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對于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減輕學生的負擔,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象能力和創造能力等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下面,本人結合教學實踐,就如何提高數學課堂質量談幾點體會。
一、營造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核心
“親其師,方能信其道。”良好的師生關系與和諧愉快的課堂教學氛圍是學生敢于參與的前提。首先,教師要與學生多溝通,跟他們交朋友,在生活上、學習上多關心學生。其次,教師要平等地對待每一位學生,不能偏愛優等生,要刻意關愛學困生。這就要求教師要真正將課堂還給學生,要“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要想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發揮其主體地位,必須提高學生的主體意識,即學生對自己學習主體地位、主體能力、主體價值的一種自覺意識。而要喚醒和增強學生的主體意識必須營造平等、民主和和諧的課堂氛圍。一個良好的課堂氛圍,能促進師生雙方交往互動,分享彼此的思考、見解和知識,交流彼此的情感、觀念與理念,能真正把教師轉變為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把學生轉變為真正學習的主人。營造寬松的課堂氛圍,必須用“情感”為教學開道,填補知識缺陷。這樣才能讓學生真正感到老師既是良師,更是益友。
二、在教學中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新課標提出,“有效的數學學習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對于學生來說,提出一些他們想解決而未解決的、富有挑戰性、趣味性的問題,更能激發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也更能促使他們積極思考,生動活潑地學習。新教材章節的安排呈專題的形式,十分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也有利于開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新人教版初中數學課本中新增設的“問題”“探究”“思考”“歸納”等欄目:
1.利用“問題”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感受到學以致用。“數學來源于實踐,又反過來作用于實踐”,只要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注意創設合適的情境,使抽象問題形象化、具體化,學生的學習就會由外而內、由淺入深、由感性到理性,不斷產生興趣。安排了一些與數學內容相關的實際問題,既可以擴大知識面,又能增強教材的實用性。
2.利用“探究”,讓學生通過舊知識推出新知識,培養學生探究知識的能力,從而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空間觀念,有利于全面提高學生的數學素質,體現了課程標準的要求。
3.利用“思考”,開發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4.利用“歸納”,培養學生梳理、總結、歸納知識的能力。在歸納中學生才會掌握知識的規律性,是學生敢于創新、合作交流的重要方法。歸納這一方法便于學生感受成功的快樂。教師結合教學內容并輔以一些與現實生活緊密聯系的知識,可以鍛煉學生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能力。
三、讓學生體會到數學學習中“成功的喜悅”
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由于步步獲得成功,嘗到了甜頭,親自體驗到“成功的喜悅”才能形成或增強學習的動機和興趣,才會對數學產生濃厚興趣。所以在教學中,教師不要把自己所知道的都告訴學生,要給學生留有余地,發揮學生的主動探究意識,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讓學生通過自學去找尋解題方法,增強信心。另外還要合理設計教學難度,使學生能夠通過努力而解決題目。難度過低,不具挑戰性,沒有興趣;難度過高,會使學生喪失信心,體會不到成功的喜悅,久而久之,就會對學習數學失去信心。對于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教師要給予及時的關照與幫助,要鼓勵他們主動參與數學學習活動,嘗試著用自己的方式去解決問題,發表自己的看法;教師要及時地肯定他們的點滴進步,對出現的錯誤要耐心地引導他們分析其產生的原因,并鼓勵他們自己去改正,從而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和信心。
四、從注重數學素養的培養來提高教學質量
每名學生的智力、身心發展都不同,各人的知識需求也不同,關鍵要在“因材施教”“因人施教”的結合上下工夫。教師要尊重每個學生的不同知識需求,要充分引導學生,使差的學生向好的方向前進,好的學生向更高的層次發展。
1.課堂提問難易結合,“優、差”互補
在課堂教學提問時,對一些難點、重點教師應首先向優秀學生提問,讓他們把做題的步驟過程細細講出來,加深理解。而對于比較容易的知識點,多留給差生,鼓勵他們解答,并多問幾個為什么,讓他們回答,給優秀生進一步思考的空間,這樣優勢互補,難易結合,很好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
2.適時表揚、鼓勵,讓課堂充滿活力
在教學中,教師要尋找每位學生的“閃光點”,多鼓勵、多表揚、少批評,讓學生產生積極的學習情感。教師應多用肢體語言來激勵學生,讓學生知道教師時刻在關心他、鼓勵他。
3.把課堂教學和實際生活有機結合起來
我們要認識到,課堂教學實際也不是簡單空洞的,也不是脫離實際生活的,它是為現實生活,乃至以后的工作服務的,是為現實生活打下堅實基礎的。我們要引導學生理解數學是“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的樂趣。
總之,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要“以師為本”,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有效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和諧發展,并重視學法指導,要講練結合、教材內容與實際生活結合。真正提高數學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唐永建.如何提高初中數學課堂質量[J].成功:教育,2011(2).
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