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互文性是所有文本的一項基本特征。任何語篇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的理解和產生都與其他語篇有著某種聯系。本文嘗試將互文性這一概念引入外貿函電教學,關注外貿函電語篇中的互文性資源,為外貿函電教學提供一個新的視角。
關鍵詞 外貿函電 互文性
外貿函電作為商務外語專業和外貿專業的核心課程,在外貿人才的培養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當前外貿函電教學雖然多采用多媒體教學,也引入了案例教學等教學方法,但仍未擺脫傳統教學法的影子,強調詞匯語法講解以及翻譯練習,互文性作為語篇的一種重要特征未被重視,關注外貿函電語篇中的互文性資源將為外貿函電教學提供一個新的視角。
一、互文性的緣起和概念
法國當代文藝理論家克麗斯蒂娃(Kristeva)1969年在《符號學:符義解析研究》一書中首次提出了“互文性”這一概念(辛斌,賴彥,2012)。互文性理論源自索緒爾的符號學語言觀,深受巴赫金“對話理論”的影響。互文性理論認為何語篇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的理解和產生都與其他語篇有著某種聯系。具體來說,互文性可以用來描述作者在生成的語篇時對此前已存在語篇的具體指涉,這些指涉會引導讀者運用自己已擁有的相關語篇的具體知識來更好地理解語篇。當然這亦可看作作者有意識地使用的一種修辭策略,策略性地指涉其他語篇,目的是促成特定的讀者反應(辛斌,2008)。互文性分析的重點在于互文性資源在構建語篇時形成的一些標準結構以及互文性資源結合的方式和和諧程度。在外貿函電的教學中,學生在撰寫函電文本時,會參考借鑒教材中的樣信或其他材料,但學生缺乏對互文性的了解,未能有效地利用和整合互文性資源。
二、外貿函電語篇的互文性分析
(1)具體互文性與外貿函電
外貿函電作為貿易雙方溝通交流的重要載體,貫穿于整個外貿流程中。一單外貿交易的完成可能需要幾周甚至幾個月的時間,而且外貿業務員可能同時操作幾單交易,因此為了便于貿易雙方溝通交流,能及時跟進貿易流程,具體互文性可以發揮重要作用。具體互文性是指一個語篇中有具體來源的他人的信息。在外貿函電語篇的生成過程中,可能會涉及其他語篇或其他渠道的具體信息。在外貿函電的回復中一般都會提及來函的日期、主要內容及其他相關信息,便于對方跟進交易進程。例如“We are very pleased to received your inquiry of 16th September and enclosed our catalog and price list giving the details you asked for.” 這是一封發盤信的開頭部分,指涉了對方詢盤信的日期,并說明按對方要求提供了產品目錄和價格單。具體互文性資源的利用使交易雙方的溝通交際有了連貫性,能幫助收信方快速銜接和跟進交易進程,獲取信息,也有利于拉近雙方的心理距離,促進雙方的溝通。
(2)語類互文性與外貿函電
一種語類代表一個類別的語篇。每個語類都有其結構潛勢,包括必要成分和非必要成分。語類是由語篇的必要成分來定義的。同一類別的語篇具有相似性。語類是通過“綱要式結構”和“體現樣式”來體現的(夏家駟,2004)。外貿函電語篇有自己特定的綱要式結構,包括信頭、參考文號/發文編號、日期、信內地址、稱呼、事由標題、正文、結尾敬語、落款、經辦人代號、附件、抄送、附言十三個部分。其中,信頭、日期、信內地址、稱呼、正文、結尾敬語、落款是必要組成部分,其他部分可根據情況作出選擇。外貿函電語篇從宏觀架構上體現出了形式特征的互文相似性。另外語類的體現樣式通常是由特定的語言結構來充當的。例如“Through the courtesy of ..., we come to know that...”“承蒙...的推薦,我們得知...。”這是建立業務關系信函中表明信息來源的典型套語。“We refer to your contract number.../with regard to your contract of.../with reference to the your contract of...”“關于貴方...的合同”。提及對方合同的典型結構是外貿函電語類的互文性特征之一。
(3)主體互文性與外貿函電
主題互文性是對同一類主題的指涉。它可以激活讀者先期對同類主題文本的聯想,有助于對新文本的解讀和理解,外貿函電的內容涵蓋了整個外貿的流程。每一流程包括不同的主題,縱觀整個外貿流程,其包含的主題有“建立業務關系、詢盤、發盤、還盤、反還盤、下訂單、簽訂合同、磋商支付方式、信用證的開立、修改及延期、磋商包裝方式、裝運方式、裝運通知、保險、投訴、理賠等。不同的主題涉及不同的外貿專業知識。例如支付方式主題會涉及L/C信用證、D/P付款交單、D/A承兌交單、T/T電匯等相關術語。讀者在閱讀外貿函電文本時,會不自覺地根據主題互文性,激活儲備的相關外貿專業知識,展開文本閱讀。強化主題互文性意識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外貿函電文本的閱讀理解能力。
三、結束語
互文性是所有文本的一項基本特征。任何語篇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的理解和產生都與其他語篇有著某種聯系。將互文性這一概念引入外貿函電教學,以期讓更多的人關注到外貿函電語篇中的互文性資源,其呈現形式是多種多樣的,也在發揮著不同的作用,將為外貿函電語篇的建構提供更多的支持。
參考文獻:
[1]辛斌,賴彥.語篇互文性分析的理論與方法[J].當代修辭學,2010(3).
[2]陳永國.互文性[J].外國文學,2003(1).
[3]辛斌.語篇研究的互文性分析[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8(4).
[4]夏家駟.互文性給機器翻譯帶來的啟示[J].中國翻譯,2004(3).
(作者單位:山東信息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