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學習、工作和生活在基層近30年的鄉鎮綜合文化站的員工,對于農村基層普通群眾文化生活的了解,現就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之免費培訓這個問題,在此提出一些拙見與大家一起探討,希望得到同行的認可。
2015年4月上旬,通過參加柳州市組織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和文化館(站)業務知識(成都)培訓班學習,了解到外地的許多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方面的成功個案,如:四川省瀘縣的97支農民演藝隊的熱火朝天的市場、廣東省東莞市長安鎮的15個文體協會的輝煌現實,在對這些創新案例“嘖嘖贊嘆”的同時,自己也不由得陷入深深的思考當中。學習期間我們參觀了成都市文化館的市民學校,其所函蓋的項目包括球類、舞蹈、硬軟書法、聲樂、器樂、棋牌和四川特色“川劇”十幾個大類、數十個小類,擁有專職和兼職教員200多人,學員達數萬人;教室30多間;展示場地500多平方米;每周數千名學員在這里愉快地學習。在這個沒有圍墻的學校里,呈現出一派生機勃勃、欣欣向榮的繁榮景象。
與其說人們在這里愉快地學習,不如說人們在這里愉快地生活,這是一種感受,也是一種享受,更是一種生活方式,讓人很是羨慕、徜徉和憧憬。
聯系到我們平常的基層文化工作,特別是近幾年來,在上級花費了很大力氣給我們基層鄉鎮綜合文化站,增添了設備、擴建了場所、注入了免費開放資金以后,我站結合“免費開放/第九條“專項資金中(四)鄉鎮綜合文化站關于培訓輔導的使用方向”,在加強培訓指導,力爭把鄉鎮基層綜合文化站打造成百姓的“市民免費業余學校”方面做了一些工作,3年來,我們共投入培訓經費近4萬元,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培訓工作。
首先,繼續抓好免費開放工作。2011年以來,我站適時開展了一樓的報刊閱覽室、棋牌娛樂室;二樓的電子閱覽室、圖書借閱室;三樓的培訓室和排練室。通過資源整合,朝著“人盡其才、物盡其用”目標去開展工作:
其次,我們抓住文化培訓這個工作重點,著重開展以下三個方面的培訓。
(1)電腦培訓。建立了電子閱覽室以來,我站建立起擁有10多臺電腦的電子閱覽室。從2013年至今共舉辦3期電腦培訓班,受益人群主要包括在職村干和文藝隊員。據調查,我鎮在職村干和文藝隊員約有300人,其中,40歲以上的有230多人,其中電腦知識“零”基礎的為215人。對于這個特殊群體,他們有強烈學習愿望,但苦于工作較忙、農活較多,一直沒有機會學習電腦。針對這種情況,我站舉辦的電腦基礎知識培訓班主要圍繞他們實際展開服務,有以下幾個特點:一是門坎低、起點低、畢業率高;二是培訓期限長,每期培訓班前后為一個月左右,但課時只設10個學時,學滿即畢業;三是學員隨到隨學,有事請假即可離開,下次再續學;四是課程安排靈活,事先公布,學員可以“選學”,在不違背學習規律情況下,學員們可以“跳級”學習,只要學會電腦的基礎知識就行,學會即畢業。
為切實抓好電腦培訓這一塊工作,我們制定了特殊的工作方法:1.制作簡單課件,緊密聯系縣圖書館的培訓老師,幫助我們制定簡單易行好操作的授課課程、課件;2.利用各種方式聘請老師,有縣圖書館的專業高級老師,也有從本鄉鎮中小學的電腦老師,同時有本站的職工。3年來,共有13位老師為培訓班工作,共有160多位學員參加學習,其中145位學員從我們培訓班順利畢業。
(2)“壯歡”培訓。眾所周知,“廣西壯歡在柳城,柳城壯歡在太平”, 我們太平鎮“壯歡”的歷史地位,由此可見一斑。為抓好我鎮的壯歡培訓工作,主要做了以下工作。我鎮目前有壯歡歌手共60多人,他們常年活躍在我鎮和周邊鄉鎮、活躍在在融安、羅城等鄰縣的各種“壯歡”活動現場。但“年齡老化”這個不爭的現實困擾著許多關心、關注我區壯歡的各界人士。從2005年以來,我鎮先后舉辦過16期成年人“壯歡”培訓班,共有800多人次接受了壯歡培訓。
尤其值得稱道的是,2010年以來,還培訓了“小小壯歡隊”學員近300人次。近年來,小隊員們不負眾望,先后有7人/次在區、市級舉辦的壯歡活動中嶄露頭角并獲獎,讓人們看到我們的“壯歡”傳承后繼有人。
(3)文藝培訓。從2000年前后開始,我鎮業余文藝隊漸漸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據統計至2015年我鎮共有7支業余文藝隊,共有隊員218人。
據統計,我鎮的農村文藝隊員年齡結構近年來有年輕化的趨勢,由2010年的48歲下降到2015年的43.5歲,這是一個令人驚喜的現象;文化程度也隨年齡的下降而有所提高,至2015年止,初中以上的占75%;但存在的困難是:大多數隊員缺乏系統文藝培訓,大都半路出家,使得文藝隊整體藝術水平缺乏提高的路徑,長期停滯不前,導致少部分隊員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有所減弱。
針對這種情況,我們盡量做到“有的放矢”,建全培訓機制。積極與上級文化部門聯系,為基層農村業余文藝隊爭取在培訓方面的傾斜力度,3年來,通過“走出去、請進來”的各種培訓方式,我們共有175人次的隊員參加過各種級別的培訓,隊員們的總體文化素養、文藝創作和表演水平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除此之外,3年來,我站還在農技培訓、聲樂器樂、書法棋類等方面的公共文化培訓方面做一些工作。
總之,我們所做的這些工作是我們的職責任務,經過幾年來的努力,現初見成效,人民群眾在這個沒有圍墻的學校里,愉快地學習,愉快地生活。
我們還有好多事要做……
(作者單位:廣西柳城縣太平鎮文廣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