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甘肅民族地區留守兒童教育現狀
1.學校教育職能呈加大趨勢
由于留守兒童年齡較小,所以,留守兒童大多數處于義務教育階段,對于學生來說,義務教育是一個至關重要的階段,它關乎青少年的未來命運,所以,學校自然而然就成為孩子們的主要活動區域,學校的職能隨之加大。由于思想觀念的影響,學生成績是重中之重,但由于留守兒童缺少父母關愛,性格上變得沉默寡言,學習上積極性也不高,這對于老師而言無疑是一個難題。為了使學生成績進步,老師必須付出比其他非留守地區老師更多的精力,用更多時間去了解幫助他們。在留守兒童教育方面,教師的職能被無限放大,學校教育職能逐漸呈加大趨勢發展。
2.家庭教育職能日漸萎縮
由于父母進城打工,所以不能時常陪伴孩子,父母與孩子大部分時間處于兩地分隔狀態,與孩子的溝通交流成了奢望,故而對孩子影響最大的就是常陪伴在孩子身邊的老人,然而老人們由于受傳統思想觀念的影響,對于自己的子孫很是溺愛,傳統思想觀念的根深蒂固,使他們只側重于孩子的溫飽和安全,但卻忽略了對孩子的教育。
二、加強甘肅民族地區留守兒童教育的對策探討
1.擴大師資力量
學校,對于留守兒童來說,是他們成長的主要風向標。學校能否為他們提供良好的教育、能否使他們茁壯成長都是至關重要的。在很多偏遠地區,師資力量成為學校的一大難題,很多優秀的教師都不愿在這些地方待下去,所以能長久留在學校的老師,有30%的是本地方的民辦教師,但一些先進的教育方式他們接觸不到。所以,只有擴大師資力量,老師才有精力去花更多的時間關注孩子,關注他們的身心發展和生活狀況。
2.加大教育投資,改善學校食宿
對于留守兒童而言,比較好的教育方式就是寄宿制度,也就是將他們統一安排在學校生活,由學校進行統一的教育管理。但目前就甘南藏族自治州而言,只有部分地區建立了學生宿舍,大部分地區還處于無力建設的狀態,在布局調整時也沒有將住宿納入議程。即便是已建立宿舍的部分學校,也是管理薄弱,根本不能達到監護的要求,絕大多數家庭寧愿讓孩子寄宿在親戚家也不選擇住校,因此新的社會問題隨之出現,在孩子自由空間擴大的同時,他們很可能會不自覺地沾染上社會上的不良習氣。而要想解決這一問題,就必須使政府和學校雙方配合,一方面,地方政府要根據地方特色,推動地方經濟發展,加大對學校的教育投資,完善學校教育教學設備,改善學校食宿環境。另一方面,學校應充分發揮其教育職能,從德、智、體、美、勞多方面抓,關注關愛寄宿學生。
3.改變教師傳統教育觀念
受應試教育的影響,92%的老師都很自然地認為教師就是教授學生科學文化知識,但對于留守兒童所在的學校,老師不僅僅是老師,更要像他們的父母一樣悉心照顧他們。老師可以以身作則,采取和平常不一樣的教育方式,采用談話、家訪以及一些靈活的教學方法,使他們的身心和學習全面發展。在課余可以和孩子們做一些游戲,使他們的性格不至于一直那么消沉。在生活方面老師可以去他們的家里和老人們協商用合理的教育方式使他們更好地成長。
4.提高家長意識,關注孩子未來
很多父母都認為給自己的子女生活上的物質所需,孩子吃得飽、穿得暖就行了,而不管他們的精神世界。父母需要和孩子溝通,在他們和孩子分開的時候,可以打電話或者發個短信,這都會對孩子的身心成長有一定的好處。對于孩子的未來,作為家長可以給孩子一個方向,可以以自身為實例,給孩子警示,讓他們知道他們的下一代一定不能再沒有文化。
5.加強留守兒童教育,學會分辨善惡是非
由于父母常年不在身邊,缺少父愛和母愛,這或多或少會在孩子的心里留下一些陰影。據調查研究,留守兒童當中有56%的孩子存在這種問題。在這種心理狀態下,他們很容易受到外界的誘惑,在誘惑面前往往很容易迷失自我,從而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為了杜絕這一現象的發生,我們應該從社會、家庭、學校等各個方面著手,加強對留守兒童的教育。講述自己的社會經歷,讓孩子學會分辨善惡是非,學校應設立相關實踐課程,讓學生重新認識自我。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