醞釀多年的不動產登記制度終于進入實際操作階段。業內人士分析, 不動產登記不僅將使樓市“家底”透明化,與住房信息聯網、房地產稅制改革等工作結合,還將有助于房地產調控從之前的交易環節轉變到存量環節,形成樓市調控 的長效機制。
3月1日起,我國《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正式施行。從2007年被初次提起,歷經8年長跑,不動產登記終于落地。
事實上,自去年12月政府公布《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輿論對此就一直予以高度關注。美國《華爾街日報》當時的報道稱,該條例刺激中國官員拋售房屋,不惜低價出手。
山雨欲來風滿樓。不動產登記條例似乎從進入公眾視線起,就與“摸清官員家底、力促反腐”扯上了關系。有分析稱,不動產登記將推進房產稅立法,并使二手房市場出現拋售高峰。
“多頭登記”時代宣告結束
家住武昌區的陳丹夫婦來漢多年,因為考慮要孩子,兩人準備買房,告別租房漂泊的日子。他們去年年底就有了打算,但直到目前都沒有出手。
陳丹告訴記者,之所以一拖再拖,就是想看看不動產條例施行后,行情到底如何變化?!胺績r一直降,人們都是買漲不買跌,我們只有再等等看?!?/p>
而從商家銷售的情況看,不動產條例的落地施行,并未對樓市產生多大影響。鏈家地產北京房產經理趙東升告訴記者,由于國家出臺不動產條例早有“風聲”,輿論也密切關注,市場有充分的時間消化政策影響,因此沒有出現傳說中的“拋售潮”;至于賣家,很多都在觀望,總體看,市場波動不大。
實際上,本次出臺的不動產條例的核心內容,是將以前由多個部門主導的不動產登記整合給一個部門完成,由此建立居民不動產信息的管理平臺。
此前,中國國土資源部管理建設用地和集體土地的所有權,農業部管土地承包權,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負責管理房屋所有權,水域、灘涂和林地等資源由漁業或林業部門負責登記,海域由海洋部門管理。政府部門多頭管理,百姓分頭報批,有關部門之間無法實現信息共享。
不動產實行統一登記后,“多頭登記”的時代成為歷史,原先分散在國土部、住建部、農業部等部門的職責,將統一由不動產登記機構承擔。
不動產涉及土地、房屋、森林等九大類,各地將陸續啟用全新的不動產登記簿樣式,其中最受關注、跟百姓利益息息相關的,是“不動產權證”將取代“房產證”。
2014年5月7日,國土部成立不動產登記局,啟動不動產登記工作。今年3月1日《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正式實施后,河南、河北、貴州、廣東、新疆等地掛牌成立不動產登記局,統籌相關事務。
不過,全國統一進行不動產登記并非易事,目前各類舊證仍然可以使用。對大部分人而言,只有變更產權時才會考慮換新證。此外,各省進度不一,短期內推動全面的不動產登記難度很大。
國土部部長姜大明向媒體表示,前后需要4年時間,全國才能形成統一的不動產登記體系,屆時將實現各部門信息共享以及依法查詢。
登記的主要作用是震懾?
國外媒體關注《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的實施對中國反腐的影響。英國《金融時報》稱,不動產登記條例的長期缺位,讓腐敗官員得以藏匿大量房產,且被揭發的可能性很小。
在英國廣播公司(BBC)看來,目前還沒有精確數據顯示中國官員的房產情況,但屢遭曝光的案例讓很多人驚詫不已。BBC提到,“房叔”或“房姐”的稱號在中國媒體上十分常見。
美國財經網站“seekingalpha.com”稱,不動產登記制度相當于給每套房子上了戶口,政府順帶摸清了每個家庭的情況,便于檢索信息、打擊腐敗。
不過,香港《南華早報》認為,利用登記不動產打擊腐敗作用有限——產權人可以隨時變更。負責登記不動產和擁有大量不動產的,或許是同一個群體。
文章指出,對官員而言,《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的主要作用是震懾。它的頒布,也能幫助中國進一步完善市場經濟。
此外,不少輿論認為,《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的實施,未來可能牽涉到房產稅?!度A爾街日報》稱,這一制度增加了透明度,有利于政府查出擁有多處不動產的個人,而且為日后全面征收房產稅做了鋪墊。
美國房產市場分析網站“Ochousingnews.com”認為,隨著中國各地逐漸登記居民不動產,未來去海外買房的人會越來越多,海外置業可以規避相關檢查和未來可能開征的房產稅。
在“seekingalpha.com”網站看來,在中國,與房產相關的問題不單是經濟問題,也是政治問題,它足以影響整個社會。
或為征收房產稅鋪路
“不動產登記條例落地后,房產作為過去十年財產主要藏匿形式的選擇將出現變化?!敝性禺a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認為,不僅灰色部分資金進入房產領域的可能性降低,正常投資房產的選擇也可能因對未來房地產稅費提高的預期而減少房產的持有量。
但也有觀點認為,從不動產登記到房地產稅的征收,仍有較長的路要走,為高額稅費擔憂為時尚早?!蹲C券日報》引述億翰智庫中國上市房企研究中心副主任張化東觀點認為,目前不動產統一登記平臺至少需要四年才能完成搭建,所以房地產稅預計在2018年左右才能真正落地。
事實上,在不動產登記落地之時,房地產稅相關工作也在積極推進。2月26日,稅務總局政策法規司副司長靳萬軍在《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稅的指導意見》新聞通報會上表示,2015年將推動房地產稅等相關稅收立法。
除為房地產稅征收等工作提供基礎外,不動產登記制度還被公眾賦予了“降房價”、“反腐”等諸多使命。但多位專家分析,不動產登記的作用存在被誤讀、被夸大的現象。
原社科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所長牛鳳瑞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不動產登記制度的實施,對保護個人合法產權、規范社會市場交易等有重要作用,也是房產稅征收的前提,但指望它去降房價、反腐,是不恰當的。
中國房地產協會名譽副會長朱中一也認為,不動產登記制度本身不會對房價產生太大影響?!安粍赢a登記和個人住房信息聯網是房地產長效調控機制最基礎內容,而房價則主要由供求、預期等因素決定?!?/p>
“不動產登記制度建設并非以打壓房價、反腐為目的,更多是在為將來財稅制度變革做準備?!痹谥性禺a首席分析師張大偉看來,不動產登記對房地產市場更深遠的影響在于調控方向的轉變,“這是房地產調控從之前的交易環節調控轉變到存量環節調控的標志性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