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農業預算全面安排美國農業年度資金支出,是美國農業部順利完成各項任務的保障。美國歷屆政府都十分重視農業預算,把它看成是政府農業經濟政策的核心。
美國的財政年度(預算周期)是從每年的10月1日至次年的9月30日。在一個財政年度內,既要執行本財政年度的預算,又要審核上一年度的決算,同時還要編制下一財政年度的預算。在每個財政年度預算生效時,都已完成了嚴格的審批立法程序。
美國政府的預算一般提前18個月就開始著手編制。上一財政年度的4月,聯邦預算局向各部門發布預算編制的指導方針,由政府各部門向總統預算辦公室提供預算資料,總統預算辦公室據此形成一個預算草案,提交給總統。根據預算編制指導方針,農業部各分局在7月份前將分局預算交部長辦公室,經綜合由部長審定后,報總統預算辦公室;7-8月,預算局和各部門分析和討論臨時預算;9-10月,總統的預算方案成型;12月,總統向國會 (二院)提交下一年度的聯邦預算草案。從美國的預算編制來看,在預算正式生效前的18個月即著手編制,這為收集資料和進行相關論證提供了充足的時間。能夠保證預算本身的客觀性和科學性,并提高了可行性,減少在執行中的頻繁調整。
美國農業預算遵照農業部制定的年度戰略目標,按機構分為7個主要領域,再在每個領域中細化出具體的計劃,分別由具體的部門獨立或協作完成,因此農業預算主要是按機構劃分的。在預算主管當局支出、人員費等方面,都根據機構分類列出詳細的資金計劃表,列示于每年的農業預算附錄中。由于預算編制時間充裕,因此在編制預算過程中,可以充分調查、會集有關情況,分析預算執行現狀,對比歷年資料,作出較為準確、符合實際需要的經費預算,使預算內容細化、詳盡,且數字清晰、具體,一經批準,可透明、規范操作。
從美國近年的農業財政預算資料中,顯示他們滾動編制3年預算,將年度預算計劃納入其中,這樣有利于農業財政經濟的長期、穩定、連續地運行。在他們編制的滾動預算中,經過議會批準并付諸實施的預算年度為計劃的第一年,需要提交議會審議的預算年度為第二年,后續的預算年度則為“純計劃年度”。編制滾動式預算,能夠實現經濟發展中長期目標,能夠體現財政、經濟和產業政策的連續性。特別是對于農業財政而言,具有特殊意義。農業是弱質產業,對于農業的扶持是一項持久性政策,在今后很長一段時間內都不會改變。編制多年的滾動預算能夠更好地監控農業項目的實施,并不斷根據項目實施情況,前后調整。在根據經濟預測的同時,具有前瞻性地編制、實施農業預算,使農業預算更好地根據農業政策、農業發展狀況,合理地分配預算資金,保證重點發展的農業項目前后一致地連貫實施,最大限度地發揮農業預算在農業經濟發展中的作用。
另外,美國各級政府的財政預算采用績效預算方式,每項預算項目都對其投入、產出、質量、效率、結果做出分析評估,以得分值大小做出可行性評價。如2004年美國政府預算就包含總統的預算報告和總統的預算及管理重點領域的有關信息,包括對各部門(機構)項目的績效評估和分析。美國農業部預算實行的是部門績效預算方式,將農業撥款與各機構的績效目標掛鉤,并與各部門的長期發展計劃結合起來,因而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美國從2003年預算案開始,對項目規定了簡明的評分制度,采取紅燈、黃燈、綠燈的評分方法,直觀評估每項動議的達標內容是否達到“成功的標準”。實行預算績效與管理評估,提高了政府的管理效率,使美國聯邦政府在不削減政府服務的前提下,1998年以來連續實現了財政盈余。
預算被國會立法通過,被總統簽字,它就成為一部如刑法一樣有剛性和約束力的法律,必須嚴格執行,違者會被罰款或刑事制裁。為加強對有關部門執行預算的監督,美國建立了一套體系比較完整、職責比較明確、依據比較充分的監督系統,以確保機構根據法律要求并按正常的目的去開支,確保項目經常管理始終與法律及先行政策相一致,確保項目始終得到很好的管理并取得預算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