為了適應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對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的迫切要求,國務院于2005年10月28日頒布了《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并且明確提出要加強職業院校學生實踐能力和職業技能的培養,高度重視實踐和實訓環節教學。數控車削加工是高等職業院校機械制造、數控技術應用等專業的一門教學實訓課程,是培養機械、數控專業高級技術技能型人才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在教學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各個高等職業院校都非常重視。
二 國內外職業教育的現狀
1.“雙元制”
國外的職業教育發展得比較好,成功的典范就是德國的“雙元制”。所謂雙元,是指學生必須經過兩個場所的培訓——職業學校和校外實訓場所。職業學校主要傳授與職業有關的專業知識,校外實訓場所主要是讓學生在企業里接受職業技能方面的專業培訓。“雙元制”是一種校企合作的辦學制度,由企業和學校共同承擔人才的培養任務,按照企業對人才的要求組織教學和崗位培訓。
2.“教學工廠”
原新加坡南洋理工學院,在充分學習德國的“雙元制”職業教育制度的基礎上,借鑒德國“雙元制”推出了一種新的教學模式——“教學工廠”。
“教學工廠”是一種將先進的教學設備、真實的企業環境引入學校并與學校教學有效融合,形成學校、實訓基地、企業三位一體的綜合性教學模式。“教學工廠”以學校為本位,是將企業實習、企業項目與學校教學有機結合,在現有教學系統的基礎上全方位營造工廠實踐環境的新的辦學理念。
3.我國職業教育實踐教學的現狀
我國非常重視職業教育的發展,各個職業院校多次選派教學骨干去德國、荷蘭等歐洲國家學習考察,學習先進的職教經驗,然后進行消化吸收,探索適合自己的職業教育模式。現在,我國的職業院校正處于發展探索階段,各個職業院校不斷地嘗試各種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在實踐教學方面比較常用的方式有:先理論,后實習教學方式;理論和實習穿插教學方式;學校教育加頂崗實習教學方式,等等。
三 我院進行的數控車削加工實踐教學探索
1.師資隊伍的建設
要完成數控車削加工實踐教學,一個優秀的教師團隊是必不可少的,團隊中的成員最好是“雙師型”教師。以前的實訓教學,理論知識由一個教師教授,數控車削實習由另一個教師教授。這樣造成的弊病是兩個教師的教授內容不能無縫銜接,學生在進行數控車削加工時,還要把加工零件時用到的理論知識再講授一次。由“雙師型”教師授課,所講授的理論知識始終圍繞零件加工任務的需要,理論為實踐服務,數控車削加工過程又可以促進理論知識的掌握,使理論知識與數控車削加工實踐過程有機地結合。
2.實訓內容的構建
數控車削加工實踐教學的內容要精心設計,巧妙安排,同時要注意內容的難易和層次,并且兼顧其他專業的數控車削加工實習。因此,將數控車削加工的軸類、套類和盤類零件分為三個模塊——基礎模塊、進階模塊和高級模塊。基礎模塊的內容主要包括數控車床操作規范、數控面板操作、對刀操作、階梯軸加工、圓弧面以及圓錐面的編程與加工等數控車削加工的基本操作;進階模塊的內容主要包括螺紋、套類零件的編程與加工等稍難一點的加工內容;高級模塊的內容主要包含內螺紋、梯形螺紋、盤類零件、組合件的編程與加工、宏程序以及自動編程加工等比較難的加工內容。
3.實踐教學的組織
第一,“四步”教學。教學采用課堂+實踐操作相結合的方式,第一步在CAD/CAM實訓室使用課件和多媒體等教學方式講授完成加工任務所需的工藝、編程等理論知識。第二步進行數控車削加工操作。第三步回到實訓室進行總結,肯定成績,找出操作過程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改進措施,再給出一個相似零件的加工任務。第四步再進行零件的數控車削加工。經過理論——實踐操作——總結——再實踐操作這四步,使學生從初步掌握到熟練掌握加工過程中涉及的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學生非常喜歡這種方法,教學效果非常好。
第二,模擬工廠。學生基本掌握數控車削加工技能以后,根據加工零件的任務,按照企業產品加工的環節,創設工廠的教學情境,將教學小組分為下料、加工、檢驗等小組,共同完成一個加工任務,使學生初步了解企業的生產過程,以利于就業時能夠盡快適應工作崗位。
4.實踐教學手段
課堂講授盡可能地使用多媒體等教學手段,綜合運用圖、文、聲音、視頻等信息載體,使實踐教學內容宜于接受,提高教學效率。CAD/CAM室建設,可以在CAD/CAM室進行知識講授,也可以利用仿真軟件進行程序的校驗和仿真加工,提高學生的編程能力,還可以在后期使用CAM軟件進行自動編程教學,同時還可以部分解決數控機床不足的問題。
5.實踐教學評價體系的構建
數控車削加工的專業知識和操作技能,是在實踐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因此,數控車削實踐教學的評價考核以過程性考核為主,終結性考核為輔。
過程考核的內容涵蓋學習態度、愛崗敬業精神、理論知識掌握、課堂表現、出勤率、數控車床操作規范、零件加工的精度和完成情況等多方面,將這些內容制成零件加工評價表,進行綜合性的過程考核。
終結性考核是在實習結束時進行實習總結,形成實習報告,另外還可以在學期末安排一次理論和實踐操作的考試。
參考文獻
[1]張建德.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淺談新加坡“教學工廠”對職教實訓基地建設的啟示[J].管理學家,2011(4)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