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小學科學課程教學中暴露出一些問題,如何改進這些問題就成為值得探討的問題。對我國小學科學課程教育的現狀和改進方式提出幾點建議。
關鍵詞:綜合素質;硬件配備;教學觀念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及時研究新課程教學中的新特點、新規律,推廣教學活動中形成的好經驗、好做法,對推進我國小學科學課程改革的順利深入就顯得尤為重要。下面就我國小學科學課程教學的現狀和改進方法提出幾點看法。
一、新課程下小學科學課程的現狀
1.教師綜合素質不足
小學科學新課程標準中規定的基本素質要求是對教材、教學和評價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因此教師對課程標準的把握是保障科學課程順利推進的一個重要條件,這就要求教師有較高的科學素養。調查顯示,我國小學只有53%的教師認知到科學課程的最基本理念。
2.學校的硬件設施較差
小學科學課程是以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為宗旨的一門啟蒙課程,要求學生親自動手做一些實驗,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這就要求學校能夠提供一定的實驗條件,但是在我國的一些學校由于資金限制導致硬件設施較差。尤其是在中西部和農村,這方面的缺陷更嚴重。
3.教學觀念跟不上課程改革后的需要
教學觀念是指教師對教育及教學過程中重要問題的認識和看法。現在的小學科學教學中還在沿用一些原來的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觀念,跟不上教學課程改革后的需要。
二、針對我國小學科學教學中存在問題的改進方法
1.提高教師綜合素質
教師素質是科學課程順利實施的保障,這就要求教師有較為寬廣的科學知識。針對我國教師綜合素質不高的現狀,要及時吸收新鮮血液,引進具有較高學歷的教師,同時對現有教師安排進修、培訓等,切實提高教師隊伍的綜合素質。
2.提高學校的硬件配備
針對小學硬件設施不足的現狀,有條件的地方要積極聯系社會力量進行改善。對沒有條件或者條件不足的,我們要充分利用現有條件,同時采用其他的替代辦法,鼓勵教師自制教具,發動學生探究、收集資料、豐富教學資源,同時可以和當地高校建立合作,盡可能地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動手條件。
3.改變現在的教學觀念
小學主要是培養學生的興趣和動手能力,這就要求教師隊伍摒棄原來的以教師為主的“填鴨式”教學方式,變教師為主導為學生為主導,讓學生通過參觀、實驗的方式在動手中掌握知識,教師起引導、解答的作用。
總之,隨著教學課程改革的深入,對小學科學教育中暴露出的問題不斷進行改進,我國的教育事業必然越來越好。
參考文獻;
林海燕.小學科技活動課程建設的思考[J].教學與管理,2010.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