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英尺厚的受侵蝕紅粘土沉積在密云水庫——北京最大的淡水來源之一——的周圍。它提醒著人們,該地區水資源短缺已經嚴重到什么程度。
密云水庫位于北京市區東北部,修建于上世紀60年代,但長久以來,其蓄水量都不足總庫容的三分之一。為了緩解需求壓力,現在進行中的南水北調項目將把水輸送到北京,但保護現有的水庫免遭污染還是一項重要的挑戰。
中國淡水資源短缺并在迅速枯竭。增加供水短暫緩解了大城市的缺水狀況,但是中央政府仍在加緊保住現有的水資源。加大節水工作力度、提高水價并出臺新的產業規章制度等措施都被提上臺面。
“需求增加但供應卻在萎縮,”全球性保護組織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的在京項目協調人張炎表示,“水只會越來越少。”
環保人士和地方政府促進森林恢復,并將其視為水資源保護的關鍵工具。密云水庫集水區如今70%覆蓋著樹木和灌木,而半個世紀前這一區域的森林覆蓋率尚不到10%。這些植被有助于防止水土流失、改善水庫水質,并過濾農藥、肥料及其他有毒化學物質。
北京林學會(簡稱BFS)為了將工作擴展,計劃連同合作伙伴推出基金,為中國主要流域的幾個大型城市里的類似項目籌集資金。除了森林恢復外,基金還將用于一些旨在推動可持續發展的擴展項目。
雖然BFS對項目表示了樂觀,但環保人士卻發出警告:應該為確保水安全付出更多努力。森林恢復能提供幫助,但并不是解決這個龐大問題的靈丹妙藥。
南水北調可以給北京提供一段時間的幫助,環保人士提出必須好好利用這次機會,并指出政府應該將重心從增加供給轉移到促進保護。
總部位于香港的非營利組織“中國水危機”說,中國的成功將取決于能否降低需求、提高效率和控制污染。保護密云水庫等現有水資源是計劃的一部分。
改變正在進行中。2014年,李克強宣布“向污染宣戰”,這帶動了對石化和金屬冶煉工廠等重污染企業的嚴打。中國水危機表示,今年前四個月,環境保護部對160家工廠處以總額1800萬美元的按日污染罰款。中國水危機在7月發表的一份報告中表示,環境保護部已撥款超過4.5億美元,用于30個城市今年的重金屬污染治理。與此同時,政府計劃今年引入階梯水價政策。北京2014年提出類似計劃,按家庭年用水量劃分不同的收費標準。
不過,環保人士表示,中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幾十年的工業發展造成了這個國家近1/3的主要河流和62%的地下水遭污染。森林恢復會有幫助,但損害恐怕要數年才能消除。如今,轉折點還沒有出現,但惡化還將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