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之于中國,一直是個大問題。
1957年,馬寅初在《新人口論》中指出,按照3%的預計凈增長率,50年后中國人口將達到26億,迎來“爆炸”。2010年,易富賢在《大國空巢》中則指出,按照1.18的總和生育率,2100年中國人口將降至4.46億,迎來“坍縮”。
拜計劃生育政策所賜,爆炸的未來越發不可能出現,如今的問題是,坍縮的未來又有多大可能?
說不清的數據,看得出的問題
從馬爾薩斯的《人口論》算起,人口學可謂發展已久。按說知道人口基數、人口凈增長率,預計未來人口并非難事??墒瞧谥袊?,人口凈增長率說不清楚。
人口學常常用總和生育率(total fertility rate)衡量生育水平,它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的婦女在育齡期間,平均每人的生育子女數。對于發達國家而言,當總和生育率達到2.1時,稱人口保持“世代更替水平”,意即人口相對于上一代人不增不減。發展中國家受到更高的育齡前死亡率影響,對世代更替水平的要求也相應更高。
第六次人口普查結果——2012年發布的《中國2010年人口普查資料》顯示:2010年全國總和生育率為1.18110,其中“城市”為0.88210,“鎮”為1.15340,“鄉村”為1.43755。
1.18,這就是易富賢做出“坍縮”預計的基礎。聽起來低到人們意料之外,但是想想“One-Child Policy”的本義,這樣的數字似乎也在情理之中。
當然,許多學者對此表示質疑,南開大學人口與發展研究所教授原新表示,考慮到流動人口和低齡女性的漏報,實際總和生育率應該在1.6上下。不過他也認為,即便是1.6,仍然太低了。
國家統計局人口和就業統計司負責人也作出說明:“有些指標(如出生人口、死亡人口和按分年齡婦女生育率計算的總和生育率)現場登記難度較大,漏登率要相對高一些?!?/p>
中國人口學會會長翟振武在今年年初接受《人民日報》采訪時指出:“有人根據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結果,斷定目前中國的總和生育率已經低至1.18的水平,今后還將越來越低,……顯然距離事實太遠。”但是他口中的近年生育率,也始終在1.4-1.6之間低徊。
過去幾十年,中國的總和生育率經歷了一次跳水過程:七十年代初期是5.8,八十年代初期是2.4,1990年全國人口普查的數據顯示總和生育率是2.3,1995年降至1.5,2000年的普查數據為1.22,即使進行科學口徑調整,最終也只是1.4,直到2010年的1.18。
雖然數據說不清楚,但問題已經顯而易見。
翟振武表示,中國目前的政策生育率是1.47,也就是說,全國所有的人都按政策生育,平均每個婦女生1.47個孩子。
中國需要的世代更替水平,只會高于2.1,而維持1.47的政策生育率,等待國人的將是一個老齡化極其嚴重的社會——勞動力不足,卻有大量老人需要贍養。
根據衛計委7月公布的數據,2014年中國0-14歲低齡人口占總人口比例為16.5%,比第六次人口普查降低0.1個百分點。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不斷上升,從2010年的13.3%提高到如今的15.5%。
問題仍在惡化。
允許生,就能生?
7月10日,國家衛計委透露,在全面放開二胎方面,目前正在抓緊制定相關規定——這是近半年來衛計委第六次回應相關問題,也是第一次改口。全面放開二胎,終于排上了日程。
但問題是,讓生就能生嗎?
回顧歷史,韓國于1962年開始實行自愿性計劃生育政策,不是強制,只是提倡一對夫妻只生兩個孩子。隨著經濟的發展,韓國總和生育率從60年代初的5.9急降至90年代初的1.59,經過幾年討論,政府最終于1996年取消計劃生育政策。然而時間窗口一去不復返,近十年來無論政府如何鼓勵生育,韓國一直處于“全球生育率超低”乃至“最低”的行列。
類似的情況也曾出現在日本、新加坡、越南、泰國等等。實際上,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除了戰爭等極特殊原因,生育率一旦降下去,從來沒有成功恢復的先例。
我國放開“單獨二胎”的歷程也印證了這一點。放開之前,衛計委的預期是,全國每年新增出生人口約200萬。但實際情況是,從2013年底至2015年5月,全國只有139萬對符合“單獨二胎”政策的夫婦辦理了再生育手續。
選擇不生的那些人,不是不想生,而是生不起。
“我很喜歡孩子,也想再要一個,但是現實情況還是不允許。”北京市民王佳欣說道,“孩子每月上幼兒園要3000多元,再加上其他的費用,就要6000元左右,如果再要一個孩子,還房貸都有些困難了?!?/p>
王女士的苦惱并非孤例,實際上,幾十年來的計劃生育政策推動了全社會養育體系的奢侈品化。
當年一家有三四個孩子,養育方式就是“放養”——成材與否全看自己。但如今,四位老人、一對父母的未來期待和教育目標都集中在了一個孩子身上,從洋奶粉到營養品,從興趣班到重點中學,這些“選修課”都成了“必修課”,因為不修就輸了。
在這種社會狀態下,一戶家庭想要回到放養狀態也不可能,想要生個二胎自然難上加難了。
養育體系的奢侈品化,在經濟發展水平越高的城市越明顯,對于北京和上海的適齡家庭而言,生養第一個孩子的壓力都會讓他們心生退意。
今年年初,在上海這個國內老年化率最高、戶籍人口負增長的城市里,衛計委官員公開呼吁,更多符合兩孩政策的上海家庭應提出生育申請。
然而,并沒有什么用。
與此同時,在山東省的一些內陸鄉鎮,計生官員還在強制上環與結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