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新課程教學改革的號角吹響,人教版初中數學教材列為教學課本,高效課堂對傳統的教學主陣地形成了攻勢,打破了傳統教學課堂沉悶的堡壘,開啟新型的高效教學課堂已成必然趨勢。從現行的教學狀況分析,提出改進方案,創建高效教學課堂的角度進行簡要的論述。
關鍵詞:灌輸式教學;自主學習;高效課堂
新課程教學改革之風吹進了校園,吹開了教師和學生的心扉。人教版初中數學課本注入了新的教學理念展現在師生的眼前,傳統的教學模式被新的模式取代,要跟學生說“byebye”啦。教師的教學觀念改變,學生的朝氣本性得以釋放,教學課堂也變得各抒己見、氛圍活躍,教學也精彩呈現出不同的風格。
一、傳統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不足之處
1.教師不可動搖的權威地位,限制了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
在傳統的數學教學中,教師教,主宰著課堂的始終;學生聽,被動地汲取知識。教師根據教學大綱,講解著教案,做出最后的標準答案,形成一條龍的教學模式,學生就跟隨著教師的指引,被動地一步一個腳印地按圖索驥地學習,不問為什么,也不問怎么辦,將課本的知識當成法則,教師傳授的內容視為金科玉律。所學知識最終就是為了考試時能用到。嚴重忽視了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學生是為自己而學,不僅僅是為應試而學習。
2.教師教學手段單調,模式呆板,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提升有一定的影響
傳統初中數學教學手段采用強行灌輸式教學,無視學生的個性差異,按照統一的教學內容、教學進度、教學方法進行施教;為了將課堂授課內容全面吸收,高度強調題海戰術的必要性,課后安排了大量的作業習題,使學生根本沒有時間接受其他教育熏陶和自我思考,機械地、盲目地為解題而做題;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不求全面,疲于奔波在應試部分的加強和鞏固,忽略了對學生的基礎知識的全面牢固掌握。在課堂教學中,學生幾乎沒有參與的欲望,學習興趣也不高漲。
3.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薄弱,創新思維意識欠缺
鑒于傳統數學教學的模型,初中生沒有自主學習、自我思考的空間,麻木地、被動地對教師的授課兼收并蓄、不求甚解,對問題的解決思路從不多角度地去思考,去嘗試解決,思維空間狹隘,勢必使學生的學習走進知識的死胡同,對解題一籌莫展;同時,對人格性情的培養,也易塑造成偏激、鉆牛角尖的不良性格,對他今后的人生道路有很大的影響。
二、創建人教版初中數學教學高效課堂的探討分析
以學生為教學的根本,對不同性格、不同能力的學生要因材施教,采用不同的教學策略,重心應向適宜的教學方式偏移,培養學生的思維創新意識,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是現代教學的重中之重。
1.用先進的教學理念作為基本支撐點,提高教學效率
在人教版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放下“師道尊嚴”的架子,成為學生學習的參與者,和學生站在平等的學習起跑線上,與他們一同奔跑,引領他們向前。對學生在學習奔跑路上,偶爾開小差或落伍的學生要及時地幫助和提攜他們,讓他們回歸正道,緊跟隊伍,向知識的終點前進,真正使教師由知識的傳授者向學習的組織者轉變。因此,培養學生的課堂主體作用,發揮他們自主學習、自我思考能力,采取逆向思維方法,對問題多角度的嘗試、提高課堂高效教學有很大的幫助。
2.充分利用多媒體等現代化教學課件,開拓教學空間、提升教學效果
多媒體教學是可以將知識的傳授由靜態化為動態過程,使學生具有身臨其境的感覺,感受到知識的形成過程,對知識點更快更快捷地理解和掌握。例如,在“千米的認識”課上,他們很難想象一千米到底是多長,對學生的空間想象是個考驗,那么,就利用多媒體來解決這個難題吧:首先讓學生對最熟悉的路段(比如學校到家里的距離)進行估算,然后再通過課件演示出學校的運動場地,告知從沙坑到運動場最前沿有100米,則讓學生思考并加以空間想象,這樣的距離要幾個來回,才能達到一千米呢?讓學生直觀地感知從學校門口到達一千米的具體位置。
3.加強師生互動,組建學習小組,構建高效課堂
人教版初中數學教材是適宜新時期教學結構和教學目標編著的,在編排上有較大的變化。它注重知識橫向和縱向的邏輯關系,呈現的概念和思想是以螺旋式上升的方式表達,也設計了實踐與理論的結合應用;因此,師生上下互動交流,引導學生主動提問,組建同學之間的學習小組,是構建高效課堂的有力措施。
隨著科技的進步、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創建高效的教學課堂刻不容緩。在教學中,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生自我學習的能力,創新思維的培養,人格的塑造,讓學生在數學課堂里樂在其中的汲取知識,鼓勵他們主動探索,以提升整體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周軍瑞.初中數學應用新課改理念教學初探[J].教育藝術,2010(5).
[2]史淑艷.如何進行必修(1)的教學[J].新課程:教研版,2009(11).
編輯 薄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