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88年5月,南森和5名助手乘坐一只海豹捕獵船登上了荒涼的格陵蘭島的東海岸,
一路上戰勝了種種意想不到的困難,經過640多公里的長途跋涉,
于10月到達了格陵蘭島西海岸的戈德霍普港,成功完成全島穿越。
1861年10月10日,挪威奧斯陸郊外一個富有的律師家里,誕生了一個男孩兒,他就是弗里德約夫·南森(Fridtjof Nansen)。南森的父親是一個虔誠的教徒,他對宗教信仰的虔誠可能對于南森后來具備的寬容和奉獻精神產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南森的母親是一位體格健壯的北歐女性,她把家里的孩子們引到戶外運動的廣闊天地里。
南森從小就堅持體能鍛煉,成為了滑雪、游泳和摔跤運動的高手。他在越野滑雪和高臺跳雪方面都頗具天賦,曾經歷過每天滑雪80公里的訓練,而且嘗試單獨一人長途的野外滑雪運動,只有一條狗的陪伴,經受了心理忍受力的挑戰。這一切,都在南森的極地探險過程中發揮了關鍵的作用。
少年南森是一個讓父母為之驕傲的孩子,在一家私立學校里各門功課都是優秀。1880年南森進入奧斯陸大學攻讀動物學。1882年,作為優秀學生的他被派乘坐海豹船“維京號”到格陵蘭水域去作海洋生物的調查研究。4個月的海上調查讓南森徹底迷上了海冰、極光、北極熊……他在格陵蘭島第一次擁有了極地生活經驗。返回挪威之后,南森成為卑爾根博物館負責動物學采集的管理人員。
南森回憶自己當時的選擇說:“一天,一個不負責任的人突然建議說為了完成極地動物的研究報告,我們應該去北極航海。我當時20歲,當即就決定參加。從此我就在眾多學科中走上了動物學的道路!”
在卑爾根博物館里,南森努力工作。不過,他一直不喜歡冬天降雪少的西海岸。1883年秋天的一個晚上,南森讀到一條新聞——關于一個挪威探險家計劃從東到西穿越格陵蘭島的消息。當時就讓他萌生了前往格陵蘭島內陸探險的欲望。1884年的冬天,他越野滑雪穿越山地從卑爾根到達克里斯蒂安娜(今奧斯陸)參加了越野滑雪和跳躍比賽。這一次,他開始在挪威全國引人注目了。
南森利用獎學金先后去德國、瑞士和意大利拜訪動物學專家,以完成他的博士論文。這期間,南森從小就培養出的富于探險精神的血液在內心深處澎湃不已。他難以抑制自己的欲望,成天琢磨想成為滑雪穿越格陵蘭島的第一人。
1887年,南森提出用雪橇進行橫跨格陵蘭冰蓋的考察規劃。但是挪威政府拒絕提供資金。他這一大膽想法不為世人所理解,很多人認為這是沽名釣譽的魯莽舉動。卑爾根的一份報紙還極盡調侃之能事對他進行諷刺:“好一場表演!博物館長南森要去格陵蘭做一次滑雪表演,冰縫里有的是好座位,用不著買來回票。”世人的輕視更堅定了他的信心。
挪威政府拒絕資助他,他就去丹麥募集資金。1888年5月,南森在一位丹麥富商的贊助下,帶著3名挪威人以及2位薩米人離開挪威,乘坐一只海豹捕獵船登上了荒涼的格陵蘭的東海岸。一路上他們戰勝了種種意想不到的困難,翻越了一個又一個覆蓋著格陵蘭大部分內陸的光禿禿的冰帽,在這個“綠色之地”(格陵蘭意即“綠色之地”)中尋找每一片新奇神秘的地方。
經過640多公里的長途跋涉,這一年10月他們最后終于精疲力竭地到達了格陵蘭島西海岸的戈德霍普港。但是因為最后的一班輪船已經啟航,所以他們不得不在那里過冬。南森和探險隊員們利用這段時間,全情投入到對愛斯基摩人適應北極氣候的研究中,后來他憑借這次調查寫了一本人類文化學的著作《愛斯基摩人生活》(1890年出版)。
第二年春,他回到挪威,國人的態度一下子就改變了,因為他做到了前人從未做過的事,他是一個英雄。這次經歷,他寫出了著名的《首次穿越格陵蘭》,里面使用大量他自己拍攝的照片和完成的繪畫,被翻譯成好幾種文字出版。從此以后,南森正式擁有了動物學家和探險家的雙重身份。
1888年,南森憑借一篇關于低等脊椎動物的中樞神經系統的研究論文順利拿到了博士學位;1889年9月,南森與歌手伊娃·薩爾斯(Eva Sars)結婚。后來,南森的探險人生,也得到了妻子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