亓坤
按照中央的部署,2015年應該是“營改增”改革的收官之年,問及能否順利收官,專家學者觀點均表示,這并不像很多人想象的那么容易,但能否完成,要看上層決心有多大!看來很多事情不是能不能做好,而是要不要做好。
谷文
崔永元弄了一個口述歷史研究室,叫好不叫座。好容易翻出來他們這些年的成果,逐一查看,還是屬于“大歷史”的范疇,并不精,也談不上細,名人回憶名事而已。偶一日查看以往各省財政廳主官下落。發現身陷囹圄者有,高升一步者有,但許多人都已經駕鶴西歸。細想一下,許多我們未曾見識過的驚心動魄,也就再也無法重現了。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都令人頗為扼腕。
黃前柏
在創業熱潮的鼓動下,許多人紛紛去追趕這波泡沫。特別是在北上廣深一線城市,你要是不能就創業說出個道道出來,都不好意思跟別人聊天。在短暫的躁動后,一股反思潮又在興起:是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創業?創業究竟會帶來什么?當創業泡沫破滅,留下的或許是一地雞毛……
創業沖動或許都始于情懷,然而關鍵在于如何讓情懷落地,創業路途注定不平坦。
朱靜
“房地產稅”比“房產稅”多了一個“地”字,也就意味著未來持有稅的征收對象不但是房屋價值,而且還將包括房屋下面的土地價值。有人提出了疑問,房屋的價值里不含土地的價值嗎?隨后有專家做了回答,土地價值用土地估價相應方法得到,房屋價值用成本法得到。雖然貌似回答了這個問題,但仔細想想還是有點糾結。
喬欣
本月,看到一位經濟學家談“互聯網+”,他說:“一個人要是口口聲聲說互聯網思維,就是沒有思維。互聯網只是200年間新技術的一項。就像蒸汽機、電力、內燃機、電腦,從來沒聽說過蒸汽機思維、電力思維?!彼J為人們對互聯網的看法已經從冷淡的漠視到恐慌式的崇拜,其中有一部分走向了誤區,比如說產品要做到極致,不僅是錯誤的,而且是自殺行為。產品的品質要做到成本和效益的平衡點上,越到后邊成本上升越快,做到比所有競爭對手好一點點就可以了。他的觀點在隨大流的圍觀中仿佛透著股獨孤求敗的氣息。
陳琴
最近看到一條新聞,報道始于10多年前的“反腐展覽”行業越來越火了——在強力反腐背景下,政府部門越來越重視打造反腐基地,有些反腐展覽和反腐基地的建設花費能達千萬元以上。與此同時,反腐展的形式越來越多樣,除了圖片、展框等傳統手段,還有情景化模擬的仿真品(如硅膠人)、互動多媒體系統展示等新技術。真是與時俱進啊,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