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非常重要,教師首先要培養學生觀察的興趣,加上正確引導啟發,逐步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從而學好英語。
關鍵詞:英語;觀察;教學;能力
在教學中,教師既要使學生掌握英語的基本技能和基礎知識,又要注意培養他們的能力,發展他們的智力。近年來,我在培養學生的觀察力方面做了些嘗試。現談談自己的做法和體會。
一、培養觀察的興趣
要使觀察有效,首先要培養學生觀察的興趣。有了興趣才能推動學生主動地去觀察、學習。我利用課內外一切時機讓學生多觀察、多思考、多表達,讓他們看到觀察的效果,嘗到觀察的甜頭,從而對觀察引起濃厚的興趣。
在課堂教學中,我堅持運用直觀原則,采取實物直觀、模象直觀和語言直觀。例如,教介詞into,讓學生觀察一些實物和圖像的方位以及動作的操作和方位的變換。如,我手中拿著一支筆說:Boys and girls,there is a pen in my hand.Where is the pen?It’ in my hand.接著,我把鉛筆放在鉛筆盒里,說:Now I’m putting the pen into the pencil-box. Look, where is the pen now?It’s in the pencil-box. Where was the pen a moment ago?It was in my hand a moment ago?繼而我(把筆放到書包里去)說:Look, I’m putting the pen in the bag, Where is the pen?It’s in my bag.
然后,再把鋼筆放到課桌里、口袋里,讓學生邊觀察邊聽英語講述,使他們通過觀察在頭腦中形成into的感性知識。這是領會知識的起點,又是由不知到知進行轉化的開端。沒有這個起點,就沒有這個開端,學生只能從字面上學到一點抽象的概念。單憑漢語的翻譯和解釋,學生領會和理解知識是不深刻的。
有時,我還利用學生來我辦公室的機會,讓他們觀察房子里的環境以及人物的情景,要求他們口頭敘述和自由組織對話。這樣使學生在觀察中較快地獲得關于實際事物的感覺、知覺和表象,激發學生觀察的興趣和求知欲,使學生喜歡觀察、善于觀察,并逐步形成良好的觀察習慣。
二、觀察時的啟發引導
要提高學生觀察的效果,教師必須要加以啟發引導,因為學生知覺的無意性比較明顯,往往抓不住觀察的重點與要點,常常不能帶著目的任務去進行觀察。因此,在指導學生進行觀察時,我特別注意啟發學生抓住觀察的重點,使知覺的選擇性服從于觀察的目的任務。例如,教形容詞就引導他們觀察人和物的大小、長短、胖瘦、強弱、高矮及顏色等。如,教現在進行時語法時,啟發學生仔細觀察“某人在干什么?”除了提出觀察的目的任務外,還要知道觀察具體方法和技能。如,教現在完成時語法項目時,我設計一幅圖片:一個女孩早晨起身后正在穿襪子。我先啟發學生觀察“女孩正在干什么?”我介紹情景說:It’s six o’clock in the morning.接著提問:What is she doing?學生答:She is putting on her socks.然后我手指女孩的衣服自問自答:What has she just done? She has put on her clothes.繼而再手指女孩椅子下面的一雙鞋子,提問:What is she going to do?學生回答:She is gong to put on her shoes.
學生根據圖片的情景和平時的生活經驗,做出正確的回答。然后我再讓學生多次觀察類似的圖片與實際情景,在培養觀察力的同時,也提高了其實際運用英語的能力。
為了訓練學生綜合運用幾種時態的技能,我有意識地設計了一幅圖片,圖片內容是:一個男孩在哭,臉上哭得很臟,兩手空空的;一個女孩在笑,臉上很干凈,手里抱個娃娃,在對男孩說話。我要求學生自己觀察,要綜合運用學過的幾種時態。下面是幾個思考題:Whose face is cleaner, the boy’s or the girl’s?Why?Why does he cry?What is he going to do? What is the girl doing?What has she just done?What does she say to the boy?然后要求學生連貫敘述,并綜合運用現在進行時、現在完成時、一般過去時、一般將來時等時態,以檢驗他們的觀察能力和活用水平。這樣長期訓練,既能培養能力、發展智力,又能使學生的雙基掌握得比較扎實。
三、觀察后的鞏固練習
要提高觀察效果還必須豐富學生的知識經驗。春天來了,我同學生到校園去春游。事先就提出觀察的目的任務,要求他們在校園“找春天”。要仔細觀察那些具有春天特征的事物,指導他們抓住與冬天不同的細節,啟發他們到樹木花草中去找,從天氣、大地中觀察春天的跡象。觀察后要求學生口述與筆述觀察到的內容。寫一篇“Let’s Find Out the Spring in My School”的小作文。作文的質量說明觀察與不觀察大不一樣。在觀察中學生多種器官參加活動。他們看看、聽聽、摸摸、動動、聞聞、說說,接觸了大量事物,豐富了知識經驗,發展了觀察力。心理學家告訴我們:能力是在活動中發展的。要抓住一切時機讓學生在課外活動中觀察,這樣效果更為明顯。尤其是觀察后的練習,不僅能形成良好的觀察習慣,而且能鞏固知識,使讀寫緊跟聽說,迅速提高運用語言的能力。
參考文獻:
[1]陳艷珍.如何培養學生的觀察力[J].教育教學論壇,2010(5).
[2]張秦中.談談學生觀察力的培養[J].商洛師專學報,1994(1).
編輯 薛直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