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T對于地圖入口的征戰格外熱鬧,不管是阿里收購高德,還是騰訊入股四維圖新,都說明BAT均看好互聯網地圖在作為移動互聯網入口上的重要性,占據了這一入口,在汽車導航、O2O、車聯網、智能硬件等領域均可以進行延伸,想象空間巨大。
“導航準備就緒,全程34.5公里,大約需要40分鐘……”對于準備出行的人來說,類似的手機導航提示語是再熟悉不過的了。高德地圖、百度地圖、騰訊地圖……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地圖類APP應用為人們提供了越來越多的便利。
3月9日,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發布《關于注銷中國軟件與技術服務股份有限公司等20家單位甲級測繪資質的公示》,稱根據相關測繪法律法規,擬注銷一批單位的測繪甲級資質,其中,網易有道、美斯恩等多家互聯網公司的甲級測繪資質或將被注銷。
為何此次被注銷資質的互聯網企業如此之多?對國內的相關公司來說,是否意味著出現一個大市場?
搶食市場蛋糕
2013年5月,阿里巴巴向高德注資2.94億美元,獲得28%股份。2014年4月,高德被阿里以11億美元全資收購,7月,阿里宣布高德私有化進程完成。
2015年3月13日,俞永福正式出任高德集團總裁,同時,高德創始人成從武和COO張勤將不再擔任高德的管理職務。業內認為,高德正式進入“俞永福時代”,也標志著阿里巴巴對高德全面接盤,地圖作為本地生活服務入口成為巨頭交鋒重點。而俞永福的目標是,要在阿里電商生態系統的海量數據基礎上專注做好產品,力爭甩開對手:百度地圖和騰訊地圖。
2014年4月7日,停牌一個多月的四維圖新發公告稱,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已經同意中國四維以公開征集方式協議轉讓所持有的四維圖新部分股份,數量為7800萬股,約占公司總股本的11.28%;2014年05月,四維圖新公布,控股股東中國四維已與騰訊簽署股權轉讓協議,騰訊11.73億元投資四維,占股11.28%。自此,四維圖新找二股東的行程終于畫上了句號。
值得注意的是,四維圖新和高德地圖是中國最大的兩家底層數據提供商,占據了中國底層數據測繪市場90%以上的市場份額。在騰訊入股四維圖新前,高德地圖、騰訊地圖用的是高德提供的地圖數據,而百度地圖、搜狗地圖使用的則是四維圖新提供的地圖數據。有業內人士認為,騰訊通過入股四維圖新,在地圖的底層數據領域“抄了百度的底”。
2015年3月9日,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發布《關于注銷中國軟件與技術服務股份有限公司等20家單位甲級測繪資質的公示》,稱根據相關測繪法律法規,擬注銷一批單位的測繪甲級資質,其中,網易有道、美斯恩等多家互聯網公司的甲級測繪資質或將被注銷。“我國對地圖測繪資質采用了強制許可的方式,企業如果想要從事地圖測繪業務,必須要取得相應級別的測繪資質證書。”
注銷理由各不相同
在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的公示中,附有一份《注銷甲級測繪資質單位公示意見表》(以下簡稱“意見表”),詳細列出了被注銷甲級測繪資質單位的名稱、資質證書編號、注銷依據。
此前,有相關媒體就這20家單位被注銷的資質進行查詢,發現有15家單位被注銷的是互聯網地圖服務測繪資質,且這15家單位均為從事信息技術的互聯網公司,其中不乏圖盟科技、網易有道、拉手網、美斯恩、千橡網景(人人網)等知名企業。
美斯恩是MSN、Bing或Windows Live Messenger等服務在中國的簽約實體。有觀點認為,如果美斯恩的互聯網地圖服務甲級測繪資質不再延續,或將會影響必應地圖在國內的使用;同時,網易有道也因同樣的原因或將失去互聯網地圖服務甲級測繪資質,不過,目前網易有道已經不再直接提供地圖服務。
至于這些單位資質被注銷的理由,意見表中的“注銷依據”一欄表明有三種:“測繪資質證書有效期滿未延續”“測繪資質證書所載各專業范圍均不再符合法定條件”“測繪資質單位申請注銷的”。
為了了解更加詳細的情況,記者致電國測局進行詢問。國測局相關工作人員告訴法治周末記者,雖然被注銷資質的單位多為互聯網公司,但此次行動并非針對互聯網地圖服務領域的。
“由于這一批測繪資質證書統一于2014年12月31日到期,需要進行測繪資質復審換證,因此國測局在2014年7月便啟動了相關工作。此次注銷一些單位的相關測繪資質,是因為這些單位在測繪資質復審換證過程中,出現了依法應當注銷資質的情況,即意見表中‘注銷依據’所列的三種情況。”國測局工作人員表示。
隨后,國測局工作人員向記者解釋:“有些單位直到上報復審換證材料的截止日期時,都未能提供相關材料;或者雖然按照要求提交了復審換證的材料,但相關材料不符合《測繪資質管理規定》和《測繪資質分級標準》兩份文件中有關申請甲級測繪資質標準的要求;也有些單位因其自身原因,主動向國測局提出申請注銷其資質。”
“互聯網企業的甲級測繪資質被注銷,測繪資質單位申請注銷這種情況,大多是由于企業業務轉型造成的。一些互聯網企業原本開展互聯網地圖服務,因而申請了相關資質;在其業務轉型后,可能不再繼續提供相關的互聯網地圖服務,這個資質對其就沒有意義了。”國測局工作人員說,“但如果企業開展與互聯網地圖服務有關的業務,必須取得相應資質方可。”
制作資質“最值錢”
“我國對地圖測繪資質采用了強制許可的方式,企業如果想要從事地圖測繪業務,必須要取得相應級別的測繪資質證書。”北京郵電大學互聯網治理與法律研究中心主任李欲曉教授告訴記者。
李欲曉介紹,根據《測繪資質管理規定》,測繪資質的專業范圍劃分為10種,每種測繪資質的獲得都要達到一定的標準;每種測繪資質內部,還會依據不同標準進行分級,最多存在著甲、乙、丙、丁4個不同級別。
“測繪資質標準分為通用標準和專業標準兩部分,無論申請哪種測繪資質,都需要首先符合通用標準,同時滿足不同測繪專業特殊需要的專業標準。”李欲曉說。
某互聯網地圖公司政策研究專員李靜(化名)告訴記者,配合著《測繪資質管理規定》,《測繪資質分級標準》中對于不同測繪資質、不同資質級別需要滿足哪些條件,都有著詳細的說明,主要會從公司量級、儀器設備、從業人員的數量和資質、辦公場所、保密設施、管理制度、作業能力等多個方面進行衡量。
在法律規定的這10種測繪資質中,李靜表示,與互聯網地圖服務有關的資質,主要是“導航電子地圖制作”和“互聯網地圖服務”兩項;而這兩項資質,尤其又以導航電子地圖制作資質“最值錢”。
“之所以說導航電子地圖制作這個資質最值錢,是因為只有擁有這個資質后,才可以進行實地測繪來采集地圖信息點的基礎數據,并以此完成電子地圖的制作。在全國范圍內,這項資質只有12家單位獲得,其中包括大家熟悉的高德地圖、四維地圖等公司。而且這項資質目前已經停止頒發,短期內不會再增加資質單位了。”李靜說。
數據才是真正命脈
相比之下,互聯網地圖服務資質的權限范圍就要小很多。李靜解釋,這項資質是面向所有開展互聯網地圖相關服務的企業發放的,擁有這項資質并不能開展實地測繪、信息采集、電子地圖制作工作,而只能在已經制作完成的電子地圖基礎上,進行相關應用及服務的開發、運營。
記者在國測局網站上公開的名單上查詢到,包括此次被注銷資質的15家單位在內,全國擁有甲級互聯網地圖服務測繪資質的單位,共計166家。
“雖然擁有互聯網地圖服務資質的單位很多,但這些單位要想開展互聯網地圖服務,都必須從擁有導航電子地圖制作的那12家單位獲得最基礎的電子地圖數據。而這一現狀,也就導致了互聯網地圖服務行業的很多資本運作。”李靜說,“阿里收購高德地圖、騰訊入股四維、百度收購長地萬方,都是沖著這些企業的導航電子地圖制作資質去的,希望能參與到電子地圖制作、基礎數據采集中來。”
李靜表示,就目前國內擁有導航電子地圖制作資質的12家單位來看,高德地圖與四維地圖是最具實力、市場占有率最大的兩家公司,大量不具備導航電子地圖制作資質的互聯網地圖服務提供商,都需要調用這兩家公司的基礎地圖數據,二者的互聯網地圖調用量占比在2009年甚至一度高達90%。
“而隨著BAT幾家大型互聯網企業紛紛布局,互聯網地圖行業的競爭才剛剛開始。”李靜說。
高德聯合創始人、資深副總裁姜德榮就曾公開表示,對于互聯網地圖廠商來說,底層數據才是真正的命脈;沒有數據,再好的服務也出不來。
李靜感慨:“導航電子地圖制作資質就跟出租車牌照一樣,承載著重大的價值。”
盡管在我國,互聯網地圖服務的開展需要以獲得相應測繪資質為前提,但行業中仍然存在著大量需要重視的問題。
李欲曉提醒,在我國開展互聯網地圖服務,除了需要注意是否具有相應的測繪資質證書和專業經營條件外,還需要注意是否包含涉及國家安全、敏感內容的禁止信息,是否侵犯他人隱私,是否涉嫌從事包括壟斷、侵犯他人商業秘密等行為在內的不正當經營等問題。
記者了解到,早在2008年4月,國測局便聯合外交部、公安部、工信部等八個部委,首次在全國范圍內展開針對互聯網地圖和地理信息服務違法違規行為的專項治理行動,重點整治錯繪我國國界線、行政區域界線,擅自發布重要地理標志信息,標注地理信息位置涉密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