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中,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重申了穩健的貨幣政策要“松緊適度”。聯想到春節后的首個周末,央行即宣布降息,業內人士判斷,這不會是今年內唯一一次降息。
隨著央行進入降息周期,除了存貸款利率變化,銀行理財產品、P2P、保險產品、貨幣基金類產品等理財收益率也將隨之調整。因此,如何讓錢保值、升值成為很多投資者重點關注的話題。
選長線理財鎖定收益
“春節前同期限的一款銀行理財產品原本有5.3%的收益,降息后新推出的產品收益只有4.9%了。”長期購買銀行理財產品的市民韓女士向記者算了一本賬,以10萬元為例,購買一款同期限的理財產品,降息后收益就減少了400元。
武昌水果湖招商銀行一位銀行理財客戶經理告訴記者,降息以后,市場資金面寬松,銀行新發理財產品的收益會進一步下降,因此在售的收益率稍微好的產品很快就被蜂擁而來的投資者買完了。“一聽說降息了,第二天一大早我們銀行門口就擠滿了人,我們一款39天的5.1%的產品一下子就被搶光了。”
市場數據也顯示,央行宣布自3月1日降息之后,一些銀行3月初發行的理財產品預期收益率隨即小幅下調。
記者采訪也發現,受春節因素影響,2月份銀行理財收益率略有上升,不過春節之后,銀行資金壓力減輕,而且2月28日央行時隔三個月再次宣布降息,市場資金面趨于寬松,市場預期,3月份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下降概率較大,且二季度收益率有可能跌破5%。
一位業內資深人士指出,2月份央行接連向市場“放水”,2月4日降準,2月28日降息,均在市場預料之內,預計今年央行仍然會有降息及降準措施出臺,市場資金面將逐漸寬松,屆時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將重回下降通道,3月份有可能跌至5.1%下方,二季度有可能跌破5%。
普益財富研究員葉林峰也表示,隨著利率水平的下降,市場資金面的進一步寬松,銀行理財產品的平均收益水平將繼續下滑。而且從目前的實體經濟運行情況來看,市場對央行再度降息仍有預期,因此對于資金流動性要求較低的投資者,建議盡量選擇期限較長的高收益理財產品,鎖定當前的高收益。
葉林峰稱,市場資金成本下行在未來將繼續影響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率,無論是短期還是中長期產品收益率均可能受到負面影響。他建議,“未來央行可能進一步降息、降準,投資者在選擇理財產品的時候可以考慮選擇期限較長的品種以規避收益率下行帶來的損失。”
存款也需“貨比三家”
此次降息的同時,央行進一步將存款利率浮動區間上限由基準利率的1.2倍擴大至1.3倍。擴大存款浮動區間后,活期存款利率將從原來的0.35%提高至0.455%;一年期定存將從2.5%提高至3.25%;2年期、3年期定存最高可上浮至4.03%和4.888%。
記者注意到,目前已有渤海銀行、恒豐銀行、成都農商行、江蘇銀行、青島銀行等多家銀行率先行動,將存款利率上浮30%。不過,國有大行目前并沒有開始行動。其中,工行、農行、中行和交行步調一致,一年期存款利率均定在2.75%,為同期限基準利率的1.1倍;兩年期存款利率均定在3.25%,為同期限基準利率的1.04倍;三年期利率均定在3.75%,和同期限基準利率持平。
華夏銀行發展研究部戰略室負責人楊馳表示,部分銀行并沒有采取“一浮到頂”的存款定價策略,反映出當前銀行負債成本已經過高,導致存貸利差縮窄,銀行在資產負債管理方面更加理性和審慎。
銀率網分析師認為,銀行存款利率浮動區間范圍擴大,將加大各銀行之間的存款利率差異化。上一輪降息后,各銀行之間的存款利率差異就有所凸顯。雖然迫于競爭壓力,絕大多數銀行都采取了存款利率上浮至頂的方式,但各銀行并非是“一刀切”全部按照最大浮動區間來執行。而是出現了分期限、分門檻、分渠道上浮利率,尤其是三年期、五年期的中長期利率,各銀行之間差異更大。
不僅是銀行與銀行之間利率有差異,甚至同一家銀行不同的營業網點同一期限的利率也有所不同,這種行內利率不同主要是營業網點較多的國有大行。
銀率網分析師提醒投資者,以后定期存款也要像買理財產品一樣,貨比三家,尤其是大部分資金都做定期存款的中老年人,若資金量較大,利率的差異影響更大。以一年期存款利率為例,此次降息后,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下降為2.5%,而若按照30%的最大上浮空間后,就將上升為3.25%。這意味著10萬元的一年期銀行存款利息將增加750元的利息收入。
P2P輕松賺高息變難
除了傳統的銀行存款、銀行理財產品之外,當下新興流行的互聯網金融產品也頗受投資者青睞。而P2P是近兩年來發展最為迅猛的互聯網金融理財方式,行業的平均收益率在17%左右。而央行降息,對時下熱門的網貸投資平臺而言,又將帶來哪些影響呢?
記者瀏覽了幾家網貸平臺的官網了解到,從目前來看,央行宣布降息后,一些之前收益率偏高的平臺已經對投資收益進行了調整。數據顯示,隨著央行降息影響,短短幾天內,國內市場上P2P網貸利率就平均下降1.5%。
“伴隨著網貸行業監管政策的臨近,P2P平臺要規避政策及法律風險,且如今高息已不是平臺吸引投資人的主要策略,平臺為了追求穩定經營,通過降低利率來降低運營成本、開發優質借款人。”網貸之家首席研究員馬駿認為,一些運營時間較長的老平臺和“國資系”、“銀行系”平臺利率普遍較低,拉低了行業整體利率。投資人輕輕松松掙高息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不過,相對于其他投資渠道,P2P網貸平臺的收益率依然具有很強的吸引力。盡管收益有所下降且跑路事件屢有發生,但是自去年以來,網貸投資人數和借款人數持續呈現高速增長態勢。2015年2月當月的活躍投資人數為80.86萬人(含多平臺重復投融資),是去年同期的4.89倍。今年2月的活躍借款人數為16.18萬人,是去年同期人數的6倍。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P2P行業迎來健康發展的契機,但挑戰和風險也不可忽視。
以降息、降準為體現的貨幣政策旨在降低企業融資成本,讓資金需求方更容易得到標準金融機構的貸款。而網貸平臺其實屬于“影子銀行”的一種,企業在正規的銀行渠道難以貸款的情況下,才會轉而向網貸平臺借貸。因而降息會使得網貸平臺的需求減少,而P2P網貸平臺為了維持體量,可能不得不進行客戶“下沉”,即在優質客戶轉向去銀行借錢的大環境下,平臺將錢借給相對劣質的客戶。
理財專家建議,投資者對于P2P投資依然要很謹慎,切勿將所有資金都“押寶”在上面,盡量選擇有銀行或國企背景的平臺,相對較安全。
A股未到收獲季節
“降息利于股市”這句話被投資者所熟知,此次央行羊年首度降息也助力股市3月紅盤開局。而這,是否意味著中國股市將成投資“香餑餑”?
德意志銀行指投資者對中國股市暫時保持觀望,等短期利率下降和信貸增速回升之后再介入。就近期而言,德銀認為中國股市還存在以下擔憂,首先是A股保證金債務水平依然很高,可能引發更嚴格的審查和監管;其次是地方政府融資平臺信用違約風險;第三是經濟基本面惡化以及小型硬著陸風險上升。
不過,盡管如此,德意志銀行依然看好整個2015年的中國股市,預計今年走勢將先抑后揚。
中歐瑞博董事長吳偉志表示,對于當下市場所處于的階段,延續此前沒有重大調整的判斷,牛市仍然在路上,離終點還有較長的路,降息周期剛開始,貨幣政策寬松在路上。“股市雖然已經脫離底部區間有了一定的漲幅,但對于大多數的品種來說,還沒有到收獲的季節,應該耐心等待莊稼的成熟和收獲季節的到來。”吳偉志說。
瀚信資產董事長蔣國云也表示,受增量資金持續入市、利率不斷下降、改革持續深化等因素的驅動,市場在中長期仍處于牛市格局,預計在藍籌估值逐漸到位、市場整體估值中樞上升后,潛力板塊和價值個股將迎來牛市行情。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中國股市或許將是降息后一個值得期待的投資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