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藝術教育是美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對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是通過學習和運用藝術活動形式對學生進行基本藝術素養的教育,農村學校同樣應該重視藝術教育。
關鍵詞:音美器材;校本課程;多媒體
隨著社會、政府對教育的高度重視,以及創建教育強縣活動的開展,社會各界對農村學校的藝術教育也高度關注,政府對農村薄弱學校的音美器材也加大了投資。如何才能不斷提高農村義務教育質量,讓農村學校根據自己的資源優勢擁有自己的藝術特色教育,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從事藝術教育組織管理工作五年,走訪和調研了全縣44所小學、19個教學點、12所初中、一所九年一貫制學校,深入了解了農村學校的基礎設備、師資力量、教學環境和教師的教育教學方法等,我尤其關注藝術教育這一領域,并且和藝術教師進行了溝通和探討,得出以下一些體會。
一、對音美器材的充分利用
政府在2011—2013年對農村薄弱學校進行了各種儀器、器材的補充,尤其是藝術方面,現在,農村學校已經擁有了和城市學校相差不大的各種藝術器材,甚至配有專用教室,所以,對這些器材的使用就顯得尤為重要。
1.加強培訓
近幾年,我們組織專人去省城進行了各種藝術器材的培訓,并且在全縣范圍進行了二級培訓,讓農村教師掌握了如何使用新配備的藝術器材。
2.才藝大比拼
在學習掌握如何使用器材的基礎上,我們分組進行了各種器材的才藝大比拼,比如:音樂科目中葫蘆絲一組,電鋼琴一組……美術科目中版畫一組、國畫一組……并分設獎項,極大地提高了藝術教師的積極性。
3.運用于教學實踐
藝術教師根據已有的知識技能,運用不同的器材和學生進行豐富多彩的互動學習,既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又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掌握了不同器材的使用方法,開闊了學生的視野,陶冶了學生的情操,讓孩子們更有信心和激情去創造和學習。
二、以不同方式推動課外藝術教育的發展
1.以校本課程為載體,促進課外藝術教育的發展
校本課程是課外藝術教育的主要途徑,是課內藝術教育的有力補充。在校本課程的開發過程中,可根據學生的特點和他們的藝術水平設置相應的課程內容,使藝術教育內容更靈活,學生更有選擇空間,更利于發揮教師的特長和民間藝人的藝術專長,使課外藝術教育得到深入和可持續的發展。校本課程內容的設置,可根據需要增加藝術教育的內容,如器樂、舞蹈、健美操、布貼、剪紙等,滿足不同學生的需要,使學生得到多方面的發展。同時還可以豐富藝術教育的形式,變集中的課堂學習為分散的、自由的、開放的學習方式。學生通過自己學、自己做、自己演來體會藝術的美妙,感受藝術的豐富內涵。學校是對學生進行藝術教育的主要陣地,要充分利用校本課程這個載體,發揮本校教師的藝術優勢,開發有本校特色的鄉土藝術教材。比如我們有的農村學校結合本鄉實際開發了自己的鄉土教材,有民間剪紙、雕刻、五谷畫粘貼等。
2.充分發揮教師特長,促進課外藝術教育的發展
藝術教育不同于其他教育,它需要具備相當藝術水平的教師來擔任。在開展課外藝術教育活動中,我們要特別注意教師的合理分配,盡量做到人盡其才,發揮其特長,更好地服務于教育。在分配工作時,盡量考慮教師之間藝術的互補,以便更好地發揮教師的合作互助,更好地提高課外藝術教育的質量。
3.舉辦各類活動,推動課外藝術教育活動的深入開展
為推動課外藝術教育活動的深入開展,我們可以利用各種節日,如元旦、五四青年節、六一、國慶節等,舉辦書畫展、文藝展演等,給學生創造一個展示自我的平臺,陶冶學生的藝術情操。這樣開展特色藝術教育活動,能激活廣大教師和學生的藝術靈感、藝術細胞,使廣大教師投身于藝術教育的海洋中。
三、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
音樂和美術都是一門藝術,應當給人以美感,讓人在美的熏陶中不知不覺地學到知識,而不是強制性的。
比如音樂課上運用多媒體教學,能將抽象、枯燥的知識轉化為視、聽、唱的形式,向學生生動而立體地展示所學的知識,讓學生全方位地對所學的內容有所了解。比如進行節奏教學,先出示堂鼓圖片及堂鼓聲:咚咚咚咚,讓學生聽出并模仿出八分節奏,然后點擊出示×× ××的節奏;接著出示喇叭圖片及喇叭聲:噠噠噠噠噠噠,讓學生聽出并模仿出后十六分節奏,然后點擊出示××× ×××的節奏示;再出示鈴鐺圖片及鈴鐺聲:丁零丁零丁零丁零……以此類推,完成節奏教學及聽寫節奏的練習。當堂鼓、喇叭、小鳥、小狗等圖片和聲音出現的時候,學生會全身心地投入,目不轉睛地看著老師的舉手投足,而老師只需輕松駕馭訓練過程,移動鼠標,充分發揮主導作用即可。這樣的教學形式新穎、教學容量大、教學內容生動有趣,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學生也能從中獲得更多的快樂。
總之,我們要在實踐中不斷轉變實踐方式,獲得新的教學經驗,尤其是在農村,我們有必要拓展藝術教育,開展行之有效的特色藝術教育。
雖然農村教師距理想的教學還存在一定差距,但是教學的轉變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只要我們農村教師不斷努力,相信總有一天會實現。
我相信,真正的特色藝術教育會很快飛進農村學校的課堂!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