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評價的目的是總結教師優秀的教學經驗,診斷教學的不足,以便更有效地改進教學。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評價的過程也是教師進行教學反思、開展教學研究、促進自我發展的過程。
一、新課程理念的理解
教師根據《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的理念與基本要求,對小學數學課堂進行教學,在對教材的內容體系、知識結構和撰寫意圖全面熟悉的基礎上,按照學生當前的具體情況,對教學的基本內容進行知識點延伸。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是數學教師的教學能力、教學技巧、知識水平、文化素養、教育看法、師德和思想素質等各方面的綜合體現。
二、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評價分析
1.處理好教學發展與創新的關系
要重視繼承前輩偉人優良的教育傳統,但不表示對舊知識就不發生改變。要堅持把傳統知識進行創新和延伸的原則,不僅要研究小學數學教育發展的經驗,還要科學、慎重地分析和批判傳統小學數學教學中不成功的案例,從而更好地實施課堂教學,避免類似事件的發生和發展。
2.處理好學生主體與教師主導的關系
課堂教學是一個進行教與學有機協調的系統,重教輕學,在課堂教學中,通常缺乏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不能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如果只注重學而輕視教,單方面強調學生的主體性,對教師的主導性忽視,會造成不好的教學質量產生。
3.處理好教學手段與目的的關系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多媒體技術已經運用于我們生活的各個方面了,比如:幻燈片與投影儀的使用、錄音機與放像機的使用、電視機與計算機等現代化設備的不斷完善,在今天的課堂教學中,越來越受到廣泛的應用。尤其是計算機對于輔助教學的應用,可以說是結合了聲音、圖像、色彩、文字于一體,進而形象、直觀、動態地展示教材內容的形成過程,有利于提高學生對課堂學習的興趣,還會加大課堂教學的密度。美國著名的教育評價學者斯皮爾伯格,就教育評價曾經說過一句非常獨特精辟的話:評價的目的不是為了證明,而是為了改進。
隨著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課堂教學受到大多數教育者的重點關注,在生活中,每個人都有著不同的思維方式和學習習慣,也有不同的學習能力和情感。在先進的教育理念指導下,從全面發展的方向出發,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學生主體位置的提高,對課堂教學也會有極大的幫助。
參考文獻:
韓光偉.新課程理念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評價的實踐與思考[J].軟件:教育現代化(電子版),2015(1).
編輯 薄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