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教師——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既要教書育人,又要以德育人。老師的道德自身行為對學生有著強烈的影響,甚至可以影響一個人的一生。尤其是高校教師,大學生是有感情、有思想的學生,教師的一言一行對學生的影響是任何教科書都不能代替的。教師只有不斷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質,才能做一名合格的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塑造出使學生難以忘懷的可親可敬的師長形象。
關鍵詞 高校教師 自身素養
現代教育對教師的要求越來越高,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具備實踐能力的人才,首先必須有一批熱愛教育事業,有奉獻精神、知識淵博、治學嚴謹、勇于創新的教師團隊。教師提升自身素養,不但是學校的需要,也是時代發展和社會的需要。然而,教師的良好的師德修養不是與生俱來的,這需要教師在科學的理論指導下,經過長期的教育實踐,來不斷完善自身的素養。
一、我們應該認真教學,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
高校教師的主要任務依然是以教學為本,這是教師素養的首要基礎,如果一個教師沒有很高的專業水平,也就不能成為一個優秀的教師。因此,教師要不斷提高自己的學識水平和授課水平,同時擁有高超的知識涵養和授課水準也是教師教學素質的集中體現。教學改革的主要目的也是要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使學生們能學到更多的、更新的、更實用的知識。在教學方面,要不斷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完善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法和教學過程中的不足。學習教育學,鉆研先進的教學理念,自如的運用教學技能技巧。
二、高校教師應該與時俱進,時刻告誡自己要加強學習,拓寬知識面,做到博學多才。
俗話說, 學生一杯水,自己必須先有一桶水,為了灌滿這一桶水,就要在業余時間也努力認真的專業各種業務知識,不斷的增長自己的才學,涉獵廣泛,可以在各個方面給學生以啟發和指導,盡可能的讓學生多一點知識,幫助他們開闊眼界和視野,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讓他們的成長更順利一些。一個見多識廣的高校教師,可以通過自己讓學生看到一個色彩斑斕的世界,讓他們更明白未來那廣闊的天地是什么樣的藍圖,一個優秀的領路人,可以給學生更多的指導,讓學生更迫切的提高自己,為自己的人生做一個合理的規劃,教師的學識越淵博,越能啟迪學生的創新思維。在平時的積累中,高校教師應該多學習各方面的知識,放眼世界,放眼未來,用豐富的知識充實自己,指導學生。
三、愛是一切美好事物的根源。
優秀的教師應該有一顆對學生的摯愛知心,只有發自內心的愛,才能真正的關心學生,教育學生,讓學生對自己敞開心扉,相信老師,尊重老師,愿意把自己的一切與老師分享交流,這對于育人工作有著莫大的幫助。教師的工作就是以學生為本,傳授知識的同時,應該關心學生、了解學生、挖掘學生的潛力,塑造學生的健全人格。了解每一個學生的特點和狀況,從不同的角度關懷和幫助學生,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愛會讓一切都充滿正能量,會對學生的心理產生巨大的效應,學生會在被關心,被鼓勵中找到自我,激勵自我,產生向上的理論。其實,愛是相互的,學生都是感情豐富、有血有肉的人,當我們無私付出的時候,我們也一定可以收貨更多。我們會得到學生的尊重和理解,信任和喜愛,還有家長的認可,這所有的一切,都是教師這個職業帶給我們的幸福。
作為一名合格的教師,還需要具備很多綜合素質,比如良好的教師形象,高尚的人格魅力,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較高的創新能力,較強的組織能力,這些能力,都會幫助和培養學生進步和創新,因此,高校教師絕不僅僅是站在講臺上,完成教學任務的教書匠,而是有學識、有經驗、有創新、有魅力的領路人。以上這些都為我們提出了一個全面的、完整的要求,也是給教師的職業生涯提出的問題和考驗,這些應該具備的素養,會使我們反思,鞭策我們繼續努力,努力去學習,去創新,使自己的素養不斷提高,不斷改善,不斷升華。
(作者單位:襄陽職業技術學院)
對園林景觀鋪裝的藝術探討
■文/ 鄒南
摘 要 園林鋪裝是園林中的一個重要構成要素,通過對其表現、功能性、生態性等不同角度的分析,地面設計通過色彩、材料、質感、造型等種種因素,結合相應的場所、環境、文化等要素,與植物、山水、建筑等統一起來進行綜合設計,給人們帶來不同的環境景觀感受。
關鍵詞 園林鋪裝藝術 表達形式
一、園林鋪裝藝術概念
園林鋪裝藝術是指在園林綠化工程的整個施工過程中,整個園林建設環境中,運用天然的材料或人工造成的鋪地裝飾材料,按照設計師的設計圖案、形式,要求藝術性地鋪設于地面而形成的地面形式。
二、鋪裝的藝術表達
(一)鋪裝的色彩
色彩它是心靈的表現,也是人對周圍環境做出的第一反應,要表達人的情感,同時也要與周圍環境的色調相協調,能把設計者的情感表現在整個設計景觀中,強烈的貫入人們的心靈。鋪裝的色彩在園林中一般是襯托景點的背景,除特殊的情況外,少數會成為主景。所以強調鋪裝設計要與周圍環境的色調相協調。色彩過于鮮亮,可能喧賓奪主,甚至造成整個園林景觀變得雜亂無章,色彩的選擇還要充分考慮人的心理感受,色彩具有鮮明的個性,暖色調熱烈,冷色調優雅、明快;明朗的色調使人輕松愉快,灰暗的色調則更為沉穩寧靜。色彩應用應追求統一中求變化,即鋪裝的色彩要與整個園林景觀相協調,同時園林藝術的基本原理,用視覺上的冷曖節奏變化以及輕重緩急節奏的變化,打破色彩千篇一律的沉悶感,最重要的是做到穩重而不沉悶,鮮明而不俗氣,給人一種安逸感。
(二)鋪裝的形狀
鋪裝的形狀多種多樣,但整體來說它們都不出于這三種形式點、線和形表現。三種形式任意使用,都可得到不同的形狀和視覺效果。點可以吸引人的視線,成為視覺焦點。在單純的鋪地上,分散布置跳躍的點形圖案,能夠豐富視覺效果,給空間帶來活力。線的運用比點效果更強,直線帶來安定感,曲線具有流動感,折線和波浪則具有起伏的動感。不同的圖案給人們有不同的心理感應。整齊、規矩,具安定感,方格狀的鋪裝產生靜止感,暗示著一個靜態停留空間的存在;三角形零碎、尖銳,具活潑感,如果將三角形進行有規律的組合,也可形成具有統一動勢的有很強的指向作用的圖案;圓形完美、柔潤,是幾何形中最優美的圖形,水邊散鋪圓塊,會讓人聯想到水面波紋、水中荷葉;還有一些常見的不規則形,如亂石紋、冰裂紋等,使人聯想到自然鄉村的感覺。形狀、大小相同的幾何形反復出現顯示出有條理的韻律感,不同的鋪裝圖案形成不同的空間感,或精致、或粗獷、或安寧、或熱烈、或自然、或人工,對所處的環境產生強烈影響。不同的鋪裝圖案形成不同的空間感,鋪裝圖案的設計要堅持統一協調的原則。一般以簡潔的構圖為主,材料的過多變化或圖案的繁瑣復雜,易造成雜亂無章的感覺。
(三)鋪裝的尺度
材料的大小要看整個設計范圍而定,它包括鋪裝圖案尺寸和鋪裝材料尺寸兩方面,兩者都能對外部空間產生一定的影響,產生不同的尺度感。在鋪裝圖案的尺寸方面,如果大面積用小尺度鋪裝,會顯得瑣碎而零亂。小面積的鋪裝宜采用小尺度的圖案,較小、緊縮的形狀,使空間顯得親切,大面積鋪裝應使用大尺度的圖案,這有助于表現統一的整體大效果。通常大空間用色彩冷或簡單的材料,黃繡石、福建青、灰白麻,而中、小尺寸用中國紅、冰裂紋、賽克等。
(四)鋪裝的質感
人的第一反應就是視覺來感知實體,其次是通過觸覺,對不同鋪裝材料的肌理和質地的心理感覺差異較大,不同質感對空間環境會產生不同的影響,材質的擴大感、縮小感、冷暖感、進退感會給環境帶來寬松、空曠、溫馨、親切、舒適、祥和的不同感受。在進行鋪裝設計的時候,我們要充分考慮空間的大小。大空間要做的粗獷些,應該選用質地粗大、厚實,線條較為明顯的材料,因為粗糙往往使人感到穩重、沉重、開朗;另外,在烈日下面,粗糙的鋪裝可以較好的吸收光線,不顯得耀眼。小空間則應該采用較細小、圓滑、精細的材料,細致感給人輕巧、精致、柔和的感覺。因此,大面積的鋪裝宜選用粗質感的鋪裝材料,細微處、重點之處宜選用細質感的材料。在大都市里,人們開始向往公園、自然的生活方式,要帶有自然野趣的生態群落的生活環境,給人有一種放松心情,開拓視野、向往自然樸實的生活。麻面石料和灰色鋪磚的園林小徑,追求的是一種粗獷、穩定的感覺,而卵石的小道則讓人感到舒暢、親切。不同的素材創造了不同的美的效應。不同質地的材料在同一景觀中出現,必須注意其調和性,恰當地運用相似及對比原理,組成統一和諧的園林鋪裝景觀。廣州各大公園園林鋪裝就是一大特色變化多樣,不同建筑及周圍配合不同使用功能不同的鋪裝,從而滿足它們的使用功能,使鋪裝和環境更好的融合在一起,這要歸功于園林設計者對鋪裝材料的正確選擇和成功的運用。
三、結語
在景觀設計中,鋪裝既要滿足實用功能又要達到美學的需要。在鋪裝材料選取上要根據不同的景觀所需要選擇不同材料,要全方位考慮類型、特點、色彩、質地以及鋪設形式,為室內外空間創造所需要的情感和個性。但是,無論使用何種鋪裝材料,都必須將其與環境中其它設計要素相協調、統一。達到功能性、藝術性和生態性的完美結合,實現空間景觀資源的最大化利用。
參考文獻:
[1][美]約翰西蒙茲.景觀設計學──場地規劃與設計手冊[M].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2]王曉俊著.風景園林設計[M].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
[3][美]諾曼k布思.景觀設計要素[M].中國林業出版社.
作者簡介:鄒南,性別女,民族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