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初中英語教學中采用終結性評價與形成性評價相結合的方式,有利于提升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效果及學生學習的能力。
關鍵詞: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終結性評價;形成性評價
一、改革的背景
初中英語教學評價主要以終結性評價為主,即以學生的考試成績作為評判學生學習好壞的標準,同樣學校對老師教學質量高低的評價也是通過學生的考試分數來衡量,分數和成績成為一切教學評價的依據。這種單一的教學評價體系,嚴重影響和阻礙了學生智力的發展和學習能力的提高,使得應試教育的落后理念更加根深蒂固,課堂教學效率更加低下。為此改變現有評價體系,探索出一套適應當今教學形勢并推動教學不斷向前發展的新型教學評價體系勢在必行。
二、實踐和探索
終結性評價與形成性評價相結合的教育理念是新型評價體系的理論依據,如何打破傳統的評價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打造有活力的課堂教學,我通過探索與實踐總結如下:
1.英語學習評價體系方案
(1)學期終結性評價方案
主要以期中和期末考試方式來進行,以檢測教學目標是否達到,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如何。因此試題范圍主要包括英語基礎知識、分析和運用知識能力、閱讀理解、基礎寫作等。
(2)學期形成性評價方案
學期形成性評價主要包括課前、課堂和課后三個部分。以這三個部分的評價來及時實時地進行評價,促進學生獨立學習習慣的養成和課堂積極性的提升,以及課后對知識不斷探索能力的培養。
課前評價主要體現在對學生完成收集學習資料的網上查閱情況的檢查;課堂評價則要對學生的課堂表現,如回答問題的態度、思考問題的深入性、提出問題的多少等方面進行考查評價;課后評價則是指學生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情況,如筆頭作業、思考題作業及背誦作業等。
2.形成性評價的實施
(1)學生的課堂表現占40%
學生的課堂表現在整個教學體系中占有重要地位,通過教師對學生進行課堂表現實時評價可以促使學生積極地進行學習,提高他們對于英語學習的興趣,調動學習積極性和提高學生獨立探索問題的能力,使課堂教學及學習氛圍發生極大變化。因此,教師要以鼓勵性的課堂評價為主,對學生提出的問題積極給予回答的同時,鼓勵這種大膽提問的精神,在引導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也要把鼓勵性的語言貫穿于教學之中,使學生對于探索知識始終充滿成功的信心和保持不畏難題的信念。
(2)學生的課前表現占20%,課后表現占40%
課前評價與課后評價采用學生自評、小組互評、教師評價的方式來完成。學生自評主要是以學生對自我思想與學習狀況、自我學習目標的完成情況為內容,讓每個學生對自己有一個清醒、公正的認識,以此來促進自己綜合素質能力的提高和獨立學習能力的培養。小組互評則要以小組為單位對本小組的成員進行公平公正的評價,通過小組評價讓學生意識到小組文化的力量,從而對自己的學習目標有一個明確的認識和確定。教師評價則需要教師每月對學生進行總結性的綜合評價,通過教師的統計與調查對學生作出正確的評價結果。
三、對于終結性評價與形成性評價關系的探索
在初中英語教學的整體體系中,終結性評價與形成性評價都是必不可少的。形成性評價對于學生智力的發展和獨立學習習慣的養成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可使學生課堂的學習積極性得到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得到提升。但終結性評價并不是被形成性評價所取代,而是要與形成性評價相結合,在進行形成性評價的同時,同樣要通過終結性評價對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和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以及對學習目標的完成情況進行考查,考查的分數與成績雖然不能代表一個學生的所有,但可以使學生認識到自己在學習過程中的不足以及今后需要努力的方向,因此終結性評價應與形成性評價相結合才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
綜上所述,初中英語教學整體評價體系應以終結性評價與形成性評價相結合的模式,有效促進學生智力的發展和學生創新能力的形成,提高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效率。
編輯 趙飛飛