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高中數學教學的過程中,老師一定要進行思想轉變,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和教學觀念,在教學的過程中以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老師作為主導來實施教學。
關鍵詞:高中數學;問題導學;應用
我們在進行教學的時候要本著的教學原則是教會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只有掌握了正確的學習方法,學生才能自主地進行學習,我們在進行教學的時候要對學生進行引導,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探究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我們運用問題導學法,可以通過問題來引導學生的正確思維,學生的思維跟上教師的思路,就能有效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
一、結合實際來進行問題導學
數學是一門抽象性質比較強的學科,很多東西要進行理解,在整個理解過程中,我們能夠看到學生的思維在進行變化,任何新的知識學習都離不開舊的知識鞏固,所以,我們要利用問題導學法來進行問題的引導學習。比如,在進行立體幾何學習的時候,我們要讓學生了解向量,這樣在進行立體幾何學習的時候就會有更多的拓展空間。對立體幾何進行學習的時候,可以先給學生拓展平面幾何的學習方法,通過平面幾何來引申到立體幾何。這樣學生在整個過渡的時候不會感覺很困難,通過問題來對學生思路進行引導,就會集中學生的學習注意力。
二、讓學生自設問題來進行導學
我們在進行教學的時候可以讓學生自己設定問題進行導學。學生要想對知識進行理解,就要不斷地提高自己的學習熱情。其實,主動地讓學生學習是我們開展教學的一個好方法,但是因為學生不喜歡主動思考,我們可以在課前預習的時候,讓學生自己通過預習來對問題進行預設。學生在對問題設置的時候,可以培養自己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樣學生的學習熱情也會提高。學生要了解到學習的重點,在進行學習的時候可以通過自己找問題和自己解決問題來進行學習。開始學生不是很適應這樣的學習方法,老師就要進行引導。學生最開始提出的問題都是比較淺顯的,老師通過引導要讓學生對學習到的知識開展深入了解。
總之,問題導學法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有很重要的意義。問題導學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問題的引導下進行數學的學習。數學是需要拓展思維的課程,學習數學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我們要通過問題導學法讓學生對問題開展主動的探究,提高自學能力。
參考文獻:
周秀余.學案導學模式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赤字:中旬,2014(1):3-5.
編輯 薄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