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的發展是英語課程的出發點和歸宿,是課堂的主體,是學習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在以往的英語教學過程中,我們的課堂采取的都是教師一言堂的模式,學生一直處于被動的學習狀態,嚴重不利于學生主體性的發揮,也不利于學生英語素養的培養。所以,在素質教育下,教師要認真貫徹落實課改基本理念,要有效地展現學生的主體性,使學生在高效的課堂中獲得良好的發展。因此,本文就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對如何在英語教學中凸顯學生的課堂主體性進行論述。
一、在詞匯記憶中凸顯學生主體性
詞匯是語言教學的三大要素之一,是英語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在詞匯教學中,教師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使學生在自主認知、自主練習中掌握基本的英語知識,形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
例如,在詞匯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分類學習詞匯,這樣不僅能夠加深學生的印象,提高詞匯學習效率,而且對學生英語素養的培養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職業:engineer,pilot,act,grow up,computer,programmer,professional basketball player等等。這樣的分類記憶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而且對高效課堂的順利實現也有著重要的作用,進而在凸顯學生主體性的同時,也為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做好保障工作。
二、在語法教學中凸顯學生主體性
語法教學是英語教學中的難點之一,零散的知識點導致學生的應用能力較差,嚴重阻礙了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所以,在素質教育下,我們要在語法教學中凸顯學生的主體性,以提高學生的靈活運用能力,同時也大幅度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例如:How often+助動詞do/does/did+主語+do sth.?疑問詞how often是問頻率。所以,在學習的過程中,我引導學生自主借助這個句型進行造句,如:How often do you have your hair cut?目的是要讓學生在自主復習中掌握基本提高語法的應用能力,進而也有助于學生寫作水平的提高,最終為學生語言應用能力的提高做好鋪墊工作。
總之,在新課程改革下,教師要認真貫徹落實課改基本理念,要有效地將學生的主體性貫徹落實到英語教學的各個方面,充分發揮學生的課堂主動性,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效率,最終也為高效英語課堂的實現以及學生健全的發展做好基礎工作。
參考文獻:
陳敏芳.初中英語教學如何凸顯學生主體性[J].文科愛好者:教育教學版,2010(3).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