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有“世界屋脊”、“三江之源”、“中華水塔”美譽的青海,是國家重要生態安全屏障,全省90%的面積為禁止或限止開發區域,經濟發展屬于欠發達地區,財政收入主要依靠中央財政資金,集西部、民族、貧困地區于一身。
2014年,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而青海省經濟運行的特征和面臨的困難,正是經濟進入新常態的客觀反映,既有青海發展階段性的鮮明特點,又是“三期疊加”的具體體現。青海省財政廳黨組書記、廳長黨明德說:“財政是國家治理的基礎和重要支柱。適應和引領新常態,財政將更加深刻地介入各方面體制機制的構建。”
主動適應新常態
這一年是青海發展歷程中面臨嚴峻挑戰的一年,也是黨明德從稅務局長到財政廳長的第一年,經濟下行壓力加大成為貫穿全年的突出矛盾。面對多重困難和嚴峻挑戰,黨明德表示,財稅改革是助推青海財政發展的“跳板”,全省各級財政部門要更加注重體制機制創新,增強財政發展的內在活力。他要求全省各級財政部門既要看到有利條件和積極因素,進一步增強信心,又要保持清醒頭腦,充分估計困難和挑戰,科學分析新常態下財政領域的趨勢性變化,把認識新常態,適應新常態,引領新常態作為今后一段時期做好財政經濟工作的根本要求,切實做到觀念上適應、認識上到位、方法上對路、工作上得力,勇于擔當,積極作為,充分發揮好財政在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中的作用。
作為西部欠發達省份,新常態下財政支撐改革發展的地位更加突出。黨明德表示,必須從省情實際出發,千方百計做強財政實力,為改革發展提供保障。要實事求是地看待收入增速變化。雖然新預算法將財政收入增長由硬性任務轉為預期目標,但這并不意味著對收入增速的趨勢聽之任之、無所作為,財政部門更應積極主動,加強收入預測和預算執行分析,推動征管部門建立與相關經濟指標變化情況相銜接的考核體系,確保收入預期目標實現。強化財政促進經濟發展的職能作用,通過支持發展、培植財源,促進財政增收。強化財政與金融的良性互動、協同發力,撬動信貸和更多的社會資金投入,加快形成多元化投入發展的良性機制,有效緩解財政支出壓力。樹立過緊日子思想,反對花錢大手大腳和鋪張浪費,堅持集中財力辦大事,落實盤活存量、優化增量、整合專項、壓縮一般性公共支出等措施,激活、整合、騰出更多的資金保障發展。
讓資金活起來
盤活財政存量資金是深化財稅體制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應對當前經濟下行壓力的重要舉措。青海是全國財政較為困難的省份之一,考慮到全省多數地區財政較為困難,財力缺口較大的實際,黨明德表示,必須加強財政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益,讓資金活起來,并按照建立統籌整合財政存量資金長效機制的要求,出臺了盤活財政存量資金的意見和具體措施。全省共盤活存量資金358.6億元,當年財政專項結轉資金控制在50億元以內。
量化分解目標任務。結合存量資金構成、性質和結存期限,區別財政和預算部門不同情況,分類予以處理。各級財政部門負責清理盤活本級財政和所屬預算部門的財政存量資金,上級財政部門原則上不收回或統籌下級財政存量資金。2014年各市(州)財政部門統籌整合上年底財政存量資金(含財政及預算部門),原則上不得低于其總量的40%。以后年度,各地財政支出執行率不得低于98%。全省各級預算部門實際支出執行率不得低于90%。
分類實施統籌整合。財政部門存量資金中,本級財政預算安排結轉期限超過一年的公共財政預算結轉項目,上級專項轉移支付未作規定且連續結轉兩年及以上,以及沒有具體項目或無法支出的財政專戶支出,全部進行整合;政府性基金結轉項目連續兩年以上預算執行率達不到80%的,可將其累計結余資金調整到其他同類項目,或統籌調入公共財政預算進行全部整合。預算部門存量資金中,項目凈結余,以及2012年度及以前年度形成的項目結轉資金,全部收回同級財政進行整合;2013年下達形成的項目結轉資金,同級財政視情收回進行統籌安排。收回后確需安排的支出,按相關程序重新報批。強化財政專戶結余資金管理,實現財政資金的統一調度、統籌使用。加強預算單位銀行賬戶管理,嚴格落實專戶審批制度,嚴禁利用財政撥款資金對外借款,違反法律法規規定的,按照有關規定追究相關人員責任。清理規范往來款項,該核銷的要按程序盡快核銷,該收回的及時收回。
健全完善長效機制。省財政將強化源頭管控,完善工作機制,著力構建長效機制。一是細化項目支出預算編制,將預算盡量細化到“項”級科目和具體項目,提高預算年初到位率。二是積極試編財政中期規劃,對跨年度重大項目分年度納入預算。三是強化部門結余結轉資金管理,完善預算編制與結余結轉資金掛鉤機制,實現績效目標管理與預算編制的有機結合。四是加快財政預算執行進度,及時會同相關部門做好資金分配方案的細化和指標下達工作,跟蹤后續執行進展,督促加快項目審核和資金支付,減少資金滯留。五是按照“動態管理、分類整合,集中財力、保障重點”的原則,加強和規范財政專項資金管理,穩步推進預算部門內部專項、中央專項、跨部門專項、跨地區及重點專項資金統籌整合使用工作,充分發揮資金的聚合效應。
績效考評激勵約束。為推進各地財政部門扎實開展盤活存量資金,確保統籌盤活資金重點用于推進城鎮化、生態保護、產業扶持、金融發展和改善民生等領域,以及統籌整合后仍需要安排的項目支出,省財政將各地盤活財政存量資金工作納入省對下財政管理綜合績效考評范圍,把考評結果作為分配相關轉移支付資金的重要依據。對未完成省上確定目標任務的地區,從省對下補助中如數扣回。省級預算部門未完成目標任務的,抵頂下年度項目支出安排。對統籌整合力度大、成效明顯的,在安排項目時優先給予傾斜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