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菜韭菜先森:我是二樓這就跟為什么很多人喜歡搶二樓一樣,因為我們總想在人群中脫穎而出,讓更多人認識自己。
(小正飄過:對!我已經認識你啦。)
yky:排名是對復雜事物的簡化和特征提取。是認識事物的有效手段。
(小正飄過:好抽象的回答,讓我拿開篇的國土面積全球排名打比方,全球有非常多的國家對不對?我們不可能去記住大部分的面積然后逐個和中國比較。但一排名,我們就對中國到底有多大有一個清晰的概念啦。這位同學強調的是復雜事物哦,如果你家里只有你和弟弟兩個小孩子,就用不著對別人宣稱“我是我們家第一高的小朋友”了,因為別人可以一目了然呀。)
叔大奧尼:1.有認同感。例如游戲動漫什么的,自己喜歡的排名高,自然會覺得自己受到更多人的認同。2.幫助篩選——這是互聯網中排行的一個特性。比如去視頻網站我只是打算隨便逛逛,那么我一定去看點擊最多的排行榜,這會節省我大量篩選的時間,通常這里的節目質量不會太差。
(小正飄過:這位同學說的就很具體了,是的,排名不但有幫助認識事物的作用,還可以傳遞一種情感意義,比如說現在流行的朋友圈,好友數量第一多,大家都愿意加你,是不是也能說明你的好人緣呢?)
太陽照常升起:排名可以大幅降低選擇成本啊。
(小正飄過:這句話精煉總結了樓上的第二個回答,選擇成本的意思也可以用他的例子解釋,叔大奧尼來到視頻網站想看看,但他沒有明確的目的,節目數量那么多,不可能有時間和精力一個個打開看合不合口味呀,這個時間和精力,就是選擇成本了。不管點開點擊率前幾位的哪個視頻,質量總不會太差,省時省力。)
小林綠子:關鍵還是提高認知效率。
(小正飄過:唔,和樓上的回答好搭配呀,道理更完整了呢。)
果然是什么都想知道?。簠⒖肌断鄬φ摗?,則“對比”后的相對值比“絕對”化的具體數值更有實際意義。
(小正飄過:實在聽不懂你說啥呢,但不明覺厲!所謂人比人得死,貨比貨得扔……快給我塊豆腐?。?/p>
科學有態度
看排名的本質是攀比,攀比可滿足個體受他人肯定的社會性心理需求,這種心理現象在原始社會到現代社會都具有激勵個體進步、努力獲得更多資源的作用,從而形成繁衍優勢。
歸納:攀比心理→激勵個體爭取更多資源→得到更多資源→繁衍優勢。
這種機制同樣適用群體心理:個體所在的群體在競爭中獲勝,同樣對個體有正向心理激勵。人總會不自覺地將自己歸入所在城市、工作團隊、學校、班集體、家庭等等的群體。
現代社會的價值觀認為,很多攀比行為是無意義并有負面作用的,例如炫富。但另外一些攀比則是具有正面作用的,例如給予在某個領域取得成就的人名譽,實際就是在宣布這個人比其他人更優秀。
下期預告:
為什么啄木鳥不會得腦震蕩?
大腦不是很脆弱的豆腐腦狀么?像啄木鳥那么個啄法,大腦內部結構會不會碎成渣呀?(來來來,到百度貼吧找“智慧少年雜志”參與討論吧,沒獎品哦!偷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