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課堂上怎樣讓學生快樂地學習呢?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我,在平時教學中有些內容學習起來確實有些難度,如果教師直接講解學生不僅不會動腦思考,而且難以理解,這樣就會使學生被動地學習,長此以往學生會失去學習數學的信心。如果在課堂上創設情境故事進行教學就不同了,能激發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并創建和諧活躍的課堂氣氛,學生在數學故事中快樂地學習數學。因此,教師在數學教學中合理利用情境故事,可以提高教學效率,優化教學過程。下面我把自己在數學教學中怎樣合理利用情境故事進行教學做一個簡單闡述。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從學生的已有生活經驗入手,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既能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又能引發學生的興趣,例如,在教學打折問題時,我就利用這樣一個故事引入:明明要過生日了,媽媽要送他一件禮物。明明看中了一款平板電腦。兩人去電子商城,樂樂家的售貨員告訴他:“本店電腦一律打八折。”他想比較一下哪家便宜,他又來到另一家洋洋電腦城,“本店一律優惠20%”。明明一時沒了主意,不知該買哪家的,媽媽聽了笑著說:“兩家的優惠價格相同,如果是同一品牌買哪家的都一樣。明明聽了感到很納悶,同學們,你們說這是怎么回事呢?這樣的引入激發了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學生都瞪著眼睛想知道原因。
二、利用故事,促進探索
由于多媒體演示形象,動靜結合,合理地運用,可以把抽象的問題形象化,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解決教師難以講清、學生難以聽懂的內容。如,在設計“有余數的除法”這一課時,引入《八戒分桃》的小故事。利用多媒體出示《八戒分桃》的小動畫,放給學生看:“悟空邀請大家參加品桃大會。悟空忙著招待客人,讓豬八戒帶著30只小猴摘了100個又大又紅的桃子,他們把摘的桃子抬回來后,八戒對小猴子們說:這里有100個桃子,你們一共是30個人,每人分得3個,剩下1個就給我了!八戒怕小猴們不相信,還特意列了一個算式:100÷30=3……1。悟空知道了這件事,訓斥八戒不老實,欺騙小猴子,嚇得八戒只好求饒。這一下把小猴們弄得莫名其妙。”學生看到這樣的動畫片興奮不止,同時又激起了他們的求知欲,從故事中悟理,此時,教師提出問題:八戒是怎么欺騙小猴子們的?悟空指責八戒不老實的理由又在哪里呢?這就是我們這節課要學習的內容“被除數,除數末尾有0的余數除法”。
在學生都知道的故事情節中,為學生創設了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提供了自主探索的學習平臺,激起了學生情感上的共鳴,使學生擁有了快樂的學習心態。
三、在故事中,鞏固練習
練習是數學課中必不可少的環節之一,如果教師只是機械地讓學生做題目,那么練習就失去其本意,無法達到預期效果,如果將練習融入數學故事中,結合生活實際,不僅可以調動學生情緒,激發學生興趣,而且能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
如,我在教學“人民幣”時,利用學生身邊的故事引入:媽媽給我1元錢讓我買東西,能買些什么呢?出示5種學生喜歡的商品價錢。讓學生自己算一算。練習完后,我趁熱打鐵讓學生互動,結合自己的情況在生活中1元錢你都能買什么?讓學生交流,這樣課堂上學生個個情緒高漲,呈現出各種各樣的問題答案。
當然,情境故事應當合理利用,應當找學生真正感興趣的內容,而不是表面的一種熱鬧,要真正做到為教學服務,如果不能為教學服務,一切花俏都是多余的。
在數學教學中充分利用情境故事,創設情境,不僅能調節學生的精神狀態,寓教于樂,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而且教師也能更好地關注學生的生活,關心學生的健康發展。
編輯 薛直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