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子是以食用鮮嫩果實為主的蔬菜,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等多種營養成分。茄子不但可以做菜還有保健功能,所以越來越受人們喜愛。所以有效提高茄子品質以及經濟效益具有重要意義。
一、品種選擇
茄子品種要選擇耐低溫性能、早熟、果實發育速度快、抗病性強、優質高產的品種。
二、幾種育苗技術
1.依據市場需要制定育苗措施。依照育苗條件、壯苗標準以及定植時間,確定合適的播種期。要提早準備育苗設施,根據需苗數量確定播種床和分苗床的面積;依據種子千粒重、純凈度、發芽率確定播種量;依據所種茄子對土壤的要求,配好營養土;播種前對苗床土做好消毒工作,并對育苗所需要的設施進行消毒;要根據茄子的環境條件的要求,創造適于秧苗生長發育的溫度、光照、水分和營養等環境條件,以便縮短育苗期,用最短的時間培育出壯苗。冬春季以提高地溫為中心,夏季以遮陰防雨為中心,以提高床土質量為基礎,協調好溫、光、氣、水等條件,培育出壯苗。
2.育苗方法要先進。比如采用營養缽苗床育苗方法進行育苗,可以將種子直接播種于營養缽的中央,在子苗期,不分苗移栽也不需要間苗,每個營養缽育1株苗,直接培育出單株苗,當長到4~6片真葉時,可以取苗帶完整土定植。
3.集中育苗。為保證育苗成功要使用新種子。在大規模生產基地要建立育苗中心,使育苗技術規范化、秧苗標準化,集中育苗是培育茄子壯苗的較好途徑。
4.常規育苗要擴大秧苗的營養面積,改善秧苗的通風透光條件。要增加光照強度,提早花芽分化。茄子喜歡光,對光照強度要求比較高。
5.預防苗期病蟲害的發生,采取綜合措施。育苗前種子、營養土和育苗設施都要進行消毒處理,確保滅菌徹底,減少病源蟲源,降低病蟲害發生的幾率。
三、茄子的栽培技術
首先要選擇抗病品種,進行嫁接育苗,有效地預防青枯病、黃萎病、根結線蟲病等土傳病蟲害。適當調整播種期,使發病旺盛期和病原物傳染的致病期錯開,達到減輕病蟲害的目的。茄子秧苗定植前進行煉苗,使其能適應定植后的環境,更快地緩苗。實行輪作,減輕作物病蟲害的危害和土壤的酸化。
四、茄子病蟲害的防治
茄子病蟲害的防治,必須采用綜合防治的方法,比如,真菌性病蟲害的綜合防治措施:貫徹以“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方針。
1.選擇相應的抗病品種,實行與非茄科及十字花科蔬菜作物三年以上的輪作。避免重茬,改良土壤,整理土地時施入一些堿性肥料,使土壤呈現微堿性,可以有效抑制青枯菌的繁殖和發展。
2.培育無病壯苗,提高寄主抗病能力,提倡用營養缽育苗,做到少傷根。
3.土地要精耕細作,高壟栽培,合理密植。雨季要及時排水,注意田間不要積水,避免大水造成澇災。
4.采用配方施肥技術,加強田間管理及栽培管理,施用經過充分腐熟的有機肥與氮、磷、鉀肥相配合作為基肥,并施用菌肥、微肥,噴施葉面肥,結合施用基肥深翻,高壟栽培,保護地塊兒要澆暗水。
5.病蟲害的防治有時要采用物理防治,及時清理田園,尤其清理病殘體,并且帶出田間集中處理。還可以采用化學防治,比如茄子青枯病,發病初期可以用72%的農用硫酸鏈霉素4000倍液,50%的DT可濕性粉劑500倍液進行灌根處理,依據病情每10天灌一次,連續灌3~4次;茄子枯萎病,發病初期可以用10%的雙效200~300倍液、12.5%增效多菌靈可濕性粉劑200~300倍液進行灌根處理。在發病初期用47%加端農可濕性粉劑600倍液、65%萬霉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噴霧。噴藥及澆水安排在晴天的上午,下午注意放風排濕。一般用藥3~4次,即可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